英国王室85年危机(英国王室1300多年日本2600年)

英国王室1300多年,日本2600年,为何没有政变,没人推翻?

英国王室85年危机(英国王室1300多年日本2600年)(1)

英国王室85年危机(英国王室1300多年日本2600年)(2)

伊丽莎白二世母女三人

英国王室85年危机(英国王室1300多年日本2600年)(3)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引起世界关注,到她逝世,英国王室已存在1300多年。世界上目前还有27个国家拥有王室,其中亚洲的日本王室时间最长,已达2600多年。也就是在中国秦朝建立以前就有的王室,保留到现在了,真是不可思议。

这里有人问,为什么他们的王室能够保留这么长时间,而我们的确一天都没保留。特别是大清王朝当时要保留下来,结果被冯玉祥赶出来,末代皇帝溥仪又被逮捕服刑,成为贫民……

不知道谁能帮助大家解读题目中的疑问?

今天是中秋节后的第一天,今天我们给大家整理了一篇长文《世界上第一个走进现代化的国家》,我们一起欣赏:

英国王室85年危机(英国王室1300多年日本2600年)(4)

80年代末,女王在伦敦接见中国艺术团,这是和著名黄梅戏演员吴琼握手

从北京往西大约8,000公里,就是欧亚大陆的西部中段,从这里跨过一道海峡有一个岛国,国名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我们通常称作英国。

这个国家的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在今天也只有6000万人口,但是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它却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地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因为在19世纪末的时候,它的殖民地遍及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所有大陆板块,总面积达930万平方公里,统治着世界上3亿多的人口。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原本在海洋中安详飘荡的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改变了自然,也影响了世界。

英国王室85年危机(英国王室1300多年日本2600年)(5)

英国在世的各位首相祭奠伊丽莎白二世

1588年7月7日,大西洋的海流与此前任何一个夏季一样波涛汹涌。这一队130艘战船,8000名水手和两万名士兵从西班牙起航,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拥有一个显赫的名号:无敌舰队。强大的西班牙帝国在它的护卫下已经称霸了半个多世纪,无敌舰队此行的目的是控制英吉利海峡,教训大西洋上的岛国英格兰。

除了宗教信仰,让西班牙国王挥戈动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英格兰人正在试图抢占和扩大海上优势,西班牙帝国的利益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侵犯。一个一直以来并不被欧洲大陆重视的小小岛国,为什么会对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帝国西班牙发起挑战,英国人究竟凭借什么,敢于对抗已经在海洋上驰骋了近百年的西班牙。

当时英国的统治者伊丽莎白一世,一位著名的英国传记作家这样描述这位25岁登基,终身未婚的女人。这只凶狠的老母鸡一动不动地坐着,孵育着英吉利民族。这民族出生的力量,在它的羽翼下快速的变成熟,变统一了。她一动不动地坐着,但每根羽毛都竖了起来。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这些消息是一个即将全面来临的时代,对懵懂的人们发出的清晰信号,它意味着在一个刚刚被重新发现的世界面前,谁抢到先机接受新的思想,谁更快的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谁就会更快的变得富有和强大。

在新世界的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历史给每个民族筹备的机遇都是有限的,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伊丽莎白一世没有错过世界,英格兰的任何一个地方距离海洋都不超过120公里,女王认为可以利用这个天然的优势发展海洋贸易,但是这样做无异于从西班牙人那里虎口夺食。伊丽莎白一世十分清楚对手的实力,她不希望在公开对抗中输给西班牙。

英国南部的普利茅斯港,16世纪的英国航海者大多从这里起航。

1580年,普利茅斯人弗兰西斯德雷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亲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在这次历时三年的航行中,德雷克的船队不仅掠夺了南美的西班牙殖民地而且还袭击了西班牙在欧洲的港口。满载而归的德雷克,给投资者带来了4700倍的利润。作为资助者之一,伊里莎白一世分到了16.3万英镑的红利。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当时政府一年的支出。

高贵的女王亲自来到了德雷克的座舰上,隆重的授予德雷克这位职业更准确的说是海盗的人骑士称号。同胞的成功和女王的鼓励撑起了英国人远涉重洋的信心,越来越多的人前赴后继的加入到海外掠夺和贸易的行列。但是这些新加入的竞争者,显然抢走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西班牙的利益。一次次的争夺和冲突之后,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被彻底激怒了。

1588年的下午,他派出了自己所向披靡的舰队,以遮天蔽日的骇人威势横渡英吉利海峡,进攻英国。

1588年英吉利大海战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海战之一,它决定了近代早期欧洲的命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近代早期的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伊丽莎白一世试图通过谈判来化解危机,但菲利普二世却面带冷笑,他坚信无敌舰队在两周之后就会宣布英国人的败局。

两周之后的局势却恰恰相反,无敌舰队遇到了大西洋上最强劲的对手,那是一支由商船和海盗组合的小型舰队。

起初,西班牙想依据它人多船大的优势一举歼灭英国舰队,但没有想到英国舰队虽然规模小,但它拥有更先进的火炮,再加上气候的原因,英国舰队利用它灵活机动的特点,在战争当中反而占据了优势。几天激战之后,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人打的一半沉入海底,一半奔跑回家。由于没有全歼对手,英国的舰长们甚至对这次胜利,多少有些失望。但事实上这次胜利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英国在1588年英西海战中的胜利,是一次以弱胜强的胜利,它再一次显示了在王权统治下民族国家的力量。长期处在欧洲主流文明之外的岛国,第一次以强国的姿态向欧洲大陆发出了声音,并迅速进入世界海洋霸权和商业霸权的争夺中心。西班牙慢慢退出了历史的主要舞台,一个新的海上强国初露峥嵘。伊丽莎白一世能带领这个正在崛起的岛国走多远。

强有力的君主制给英国带来了早期的辉煌,使英国走出了成为大国的重要一步。在海外扩张和贸易不断拓展的同时,这个岛国的面貌和气质也在悄然转变。伦敦城的面积扩大了一倍,1600年时人口已经超过20万,成为欧洲第一大城市。在贯穿伦敦的泰晤士河,北岸集中了城市的壮丽建筑,南岸则布满了各种剧院。

今天当年的那些剧院已难觅踪影,但却有一座剧院是个例外,这座圆形建筑名叫环球剧院。它建成于1997年,但是里面的一切材料和布局

却都完全保留了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样子。剧院从筹备到建成用了接近50年,这样不计工时建造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增加一个文化景观,更重要的是400年前那位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曾是此剧院的股东、演员和剧作人。

这位身材短小来自偏僻乡村的剧作家,在他的37部剧作中展露出惊人的才华和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洞察力。莎士比亚站在16世纪的思想高度

把掩藏在历史深处的人性特点挖掘出来,抛到了人们的脚下。他说,看吧,我的朋友们,人类不是按照我的规格创造的,我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把它们真实的样子展示给你们。

今天人们用这座可以容纳1600名观众的环球剧院,来表达他们对这位天才的怀念之情。在5月到9月的演出季节里,这里依然常常爆满。莎士比亚那些被全世界公认的经典剧作,依然还是剧院唯一的选择。

在沙翁的历史剧当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伊丽莎白女王当然知道这一点,但是她并没有下令禁止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尽管在哈姆雷特这样的剧中,就有“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这样的台词。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伊丽莎白女王就坐在舞台对面的包厢里看戏。

女王的宽容,成就了莎士比亚的艺术高度。而女王的开明,并不仅仅表现在对待艺术的态度上,在处理国家事务时,她也表现出高超的技巧和智慧。女王明白,权力的基础是全体英国人组成的民族,没有民众的支持做后盾,王朝就没有立身的可能。为了获得民众的支持,伊丽莎白一世在强化王权的同时,恪守了祖先传下来的一个重要的政治传统,这一政治传统来自于一段古老的往事。

英国早期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国王,他的称号是威廉一世,从这位国王开始,英国王室才有了正宗的血统传承,并且像欧洲大陆那样建立起封建制度。欧洲的封建制度是以庄园为基本单位的,庄园它不仅是一块地产,而且是一个政权单位。贵族领主在庄园上不仅有司法权,还有经营权、行政管辖权,因而庄园就显然是一个独立王国。

封建这个词在欧洲与中国的含义是不一样的。在中国,它意味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它代表着集权和专制。在欧洲,由于封建制就是庄园制,所以它意味着分权,意味着国王没有大一统的权利。

在英国实行封建制度初期,国王与贵族都很清楚自己的地位,知道按照本分自己应该拥有什么,不应该拥有什么。虽然没有成文的法律,但是天长日久,国王和贵族遵照彼此间的承诺各自履行义务,享受权利,成为英国社会约定俗成的一种规则。不过,国王和贵族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

英国王室85年危机(英国王室1300多年日本2600年)(6)

年轻时候的伊丽莎白二世和她妹妹

十三世纪初,英格兰出现了一位好战却有着与战屡败的国王约翰,在连年的对外战争中,它失去了英格兰在欧洲大陆几乎全部的努力,因此约翰王又被称为失地王。

为了维持战事,约翰王加紧了对市民和贵族的盘剥。他把贵族们的继承税上涨了100倍,兵役免除税提高了16倍。与此同时,牛羊、小麦的价格也都出现了成倍上涨。约翰王越来越无所顾忌,他不断地开征新税和加税。这样就破坏了贵族和国王之间那个不成文的却流传已久的惯例。

到了1215年春天,愤怒的贵族集结起来武装讨伐国王,理由很简单,就是国王没有履行它的义务,却要求比惯例规定的更多的权利。

1215年6月15日,面临绝路的约翰王不得不同意与25位贵族代表举行谈判。那是一场艰难的谈判,刀光剑影下,贵族代表与国王进行了整整4天的交锋。最后,《大宪章》这份和平停战宣言终于签署了。

当时缔约的双方没有一个人会意识到,他们的所作所为正在书写英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大宪章里有两条最著名的条款,以后写进了英国的大法里面去。第一条就是国王要宣誓向任何人施以公正,不能剥夺他人的权利;另一条是如果法庭没有判决,国王也不能逮捕和剥夺他人的财产。这两个条款表明臣民的权利是独立的,不是国王恩赐的,所以国王也不能剥夺它。

距今已有约800年历史的《大宪章》,虽然它的边缘已经残破,当年用羽毛笔书写的字迹也早已模糊,却成为对君主权利进行限制的永久见证。它一共只有63款,短短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一直以来既约定俗成但又模糊不清的权利关系,转化为了明确的法律文字。从此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他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权利。

在约翰王签订城下之盟后,英国的历代君主,不断地将《大宪章》稍加修正后继续颁布。几个世纪下来,《大宪章》前前后后总共颁布超过了40次。尽管在很多时候,《大宪章》并不被大多数英国人明确感知,但是这种长期的重申和普及,却积累起深厚的传统力量,将契约和法治的基本精神注入到英国人的思想根基。

泰晤士河,一条被丘吉尔称作穿过英国历史的河流。英国的议会大厦,就是泰晤士河畔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就在《大宪章》签订21年之后,英国的官方文件中出现了议会这个词。这个由贵族和国王的议事会转变而来的机构,逐渐成为依靠《大宪章》的法治原则来限制君主权利的重要力量。

议会大厦上著名的大笨钟,每隔15分钟敲响一次,它像一位警惕而又忠实的站岗卫士,一丝不苟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误差从来没有超过一秒钟。

伊丽莎白一世能够给英国带来早期的辉煌,在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她像这大笨钟的指针一样,遵守了《大宪章》的约定,维持了王权和贵族议会之间的平衡。

在伊丽莎白一世45年的治国生涯里,这位善于协调各种关系的女王,没有滥用自己的权力和威望。她终身节俭,不轻易战争,当王权与议会发生矛盾的时候,她总是会根据情况做出必要的让步。在她一生中,王权的扩张始终控制在议会能够忍受的范围之内。这二者之间的平衡和秩序,给英国带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宽松的社会环境。

1603年,70岁的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为了避免政治联姻伤害国家利益,女王终生未婚,孤独的走完了一生。却留下了一个国立日盛,处于上升态势中的英国。22年之后,又一位对英国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国王登基。这是一位既会驾驭烈马,又能射箭打枪的年轻君主,他的称号是查理一世。

伦敦白厅大街,英国主要的政府部门几乎都集中在这条街的两侧。在白厅大街,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就是建于1619年的宴会大厅。根据记载,它是当时的伦敦城最高大的建筑。在大厅宽阔的天顶上,油画大师鲁本斯的作品仍然鲜艳。一位年迈的国王被天使授予皇冠的故事,还在散发着人间的生动气息。据说当年郑重邀请鲁本斯来创作这些油画的人,就是英国历史上的第18位国王,查理一世。

面对伊丽莎白一世的王权所带来的荣耀,这位站在先王威权之上的年轻君主深信,自己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最高权威,拥有无上的权利。但他却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民众的支持和民族的利益。这个常常出现在伊丽莎白一世脑海中的概念,在查理一世的思想中逐渐消失了。

查理一世继任后,很快就遭遇了财政危机。那些由他个人主导的英国与西班牙与法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宗教战争,使得国库空虚,财政紧张。为了维持战事,查理一世想到的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增加税收。不过,英国国王在这件事上是不能随心所欲的,因为自《大宪章》签署开始,开征新税的权利就属于议会。国王要想征收新税,必须得到议会的批准。

一心想创造和伊里莎白一世同样成就的查理一世,被议会发出的一道道紧箍咒逼急了。他开始不经过议会自行向商人征收新税,向乡绅强制性贷款。国王和议会之间的激烈较量开始了,1629年,查理一世派军队强行解散已经在英格兰召开了三个多世纪的议会。但是在长达11年的无议会时期里,英国人并没有忘记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规则。

英国王室85年危机(英国王室1300多年日本2600年)(7)

1954年,准备登基时的伊丽莎白二世

在英国的历史上形成了两大原则。一是王在议会,国王必须通过议会来进行统治。二是王在法下,法律高于国王,国王必须服从法律。可是查理一世的做法把两个原则全都给破坏了。因此,议会和国王之间的矛盾就越来越大,对立也就越来越尖锐。最终导致在1642年爆发了战争,而这就是近代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英国革命,也叫英国内战。

这是一场争夺谁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战争。在战争中,一位叫奥利佛·克伦威尔的议会将军脱颖而出,在他的带领下,国王的军队被彻底击败,英吉利共和国成立,查理一世被俘。白厅大街的宴会大厅,没有成为查理一世实现宏图霸业的见证,却见证了英国历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时刻。就在鲁本斯的画作完成不久,查理一世本人就在这座自己精心营造的宴会大厅外,甚至就在那位被描绘成圣徒的父王眼睛能够看到的地方,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1649年1月30日,一个晴朗的冬日,宴会大厅前的广场上,凌晨就聚集了上千位伦敦市民。悲伤、恐惧、兴奋、茫然,这些互相矛盾的表情挂在他们的脸上。在难以控制的焦灼中,他们等待着一场断头的刑法。受刑的就是被议会宣判为暴君、杀人犯和国家公敌的国王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表现的很沉着,在踏上刑场之前,他坚持要穿2件衬衣,这样就不会冷的发抖,让围观的人误以为他在害怕。在留下遗言和做完祷告之后,这位49岁,已经临朝24年的君主,将头放在垫头砧上,伸手向刽子手示意,可以落斧了。

1649年发生的这件事,对于刚刚入关五年的中国清王朝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对于欧洲大陆则完全不同。欧洲大大小小的宫廷都被震惊了,当时这些宫廷不是处于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就是正在渴望实行君主专制。隔海相望的岛国英国的做法,超越了那个时代普遍的政治观念。

查理一世死后,议会把行政权利交给了以克伦威尔为首的国务会议。但是英国人期盼的新生活却没有来临。很快克伦威尔开始实行军事独裁,英国内战推翻专治王朝的成果,就像附在玻璃板上的水彩画,被克伦威尔的独裁和社会动乱冲刷的了无痕迹。

革命从反抗一个人的专治开始,却以另一个人的专治结束。护国主克伦威尔成为一个没有国王名号的国王。1653年,议会再次被解散。

事情总是物极必反。克伦威尔去世后,已经倒下的王朝,又被用盛大的仪式请了回来。1685年,在经过一系列纷繁复杂的政权轮替后,查理一世的儿子詹姆士二世继承王位。对父王悲剧铭刻于心的詹姆士二世,不想重蹈覆辙,他准备扩充军队,试图让英国重新回到查理一世统治的时代。

一个国家的政治选择,常常受到传统和某些重大事件的影响。这一次,英国人没有像对待查理一世那样采取暴力革命的方式。教训告诉他们,推翻王朝容易,建立新制度却很难。他们也没有呼唤克伦威尔,因为克伦威尔式的革命,并没有给国家带来真正的进步和发展。于是,1688年的英国人,采取了一种被后人称为光荣革命的方式,来结束王权的专治。

议会在整个事件的演变过程中都发挥了主导作用。接下来在确立新国王的时候,议会经过讨论折中了两派意见,最终决定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国王由议会决定产生,意味着君权由神授变成了民授。它根本性地改变了在英国已经存在了千年之久的王权性质。从1688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岛国永远地结束了。英国人赶走詹姆士二世,建立君主立宪制的革命没有发生流血,这是它被历史学家称为光荣革命的一个根本原因。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

从1588年战胜西班牙的大海战,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在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一方面调整内部制度,一方面积极对外扩张。百年时间的积蓄之后,英国人开始释放自己的能量。光荣革命前后的英国,人口大量增长,商业和手工工业迅猛发展,对外贸易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计民生。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使英格兰变得强大的是下述事实,从伊丽莎白时代开始,各方面已经就重商的必要性达成一致。把国王送上断头台的同一个国会,同时在忙于分配海外贸易的职位,仿佛任何事情也没有发生。查理一世的鲜血还在流淌着,这个国会却通过了航海法。

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英国最终迫使荷兰接受了《航海法》。《航海法》规定,输入英国及其属国的货物,必须使用英国的船只,或者是输出国的船只。从此,荷兰船只逐渐退出驰骋了近一个世纪的茫茫海域。

在打败了西班牙、葡萄牙之后,英国人将海上马车夫荷兰也赶下了海上霸主的位置。现在轮到英国人来制定海洋竞争和大国竞争的规则。此时在英国人眼里,除了陆地霸主法国,其它国家已不是对手。在建立帝国的道路上,英国也显示出不可阻挡的强劲力量。连续的征战中,英国建立起一支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它的商业触角已经伸向全世界。

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俄国的彼得大帝还在南征北战,建立专制帝国,德国和意大利则四分五裂,人民正期待着强有力的王者出现。在亚洲,日本还在被封建幕府制度束缚。而中国,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

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审校:祺祺

美编:晨晨

英国王室85年危机(英国王室1300多年日本2600年)(8)

英国王室85年危机(英国王室1300多年日本2600年)(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