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上八下成语(仅仅是一个成语)

七上八下,是人们常用的一个词,用来形容一种担心、焦虑的情绪。有时,这个词语还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例如买楼,有一些人愿意要七楼,而不愿意要八楼,就跟这个词语有关。

七上八下一词源自易经。

在易经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七代表少阳,九代表老阳,阳的特性是向外发散,因此从少阳到老阳是往上走;八代表少阴,六代表老阴,阴的特性是向内收敛,因此从少阴到老阴是往下走。

这里面究竟有多少玄机,还有待于人们不断研究探索。粗略地算一算,一生中大约也会有七类人出现在你的生命中,但要切记防止出现第八类人。

关于七上八下成语(仅仅是一个成语)(1)

1)家人:现代社会家庭结构比较简单,家人就是指夫妻和子女,延伸一点儿,也可包括夫妻双方的父母。家人的基础是血缘和感情,有浓浓的亲情,有美好的爱情。家人相处,只要不是某个家庭成员丧失良知,或者过于骄纵任性,恣意胡为,必然会是愉悦、温馨、其乐融融的。

2)亲人:按照老传统,亲人包括血亲和姻亲,血亲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姻亲是由于婚姻而产生关联的亲戚。亲戚交往,有的近,有的远,有的热,有的冷,有的来往多,有的来往少,关系相对复杂。相处融洽就如习习春风,横眉冷对便若肃杀秋风。春风也好,秋风也罢,扯不断,推不开,最好的状态就是包容厚道,和谐共生。

3)朋友:朋友是人生的缘份,也可以是感情的依托。朋友中有知己、有普通朋友、也有逢场作戏的朋友。心中有杆秤,自家量轻重。

朋友相处,贵在真诚。不仰视,不巴结,不依赖,不苛求,居上不骄,处下不悖。常怀利他之心,不可强人所难。朋友不可或缺,但也不宜过滥,把握分寸,自可长久。

关于七上八下成语(仅仅是一个成语)(2)

4)熟人: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最为耗费心智与精力的群体,因为他们是你生存的基础、发达的阶梯和怒火的来源。熟人是指同事、同学、老乡和生意伙伴。

同事:人要生存,就需要赚钱维持生计,赚钱的地方在职场。在职场中,你可能是上层、中层或最底层。不论身处哪一层,都需要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同事之间必须合作,以便达成工作目标;同事之间又躲不开纠葛和竞争,因为存在着种种的利害关系。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得心应手,需要有很高的修为。

同学:求学时,朝夕相伴,青春飞扬,时时欢声笑语,偶有小怨薄嗔,既有同窗之谊,也少不了鸡毛蒜皮;分别后,点点滴滴都化成美好回忆,分别越久思念越深。同学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存在,美好居多,但也不乏庸俗与酸涩。好与赖 ,只在个人一念之间。

老乡:老乡之间联结的基础是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茅屋瓦舍、猪圈篱笆,一起上树掏鸟窝、一起下河捉泥鳅。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但不同的是,有可能是在你遇到危难时毅然出手相助,让你感动得眼泪汪汪;也有可能是无理纠缠,让你憋闷委屈的眼泪汪汪。

生意伙伴:商场如战场,生意场上有看不见的硝烟,又不可能一味地你死我活,有以利相交的合作,也有为利搏杀的竞争,时而浓情蜜意,时而翻脸无情,把你送上成功的云端,或者送入深渊的是这同一群人。

5)生人:人活在世上,吃喝拉撒,柴米油盐,需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买粮菜瓜果要进市场,选衣服鞋帽要逛商场,办事要去机关,生病了要进医院。这些场合接触的都是生人,面对生人,只要保持平常心,守该守的规矩,一般不会有麻烦。

关于七上八下成语(仅仅是一个成语)(3)

6)路人:穿行在城市的人流中,更多的是擦肩而过的路人。车上、路上、各种公共场合中,彼此迎面而来,瞬间擦肩而过,无利益纷争,无恩怨纠葛,偶有小磕碰、小刮擦,一个微笑,消怒气于无形;礼让三分,化争斗于未发。只要不无理逞强、不装爷托大,便可天下太平。

7)不相干的人:茫茫人海,彼此一生无缘相见。然而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资讯业的发达,他们的名字,他们身上发生的事也会闯进你的视野里,传进你的耳朵中,出于公理心、出于义愤,出于爱好,出于好奇,甚或出于刺激,你会关注、会议论、也许会有情绪波动,但很快就会被生活的种种琐碎覆盖,消失的无影无踪。

关于七上八下成语(仅仅是一个成语)(4)

8)仇人:生人、路人和不相干的人,发生矛盾的几率不大。而家人、亲人、朋友和熟人,或因利益碰撞,或因恩怨叠加,或因外力挑唆,或因小事诱发,却极有可能因龃龉而对立,由对立而敌对,由敌对而结仇,这就是第八种人——仇人。一旦有了仇人,人生将会变得危机四伏、不可预测。人生在世,面对大千世界,纷纷攘攘的人群,记住七上八下的古人智慧,保七避八,是一件不可轻忽的大事情。

七上八下是一个词语,是易经里的一种数理,更极有可能是人生的一种隐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