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走路左右摇晃就疼(为什么摇晃和摩擦受伤的身体部位时)

这几天走路左右摇晃就疼(为什么摇晃和摩擦受伤的身体部位时)(1)

当你低着头走在路上,注意全部锁定在手机上时,你的头可能会不小心撞到电线杆,这时你的第一反应肯定不是想着自己出糗了,而是用手不停的摩擦自己头。

或者你在做着简单的工作时,手不小心被抽屉夹了一下,你会拿出手后不停的甩。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是会因为各种原因不小心伤害到自己,出于本能,我们会摇晃和摩擦受伤的地方,当然这是在伤的不是很重的情况下。

通常情况下,这种看似无意识的本能活动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减轻疼痛。

那你有没有想过你摇晃或摩擦时身体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摩擦和摇晃疼痛的部位有助于减轻疼痛呢?

这几天走路左右摇晃就疼(为什么摇晃和摩擦受伤的身体部位时)(2)

疼痛闸门控制理论

早在17世纪,人们就已经对疼痛有了很深入的研究,但普遍解释是与疼痛的特异性理论有关。

疼痛的经历被认为与损伤直接或线性相关,因为疼痛脉冲(来自受影响区域)直接传到大脑。

这意味着受伤后的疼痛体验与身体组织遭受的物理损伤成正比,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它没有考虑到心理因素,而心理因素在疼痛体验中显然起着重要作用。

这几天走路左右摇晃就疼(为什么摇晃和摩擦受伤的身体部位时)(3)

你看上面这张gif图,会有什么感觉呢,是不是有种感同身受的疼痛感。

1965年,罗纳德·梅尔扎克和帕特里克·沃尔提出了疼痛闸门控制理论,将世界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痛觉视角。

他们的理论为人类心理如何影响痛觉提供了生理学上的解释。根据理论,疼痛信号从周围神经系统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疼痛信号通过一个门控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背角)中进行调节,然后传输到大脑,大脑最终“感知”到疼痛信号。

这个理论指出如果门控系统受到影响时,大脑疼痛的感知就会受到影响(即增加或减少)。

这几天走路左右摇晃就疼(为什么摇晃和摩擦受伤的身体部位时)(4)

图为:疼痛的闸门控制理论

而门控系统受影响的主要方式有两种:第一个与来自大脑的下行神经冲动有关,下行神经冲动干扰来自受影响区域的上行疼痛冲动。

这些下行神经冲动可能包括认知、情感或心理因素,如信念、记忆、文化态度,或在类似情况下先前经历的记忆。

想像一下一些人如何通过思考生活中的积极经历,从而在处理身体疾病疼痛时获得勇气和耐力。

另一种影响痛觉的方法是接收来自周围神经的上行信号,这些信号代表着相互竞争的感觉信息,扰乱了你大脑感知疼痛的方式,“摇晃和摩擦”就是这一类。

这几天走路左右摇晃就疼(为什么摇晃和摩擦受伤的身体部位时)(5)

“摇晃和摩擦”的作用

假设你在踢足球时膝盖受伤了。瞬间,疼痛信号从你的膝盖传到大脑,但当你对你的膝盖做其他事情时,比如摩擦或摇晃它,其他感官信号也会从你身体的同一部位发出,同样也会快速到达大脑。

当来自身体同一部位的多个信号试图到达大脑时,上述的门控机制一次只允许一个信号真正到达大脑。而触摸、振动和压力等刺激比疼痛信号更容易“优先通过”。

另一种说法是,摩擦或摇晃受影响的身体部位会引起其他受体的激活,为了让人察觉,它们会让大脑超负荷运转。通过这样做,它们可以阻止大脑恰当地感知疼痛信号。

这些就是为什么“摩擦或摇晃”的方法似乎总是奏效的原因,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这样。

这几天走路左右摇晃就疼(为什么摇晃和摩擦受伤的身体部位时)(6)

激素层面

上述基本已经从表面解释了我们的本能反应,确实对缓解疼痛有帮助,但是什么引起了疼痛呢,这个门控系统是什么呢?

1975年,苏格兰阿伯丁大学的药物学家休斯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这种物质——内啡肽,它是大脑和脊髓中产生的对疼痛有强烈抑制作用的多肽物质。

之后的研究又发现了止痛效果比内啡肽强40—100倍的内啡素,紧接着人们又发现作用比内啡素强50倍的脑化学物质力啡肽

进一步研究表明,当人的注意力集中贯注于某一事情上时,体内会产生大量的力啡肽,这就等于切断了人体的疼痛报警,从而达到暂时止痛的效果。

这几天走路左右摇晃就疼(为什么摇晃和摩擦受伤的身体部位时)(7)

最后

关于疼痛的解释其实很多还没有达成同一意见,比如幻肢痛,这是一种患者在失去部分肢体后仍能感知那部分肢体存在并感到疼痛的现象。

这个想象用闸门控制理论是没法解释的,不过不管怎么样,当你摇晃和摩擦疼痛处时,你的注意力被分散了,你的身体分泌了力啡肽,对缓解疼痛很有效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