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谢炽予(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博弈论研究的是给定信息结构下的均衡是什么,而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是给定信息结构下什么是最优的合约安排,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谢炽予?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谢炽予(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谢炽予

1.1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概述

博弈论研究的是给定信息结构下的均衡是什么,而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是给定信息结构下什么是最优的合约安排。

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非对称信息环境中的最优合约,故又称为合约(契约、合同)理论或机制设计理论。

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之间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在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的应用,但从特点上看,博弈论更注重于方法论,而信息经济学注重于问题的解析。博弈论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实证的”,而信息经济学是“规范的”。

在进一步叙述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什么是博弈以及博弈论的研究范畴,继而介绍博弈论与主流经济学之间的关系,然后简要介绍“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发展历史、基本特征和原理,最后介绍几个常见的博弈模型以体现博弈论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应用。

1.1.1 博弈及博弈论

“博弈论”译自英文“Game Theory”。“Game”的基本意义是游戏,因此“Game Theory”直译应该是“游戏理论”。

说起游戏,人们一般想到的是小朋友玩的躲猫猫、比大小、围棋等棋类比赛,桥牌、拱猪等扑克游戏,以及田径、球类等各种体育比赛。博弈论来源于这些真正的游戏,但又高于这些游戏。那么,博弈论与这些游戏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呢?

其实如果我们认真观察、思考一下就能发现,很多游戏都有如下共同的特点:

(1)都有一定的规则,规定游戏的参加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队组)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按怎样的次序做,什么时候结束游戏和一旦参加者犯规将受怎样的处罚等。

(2)都有一个结果,如一方赢一方输、平局或参加者各有所得等,而且结果常能用正或负的数来表示,或能按照一定的规则折算成数值。

(3)策略至关重要,游戏者不同的策略选择常会带来不同的游戏结果。

(4)策略和利益有相互依存性,即每一个游戏者所得结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自身的策略选择,也取决于其他参加者的策略选择。有时一个差的策略选择也许会带来并不差的结果,原因是其他游戏者选择了更差的策略。因此在有策略依存性的游戏中,策略本身常常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只有相对于其他策略的相对好坏。

上述几点正是许多游戏共有的本质特征。同时,人们发现许多经济、政治、军事活动中的决策问题也与游戏有着基本相似的特征。为了扩大游戏理论的应用研究,一般把“Game”译成“博弈”,而将“Game Theory”译成“博弈论”或“对策论”。

定义1.1 博弈是指决策主体(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团体,如企业、国家、国际组织等)在相互对抗中,对抗双方(或多方)相互依存的一系列策略和行动的过程集合。

在定义1.1中,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博弈中的参与人各自追求的利益具有冲突性。如果决策主体之间的利益是一致的,就不是博弈。从学术观点来看,即使一个博弈包含无穷多个参与人,如果他们利益一致,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由于一个人是不会和自己博弈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博弈论是一门专门研究冲突的学科,它为人们理解冲突和合作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第二,博弈是一个过程。博弈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人们在对抗过程中有关的所有方面的集合。它包含参与人集合、策略的集合、行动的集合、信息的集合等。把博弈看做一个集合是思维从具体到抽象的重要一步。

第三,博弈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策略的相互依存性。如果参与人之间的策略不存在依存性,那么与一个人自娱自乐的游戏并无区别,当然也就不能称其为博弈。不过在一种特殊的情形下,有一种博弈“不存在”策略的相互依存性,这种博弈就是包含严格占优策略的博弈,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会介绍到。

定义1.2 博弈论就是系统研究博弈如何出现均衡的规律的学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