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五言绝句(才女管道升一首我侬词)

你侬我侬出自《我侬词》,据说管夫人是在获悉丈夫要纳妾之后写的这首《我侬词》,而赵孟頫在看了《我侬词》之后,不由得被深深地打动了,从此再没有提过“包二奶”之事,那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你侬我侬的意思及出处,元曲《我侬词》原文吧。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

情多处,热似火;

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

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历史五言绝句(才女管道升一首我侬词)(1)

出处

元代江南有个大才子叫赵孟頫,是继苏东坡之后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全才,他的楷书被称为‘赵体’,对明清书法的影响很大。他的妻子叫管道升,这也是个女才子,善画竹,著有《墨竹谱》传世,对后人学画竹大有裨益。

赵孟頫官运亨通,一朝得志,年近五十了却慕恋年轻漂亮的女孩儿,当时名士纳妾成风,赵孟頫也不甘寂寞想纳妾,他不好向妻子明说,可文人有文人的办法,作了首小词给妻子示意:

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你年纪已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他的意思是说,你没听说王羲之先生有叫桃叶、桃根的两个小妾,苏轼先生有叫朝云、暮云的两个小妾。我便多娶几个妾也不过分,你年纪已经40多岁了,只管占住正房元配的位子就行了。

历史五言绝句(才女管道升一首我侬词)(2)

词作赏析

  《我侬词》用喻新警,把夫妻关系比喻做泥,让人拍案惊奇。从两个人复杂的制作过程(捏塑、打破、调和、再塑),我们可以想象夫妇两个经历的不平凡,已经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难分彼此,无法离弃的地步。

  《我侬词》虽然用词设喻十分婉转,但字里行间暗藏机锋,透出铿锵英气,绵里藏针。特别是末句“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只要活着就跟你睡一被窝,死了也要进同一口棺材),表达了诗人对爱情排他性的誓死坚持。

历史五言绝句(才女管道升一首我侬词)(3)

赵孟頫

赵孟頫于 宋理宗 宝祐二年九月十日(1254年10月20日)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 为 宋太祖子秦王 赵德芳之后。其五世祖秀安僖王 赵子偁,即 宋孝宗父。其四世祖为崇宪靖王 赵伯圭,因孝宗赐宅第于 湖州,所以赵孟頫成为湖州人。他的曾祖赵师垂,祖父赵希戭,父亲赵与訔,皆仕于 南宋。后 元朝追赠赵师垂为集贤侍读学士,赵希戭为 太常礼仪院使、吴兴郡公,赵与訔为集贤大学士、魏国公。

赵孟頫自幼聪敏,读书 过目不忘,下笔成文,写字运笔如风。十四岁时,赵孟頫因其家世代为官亦入补官爵,并通过吏部选拔官员的考试,调任真州 司户参军。南宋灭亡后,赵孟頫居家,更致力于学问。

成就

明朝王世贞曾说:“ 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这句话基本上客观地道出了赵孟頫在 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无论是研究中国绘画史,还是研究 中国文人画史,赵孟頫都是一个不可绕开的关键人物。

如果说唐宋绘画的意趣在于以文学化造境,那么,赵孟頫在其间起到了桥梁作用。如果说元以前的文人画运动主要表现为舆论上的准备,元以后的文人画运动以其成功的实践逐步取代正规画而成为画坛的主流,那么,引发这种变化的巨擘仍是赵孟頫。

历史五言绝句(才女管道升一首我侬词)(4)

承前启后

作为一位变革转型时期承前启后的大家,赵孟頫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成就为前人所不及:

一、他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口号,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坛颓势,使绘画从工艳琐细之风转向质朴自然。

二、他提出以“云山为师”的口号,强调了画家的写实基本功与实践技巧,克服“墨戏”的陋习。

三、他提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以书法入画,使绘画的文人气质更为浓烈,韵味变化增强。

四、他提出“不假丹青笔,何以写远愁”的口号,以画寄意,使绘画的内在功能得到深化,涵盖更为广泛。

五、他在人物、山水、花鸟、马兽诸画科皆有成就,画艺全面,并有创新。

六、他的绘画兼有诗、书、印之美,相得益彰。

七、他在南北一统、蒙古族入主中原的政治形势下,吸收南北绘画之长,复兴中原传统画艺,维持并延续了其发展。

八、他能团结包括 高克恭、 康里子山等在内的少数民族美术家,共同繁荣中华文化。

这篇词看上去直白情深意切,其实是绵里藏针,尤其读到最后一句小编的后背一凉啊,很能够想象出来当时赵孟頫作为男主,还想纳妾。当他看到最后一句估计也会感到十分惊悚吧,哈哈,怪不得马上取消了纳妾的念头,感情他只要纳妾他的原配老婆就要和他同归于尽啊,这样的烈女才女真的,让人恨可不是爱也不是啊。

声明:本站部分图文收集于网络,图文内容只作阅读参考及交流,不作商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发现本站有某些图文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确认之后将立即删除,非常感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