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怎么上交大(一九七八年华东交大一分为二)
1977年8月,上海铁道学院抓住“拔乱反正”的大好时机,组织人员撰写报告,历数张春桥一伙对上铁院迫害的罪行,同时建议学校不再搬迁。教育部支持上铁院留在上海办学,在以江西省、铁道部协商后将意见上报了中央。
上海铁道学院把这次分家称作“复校”,曾要求用华东交通大学校名替换上海铁道学院校名但未被同意,原因是中央已经做出决定。1978年8月1日,当时在国务院工作的邓小平做出批示,同意教育部的关于华东交通大学继续在江西省建校的请示,上海铁道学院不再搬迁。
1978年8月24日,教育部(78)教科808号文件通知,同意原计划由上海迁往南昌改名为华东交通大学的上海铁道学院决定不再搬迁,在上海继续办学,华东交大在江西省南昌继续建校,面向全国招生,在校学生2100人,设工民建、给排水、机制及设备工艺、自动控制、铁道供电、电力机车六个专业,由铁道部江西省双重领导,以铁道部领导为主。
1978年9月14日,铁道部文件(78)铁教字1423号在给上海革命委员会的《关于上海铁道学院不搬迁的函》中,重申了教育部通知的决定,并提出:由于一九七一年决定该校迁往南昌,自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七年该校调入的教职员工户口均落在南昌。现在中央决定不再搬迁,上述人员除支援华东交通大学一部分外,其余属于上海铁道学院,他们的户口及粮油关系,请协助解决。
1979年8月21日,铁道部(79)铁人字1285号《关于成立“华东交通大学”结束铁道部“华东交通大学筹建组”的通知》宣告学校的筹建工作结束,为适应九月份学生入学上课的需要,自即日起成立“华东交通大学”。
1979年1月3日,铁道部召集上海铁道学院和华东交通大学两校负责人开会,研究分家问题。参加会议的有上海铁道学院党委书记顾稀、组织组负责人鹿金东,华东交大筹备组组长董道、成员耶言夫、黄澎、徐恒茂。双方就人员分配、设备归属等问题达成协议。
分家之前,学校共有教职工1065人,按照协议的分配办法,其中的1000人划归上海铁道学院,占全校教职工总数的93.9%,留在华东交大筹备组的仅有65人,占全校教职工的6.1%,这65人当中,干部36人、教师23人、工人6人,而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有12人,专科学历的11人。其余能拿的都拿走了,包括绝大部分设备。
华东交大之所以没有按照最初的设想一步一步走下去,人为因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虽然历史不允许假设,但假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如果当初顾稀为交大选址时,选择了原省农学院旧址,房子是现成的,上海的教师就没有理由不来南昌,而一旦来了之后,回去就不那么容易。再如果世纪伟人毛泽东晚去逝一年,南昌的校舍建成,上海铁道学院就不得不搬过来,那么毫无疑问华东交大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分家后的华东交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