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为善并不意味着一味的妥协 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

人格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集中反映,是理想和追求的外部表现,是一个人灵魂的折射。具备什么样的人格,也就决定了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真诚待人,少用心计。与人为善,真诚待人,才是人格魅力根本所在。

与人相交,但求一实在;为人处事,但求一诚恳。情话再妙,不如现实可靠;关系再好,不如真心有效。用真心待人,换得知己;用嘴巴待人,难换诚信。好的友情就是你情我愿,铁的关系就是相互扶持。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与人有路,就是为己留路。

人这一辈子:别太真,别太假,别太痴心,别太傻。别太精,别太蠢,别太善良,别太滑。简简单单做人,无愧于心;本本分分做事,不欺于人。坦坦荡荡地活着,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有情有义地活着,不辜负别人的真心!

与人为善并不意味着一味的妥协 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1)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是没有亲人的,但是经常眷顾心地良善的人。

人虽行善,福虽未至,祸已远行。

一个人行善虽然没有得到福气,但是祸患已经远离了他。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行善积德,走在有福的那条路上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点点坚持,聚沙成塔,就是有福之人。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踮着脚的人,也许站得高,却注定站不稳;迈大步的人,也许走得快,却注定走不远。

孔子曰:“无欲速,欲速则不达。”人生是场马拉松,与其走得快,不如走得稳。

纵观人间美好无数,唯有善意和爱不可辜负,善良,就像是一场轮回,生命中你所付出的善意与爱,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善良从来都不是为了什么回报,而是发自内心的选择,善良不是刻意做给别人看的一件事,它是一件愉快并且自然而然的事。

善良自有心知,人好不好,一时看不出来,时间长了,真相自会大白。

你对别人的好和善意,最后成全的都会是你自己,世间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吸引力。

如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你付出的善意,也会在你身边汇聚成一个磁场,吸引到生活里更多的爱,与人为善,则福气自来。

首先,要把自己当成别人,此是“无我”。再之,要把别人当成自己人,此是“慈悲”。

而后,要把别人当成别人,此是“智慧”。

最后,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这是“自然”。

与人为善并不意味着一味的妥协 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2)

 春秋时,赵宣子见一个人卧在桑树下,因为饥饿,都站不起来了。

  赵宣子就给了他一些食物。那人拜谢收下了,却不吃。

  赵宣子很奇怪,问他为何不吃饭?

  那人答道,要留给家中老母亲吃。赵宣子赞赏这人的孝心,就给了他一大块牛肉和一些钱。

  两年后,晋灵公派了一批刺客追杀赵宣子。

  一刺客追上赵宣子,一照面,惊道:“竟然是您,请让我代您死吧。”

  赵宣子问:“义士何人?”

  刺客说:“我就是您救过的山下饿人。”说完,转身与追来的刺客搏斗而死,赵宣子才得以逃脱。

  当年,无论是赵宣子还是桑下饿人,都不会想到日后的搭救。

  有些人为别人做了些事情,就总想着要回报。

  似乎觉得这样才不亏。

  如果没有得到预想的回报,就会觉得人心叵测,甚至发誓再也不与人为善。

  也许忽然有一天,那个当年没有给你对等回报,你单方面已经绝交的人,向困境中的你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因为在他的眼中,你早已成了他一辈子的朋友。

  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谚语“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余香留存,一生受用。

与人为善并不意味着一味的妥协 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3)

孟子说: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这是中国儒家劝人行善的名言。   

中国有句古语: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说的是为人行善之好处。   

《益都耆旧传》有云:记人之善,忘人之过。这是告诉人们如何行善。   

《圣经故事》里有这样的说法:“上帝说:如果别人打你左脸,你要把右脸也伸过去。”这是行善的一种境界。   

其实,不管东方还是西方,虽然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有所区别,但提倡的善行都是一致的。   

我们中国人讲求以和为贵,其根本要旨就是与人为善。主要是你善待了别人,善待了自己,让一步做人,退一步处事,以诚待人、以信交友;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就离你不远了。   

佛教所说的善法就是指包含善的行为,善法就是善行。最基本的善法,不出十种,叫做“十善”。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   

善,是心理学上对感觉的一种描述。善良的人一般表现为处事大度,总是替对方着想,很少替自己想。   

行善,就要心地仁爱,品质淳厚;行善,就要有好的行为、好的品质;行善,就要保持友好,坚持以和好为目标;行善,就要办好每一件事;行善,就要好好地做事,好好地为人着想。要谨言慎行,顾及别人的感受;内要伶俐,外要痴呆;难得糊涂不糊涂;吃亏人常在。   

就整体而言,善则称人,过则称已,则民不争;就个别而言,与人一事,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侮人还自侮,说人还是自说。   

我们要实现社会和谐,就要从行善开始,构筑人与人之间的彼此诚信与宽容,营造人与人之间的忍让与大度。不聪不明不能王,不聋不聋不能公。让他心平气和,退一步海阔天高。   

善行要从每一个人做起,从每一件事做起,和谐要靠大家的努力,靠齐心去创造。

与人为善并不意味着一味的妥协 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4)

一个年轻人去拜访一位住在大山里的禅师,他们讨论关于美德的问题。

这时候,一个强盗也找到了禅师,他跪在禅师面前说:“禅师,我的罪过太大了,很多年来我一直寝食难安,难以摆脱心魔的困扰,所以我才来找你,请你为我澄清心灵。”

禅师对他说:“你找我可能找错人了,我的罪孽可能比你的更深重。”

强盗说:“我做过很多坏事。”

禅师说:“我曾经做的坏事肯定比你还要多。”

强盗又说:“我杀过很多人,闭上眼睛我就能看见他们的鲜血。”

禅师回答说:“我也杀过很多人,我不用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他们的鲜血。” 强盗说:“我做的一些事简直没有人性。”

禅师回答:“我都不敢想那些以前我做的没有人性的事。”

强盗听禅师这么说,就用一种鄙夷的眼睛看了看禅师,说:“既然你是这么一个人,为什么还在这里自称为禅师,还在这里骗人呢!”于是他起身轻松地下山去了。

年轻人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等到那个强盗离去以后,他满脸疑惑地向禅师问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说?我很了解你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生中从未杀生。你为什么要把自己说成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呢?难道你没有从那个强盗的眼中看到他已经对你失去信任了吗?

禅师说道:“他的确已经不信任我了,但是你难道没有从他的眼睛中看到他如释重负的感觉吗?还有什么比这样更能让他弃恶从善呢?

年轻人激动地说:“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美德!”

远处传来那个强盗欢乐的叫喊声:“我以后再也不做坏人了!”这个声音响彻了山谷。

与人为善并不意味着一味的妥协 与人为善就是与己为善(5)

凡是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所做的;凡事你希望得到的,必须先让别人得到。

若想被爱,就要先去爱别人;若期望被人关心,就要先关心别人;要想别人对自己好,就要先对别人好。

生命是一种回声,你把善良给了别人,终会从别人那里收获善意。无论你对谁好,从长远来看,都是对自己好。与人为善,就是为自己积攒福气和运气。你的善良,就是你的后路。

与人为善己路宽,与人为恶前途难,常怀善念感世善,以宽为本感人宽。善良做人,心安一生。

声明:图/文来源网络,不为商业用途。文字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