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古诗诗意(于谦与石灰吟)

石灰吟[明] 于谦,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石灰吟古诗诗意?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石灰吟古诗诗意(于谦与石灰吟)

石灰吟古诗诗意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相传,12岁的于谦在观看石灰窑工人劳作时有感而发,从而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石灰吟》。诵读石灰吟时,便能感受到作者坚定不屈,愿为天下苍生粉身碎骨的坚定意志。难以想象这么一首慷慨悲壮的诗歌是出自一位年仅12岁的少年之手。

最初读到这首诗,我以为于谦是一位壮志难酬的诗人。后来偶然间阅读《明朝那些事儿》,我才意识到我之前的想法大错特错。于谦的一生可以说得上是波澜壮阔。

于谦是永乐十九年的进士。稍微了解科举制度的人都知道在古代能考上进士的人都是人中龙凤。更何况,于谦考上进士的时候不过20多岁,当真能称得上是年少有为。后来,于谦随明宣宗平定汉王朱高洵之乱,得到明宣宗的赏识,便平步青云,官至兵部右侍郎。虽然,明英宗时,于谦因不肯送礼得罪了权臣王振,而遭陷害被贬入狱。但是,因为其出色政绩再加上官员、其治下百姓乃至藩王的力请而得以复位。

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力排南迁之议,整饬军备,固守北京城,将瓦剌大军拒之北京城外。即使,瓦剌太师也先拿明英宗要挟也不肯屈服。最后,瓦剌大军难进寸步,只能释放明英宗,并且退兵。与瓦剌议和后,于谦仍积极备战,平定边境。

但于谦刚直不阿的性格极易遭人记恨。明英宗复位后,在石亨、徐有贞等人的诬陷下,于谦最终含冤而死。于谦死后,照例要被抄家,当负责抄家的官员进入于谦家中时,那些人却发现于谦的家中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财。他们才意识到这个被他们抄家的对象,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明宪宗时,于谦才得以平反。

回顾于谦的一生,可以发现《石灰吟》可以说是他的人生写照。他并未辜负当初的豪情壮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