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汇总(解析国防教育的)

写在前面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11月初,黑龙江省军区对该省国防教育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今年以来,该省实现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00%参加国防教育授课,地级以上城市100%建成国防教育场所,大中小学校开设国防教育课覆盖率达100%。

国防教育是提升全民素质、强化国防观念的战略性基础性工程。党的十九大作出“深化国防教育改革”的重要部署,为新时代国防教育落地生效指明了方向。2018年以来,黑龙江军地把国防教育作为战略任务大事大抓、强力推进,全省国防教育呈现领导带头参加、强化体验式教育、突出互联网新阵地三大特点。

3个100%从何而来?初冬时节,记者踏访该省多处国防教育场所,从他们开展国防教育的特色做法中,感悟新时代国防教育的铿锵步履。

解析国防教育的“黑土地”样本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通讯员 崔永昌 张远强

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百分之百参加国防教育授课——

抓关键,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国防教育汇总(解析国防教育的)(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英繁”国防教育义务宣传队走街串巷宣传国防知识。吕衍海摄

“掌握国防教育的特点规律,抓落实就有了章法!”前不久,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为期半个月的“领导干部国防教育专题培训”落下帷幕,佳木斯市委宣传部干部郝春雨同其他32名新晋升的处级干部一样,带着满满的收获返回工作岗位。该省国防教育办公室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新晋升的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均已接受国防教育授课培训。

“党政领导干部既是国防教育的组织者、领导者,更是带头者、示范者,抓住关键就能牵住国防教育的‘牛鼻子’。”黑龙江省军区领导告诉记者,几年前,军地联合工作组对某市党管武装工作考评时发现,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国防教育培训率仅56%,个别党委班子成员甚至没参加过“军事日”活动。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这是我军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开展国防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基于这一认识,黑龙江军地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意见》,对党政领导进行国防教育培训和考核等内容进行具体明确,将国防教育由过去的“软指标”固化为考核领导干部的“硬杠杠”: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至少安排2次国防教育专题学习;定期组织党政领导干部开展“军事日”活动,省级领导干部每2年组织1次“军事日”活动,组织厅级和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时,必须安排国防教育内容。各级公务员初任培训,国防教育课程不少于2学时……

一石激起千层浪。如今,该省各地秉持“强责任担当、学政策法规、教工作方法”的思路,每年组织一次党政机关处以上领导干部国防教育报告会,有计划地选送党政领导干部参加军队院校轮训。他们还采取以会代训、举办研讨班等形式,分批对各军分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等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并探索出“一次党管武装述职、一次国防教育授课、一次军营参观见学、一次国防知识考核”的国防教育培训路子。

近年来,黑龙江军地联合制定国防教育人才建设规划,使一大批从党政机关、地方院校、驻军部队遴选的优秀人才,成为开展国防教育的骨干力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组建的以部队派遣军官、聘任学校老师、专武干部为主体的国防教育讲师团,成为活跃在大中小学、街道社区的新生力量。他们联合编写《黑土地上的红色基因》教材,以各地民兵训练基地为依托,先后组织近10个批次、800多人的集中培训,有效提升了国防教员队伍能力素质。如今,该省实现国防教育教员队伍10名客座教授、百名现役军人、千名兼职教员、万名宣传骨干的“十百千万”队伍阵容。

黑龙江省将每年9月确定为“国防教育月”。在“国防教育月”,全省组织国防教育授课会操、成果展示、研讨交流等活动,教员上擂台、经验上展台、领导上讲台,通过展示交流让一堂授课普惠全员、一家经验众家收获、一个难题大家攻关。

地级以上城市100%建有国防教育场所——

“场馆 ”,情感共鸣拨动心弦

国防教育汇总(解析国防教育的)(2)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人武部干部在英模塑像前为学生讲述英模故事。吕衍海摄

“走进场馆回望抗联历史,精神受洗礼;漫步街头感受国防成就,斗志受鼓舞。”11月下旬,黑龙江省桦南县孟家岗镇党委书记赵士国带领乡镇干部,到该县新建成的国防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一条街”参观。大家一路走一路感叹:走在国防教育“一条街”上,可谓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

历史,只有不断被感知,才能更好地传颂和续写。黑龙江省是东北抗联主战场,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等一大批英雄人物,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珍贵历史文物。和平时期,一代代创业者创造了“北大荒精神”“铁人精神”,为开展国防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红色基因需要传承,精神谱系有待续写。2018年以来,该省聘请军地党史、军史专家组成工作组,开展红色史馆扩建、革命遗址修复活动。目前,该省已修复抗联遗址110多处,建成国防教育展馆77个、国防教育主题公园56个、国防教育“一条街”110多条,地级以上城市100%建有国防教育场所,成为该省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

既要让寻常百姓走进国防教育场馆,更要让教育效果“看得见摸得着”。为此,他们细化统一各类场馆建设、管理和使用规范,在全省确定2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场馆,探索走开“场馆 仪式、场馆 党课、场馆 科技”等模式,使场馆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参观前请大家思考3个问题:敌人入侵中国凭什么?抗战胜利靠什么?我们支持国防建设应该做什么?”9月18日,在佳木斯市日军侵华罪证陈列馆内,全国双拥工作先进个人、退休干部宋金和为前来参观的部队官兵和郊区第15小学的师生们进行解说。宋金和借助一件件侵华物证和视频资料,不时穿插互动提问,把一堂国防教育课讲得入情入理、荡气回肠。

“‘走近’是增强国防教育效果的好方法。”在黑龙江省军区政治工作局主任曲升云看来,“百闻不如一见”,国防教育不能浮在表面,更不能流于形式,灯箱展板和标语口号有一定效果,但切身体悟往往更有说服力。让群众现场见证、亲身感受,更能使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读懂军人牺牲奉献的不易,让国防观念真正深入内心。

为此,黑龙江省军区联合地方党委政府出台《国防教育“进党政机关、进大中小学校、进企业事业单位、进街道乡镇”的具体措施》,打出一套“组合拳”:

——特色活动牵引。组织大中小学生开展“走进红色场馆、探寻抗联遗址、对话荣誉老兵”红色寻根活动,在多个市县党政机关、学校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国防”系列读书演讲比赛,播撒爱我国防的种子。每年在全省广泛开展“关心支持国防好领导、好单位,情系国防好家庭、热心国防好公民”评选表彰活动,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在省市主要新闻媒体滚动播出,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日常生活嵌入。他们把国防教育阵地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造覆盖市、县、乡、村4级国防教育阵地。发挥人才优势,将专武干部、民兵骨干、社区网格员培养成一线国防教育宣传员。踏访黑龙江这片国防教育热土,记者发现,在繁华街道的电子屏幕前、在主干线路的公交车上、在社区活动广场里,普及国防知识、展示英雄人物、表彰精武标兵的国防元素随处可见。

——拥军尚武激励。黑龙江省军区指导哈尔滨警备区协调地方相关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增强军人荣誉感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军人优先、军属优待、军娃优学、军转优岗、老兵优抚的“五优”政策,并在全省推广。齐齐哈尔将人武部职工纳入地方事业单位保障平台,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大兴安岭地区为民兵和专武干部办理专属公交卡,可免费乘坐公交车。大庆军分区联合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送喜报、送证书、送奖金、送温暖”活动,让立功受奖的现役军人享荣耀、家人享荣光。

大中小学国防教育课覆盖率达100%——

“刷屏”网络,教育资源“信号满格”

国防教育汇总(解析国防教育的)(3)

东北烈士纪念馆创新展陈形式,为参观者提供网络观展服务。图为纪念馆云展馆界面。网络截图

网络的力量竟如此强大。

鼠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当保持社交距离、减少聚集成为基本规则,如何开展国防教育面临着严峻考验。

“运用网络,搭载网课!”该省各级国防教育机关将国防教育课制作成视频,打包进学生网课予以推送播放。仅一周时间,该省近500万大中小学生实现100%覆盖。

网络带来的这份惊喜,源于该省抓国防教育的一段尴尬经历:上级在国防教育考评时发现,某县地处偏远,村落分散,加之人口流动频繁,成为各级开展国防教育的盲点,但细心的工作组人员发现,这个地区网络信号“满格”,大山的土特产早已通过电商远销全国各地。

“当今,网络早已成为人们另一个生活空间,手机正成为人们的‘生活秘书’,刷屏正成为一个时代的动作,如果我们开展国防教育还停留在面对面说教、集中起来上大课,显然不行。”黑龙江军地领导一致感到:传统的国防教育方式,跟不上新时代的节奏。国防教育跨不过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

信息时代,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出路在哪里?

网络联通了你我他,国防教育也应顺着网络走进千家万户。

一问一答,体现的正是该省开展国防教育的新思路。他们将国防教育课搬上网络,受众登录微信公众号、下载App就可便捷听课。疫情期间,大庆市组织现役军人和党校专家,运用微课、慕课等形式,开设“国防大讲堂”“网上教室”,让大中小学师生足不出户就能接受国防教育。

他们还发挥网络优势,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记者点击该省国防教案课件库看到,有的教案直击领导干部的思想困惑点,有的教案触及普通群众的情感共鸣点,有的教案填补青年学生的知识空白点,满足在不同群体开展国防教育的需要。

哈尔滨市国防教育办公室运用360°全景观展技术,采取3D与图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融合方式,打造国防教育基地网上展馆,全要素呈现展馆展陈和讲解等内容,全景展示现场教学体验。

疫情期间,哈尔滨警备区政治工作处主任田志国与参加疫情防控的民兵分队一起在网上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开展了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走进网络展馆同样受教育,面对疫情挑战,民兵要像革命前辈那样不畏牺牲,冲锋向前!”民兵排长李凯第一个在请战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教育是一种传播艺术,什么方式最容易让大家接受我们就使用什么方式。”佳木斯军分区政委吴溪告诉记者,他们充分借助短视频手段,让一大批国防教育宣传员成为“网红”。如今,在该省近100个知名短视频账号成为开展国防教育的新阵地。

“刷屏看新闻,点赞炫个性。”该省军区副政委高杏富说,抓住了网络特点就抓住了青少年特点,就抓住了国防教育的一大主体。佳木斯大学利用每年新生入校开展军训的时机,引导学生下载解放军报客户端和国防在线客户端,成为校园国防教育的重要助力。

为了让国防教育内容更贴近时代,哈尔滨市连续3年举办“爱我国防网上知识竞答”活动,累计参与人数达20余万。该省还联合地方影视公司出品《赵尚志》《红枪白马——赵一曼》《马迭尔旅馆的枪声》等抗战儿童剧,在全市中小学巡回播放,成为开展国防教育的有效载体。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国防教育释放出的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和时代感召力,汇聚成为爱国拥军的强大合力。今年,该省大学生征集比例再创新高,13个城市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不能等枪炮响了,才想起国防教育

■刘建伟

踏访辽阔的黑龙江大地,聆听他们推进国防教育的特色做法与深入思考,记者对省军区一位主要领导的话感触很深:开展国防教育,关键是各级要有责任感紧迫感,只有心怀忧患,方能大力推进。

国无防不立,善教得民心。作为向民族灵魂里熔铸精神、思想里渗透价值、骨髓里注入忧患、脑海里输送责任的战略工程,国防教育历来都是治国安邦之策、各国通用之道和捍卫国家主权之基。

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早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提出对人民大众进行国防教育和精神动员;邓小平同志则反复强调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

承平日久,一些同志对开展国防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有所弱化,缺乏强烈的忧患意识,对国防教育不够重视。

甲午兵败后的丧权辱国,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悲惨境遇,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的遇难……近代以来,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多次被打断。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曾经的屈辱史,一次次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一次次警醒我们:没有一个巩固强大的国防就没有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必然会面对各种重大挑战、重大风险、重大阻力、重大矛盾,有时候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必须提高防范外来风险的能力,筑牢国防基石。

当前,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意识形态斗争激烈激荡激变,尤其是铸魂与蛀魂、固根与毁根的博弈日趋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能等到敌人把刺刀逼近胸口,才想起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性;不能等到枪炮响了,才想起国防教育。

行文至此,记者想起了二战时期的一段历史:法国不重视抓国防教育,结果战争爆发不久就吞下失败的苦果。而同为欧洲国家的瑞士,则始终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当时,在获悉德国准备进攻的消息后,只有400万人口的瑞士就有50万人报名参战,致使希特勒放弃了吞并瑞士的“冷杉行动”。

思忖至此,记者想起了黑龙江省军区一位主要领导的话:在当年抗联奋勇抗敌的这片黑土地上,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一日不备,会有亡国之恨;一日纵敌,便有数世之患;有万分之一的危险,我们就必须要有万分的警惕、万全的准备!

“忧先于事者,不入于忧;事至而忧者,无及于事。”历史一再证明,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就要增强忧患意识,将其作为战略任务大事大抓、强力推进;就要发挥好“催化剂”“清醒剂”作用,从点滴入手培塑好公民的责任感、危机感和自豪感;强化公民的担当意识,自觉地将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将个人奋斗置于国家民族发展进步进程中,无怨无悔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全民国防意识的增强。一个强大国家背后必须有一支强大军队,建设强大军队则离不开人民对国防事业的关心支持。建设强大军队,支撑强大国家,需要重视国防教育,让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