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有多少才算是血糖高(血糖新标准已公布)

血糖是指血中葡萄糖的浓度,正常成年人每天需要许多糖类的来源提供能量,为机体组织提供动力,特别要指出的是,在脑细胞糖分是其唯一供能的来源。

机体获得糖分的来源,最主要的是通过食物的消化、吸收,肝脏有一种物质叫肝糖原,它的储备也可以释放糖原分解提供能量,还有摄入的脂肪、蛋白质,都可以转化成糖分提供能量。

血糖有多少才算是血糖高(血糖新标准已公布)(1)

机体消耗多余的糖分也有路径,比如可以将多余的糖分储存在肝脏、肌肉当中,以备不时之需,也可以通过糖分的消耗为日常生活提供能量。

诱发血糖高的原因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偶然的高血糖,血糖检查前如果使用大量的甜食,当然会出现血糖高的结果,所以检查出是高血糖,不要过于担心,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看看血糖结果。

②不良生活习惯和环境,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很喜欢肯德基一类的快餐,不喜欢蔬菜和水果,长久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血糖偏高。

空气负离子是存在于空气中的自然因子,仍有效降低高血糖,当环境的污染,导致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聚集,人体摄取的负氧离子不足,这也是导致高血糖的一个重要原因。

血糖有多少才算是血糖高(血糖新标准已公布)(2)

③其它疾病引起的高血糖,冠心病等与高血糖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一旦确诊是高血糖,应该尽量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糖,这样才能对症治疗,才能做好预防和治疗高血糖的工作。

④在排除了以上几种引起高血糖的诱因之后,那么高血糖就极有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目前糖尿病患病人群已经越来越年轻,甚至出现儿童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知道,高血糖要及早治疗。

⑤遗传等原因也可以导致高血糖,如果发展成为高血糖,一定要及时控制。

血糖高的危害

首先,血糖高的人一般小便多,这会导致身体无法吸收葡萄糖,而葡萄糖一般是因为多尿而被排出体外的,导致身体免疫力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弱很多。这对身体的健康影响很大,各种疾病会侵袭身体。

血糖有多少才算是血糖高(血糖新标准已公布)(3)

其次,高血糖还可能使人体内的各个器官都有发生病变的可能,甚至使人出现晕厥,这是非常危险的,体内血糖过高也会引起体内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会有并发症和脱水。

还有血糖高,视力减弱,疲劳没有力气,人一旦疲劳,就会影响生活和心情,因为体内的能量只有脂肪和蛋白质提供,比正常人提供的差很多。

血糖新标准已公布,不是3.9~6.1,这个范围内,或许你血糖不算高

成功治疗糖尿病最重要的是做好自我血糖监测,通过定期监测血糖,可以及时掌握血糖的变化,更好地组织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降低低血糖的风险。

仅仅测量自己的血糖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知道血糖的标准范围,只有对比两者,才能知道自己的血糖控制是否合理。

血糖有多少才算是血糖高(血糖新标准已公布)(4)

很多人对血糖的正常范围不是很了解,大部分都是靠以前的印象,正常的空腹血糖应保持在3.9~6.1 mmol/L。

这个范围早就过期了,现在有了新的血糖标准,空腹血糖值应在4.4~7.0 mmol/L左右。

但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标准值,要根据自身情况判断。

——青少年

18岁之前,是青春期,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这个年龄朝气蓬勃,朝气蓬勃,新陈代谢速度比较快,此时对血糖的要求比较高,空腹血糖保持在4.4~6.1 mmol/L是正常的。

血糖有多少才算是血糖高(血糖新标准已公布)(5)

——中年人

中年人,这个阶段身体正处于缓慢进行的阶段,对于自身所存在的一些毒素代谢产物,新陈代谢能力会相对于慢一些,在此阶段,中年人空腹血糖应保持在6.1~7.0 mmol/L,餐后血糖应保持在8.0~10.0 mmol/L之间。

——老年人

60岁以上的人,空腹血糖要保持在7.0-9.0 mmol/L之间,根据饭后时间的不同有不同的标准值。

对于各个年龄段的人来说,只要是在合理的范围内。

血糖升高会有何异常?

女性高血糖和男性高血糖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在血糖明显升高的时候,会表现出三多一少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口渴、多饮、多尿、乏力、体重减轻,患者还可以出现视物模糊,女性患者容易出现外Y瘙痒、伤口不愈合。

血糖有多少才算是血糖高(血糖新标准已公布)(6)

口渴、多饮、多尿主要是由于血糖升高,导致大量的水分丢失,血液的渗透压升高,在高渗的状态下会刺激下丘脑的口渴中枢,从而引起口渴、多饮症状。

另外,随着血糖的升高,尿糖也会逐渐的升高,所以会引发渗透性利尿,进而引发多尿症状。

体重减轻是由于体内的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蛋白质和脂肪消耗过多,所以导致的体重减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