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背后的历史(小小筷子大文化)

如果要在中华璀璨的文明中挑选出一种不亚于四大发明,且独具魅力的第五大发明来,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将票投给筷子。

两根只有七八寸长,细如小指的小棍子,却绝妙地运用了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当它们灵活地在餐桌上上下翻飞,大显身手之时,除了展现出的是一种轻盈之美,同时还将一个巧字宣泄的淋漓尽致,可谓:恰到好处,多一分嫌肥,少一分则瘦。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筷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也就是说筷子在我国至少已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

那么,这筷子到底是谁发明的?又为什么现在的筷子都是一头方一头圆呢?

且听我细细道来。

筷子背后的历史(小小筷子大文化)(1)

筷子的发明者之一:大禹

传说在舜治理国家之时,洪水泛滥,到处都是汪洋,片片皆为河泽,对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严重的地方甚至都出现了颗粒无收,老百姓大量逃荒的场景。

为了遏制洪水的肆意泛滥,还百姓一个安定平稳的生存环境,舜决定让当时呼声最高的大禹去治理水患。

临危受命的大禹为了不辱使命,兢兢业业,废寝忘食,三过家门而不入,生怕耽搁每一分每一秒的他,可以说是将整个身心皆都扑在了治理洪水上。

有一回,大禹在一个四面皆被洪水包围的小岛上查看水情,早已过了饭点的他为了不耽误时间,便一改往日烤肉吃的习惯,而将一块切好洗干净的鹿肉放入装满水的陶罐中蒸煮起来,如此一来,既不会影响到工作,肉还照样能吃到嘴里,可谓:一举两得。

可当这肉香四溢的鹿肉煮好之后,问题又来了:怎么吃到嘴里?

若是烤肉,抓着肉骨头,将烤好的肉自火堆中移开后,便可以大快朵颐。

可这煮熟的鹿肉,怎么拿?

一陶罐的沸水,足有百来度,根本无法下手。

有人说,等凉了不就可以了吗......话虽这样说,可一心扑在治洪上的大禹三过家门都不入,哪有那个时间去等,再说,此刻的他正准备去另外一个小岛考察水情,哪有那闲工夫浪费在一顿吃食上。

到底是吃还是不吃?

吃吧,没那个时间等,不吃吧,又有点浪费。

就在这左右为难之际,大禹忽然被旁边大树上,两只正衔着枯树枝筑巢的喜鹊,给点醒了......

“对呀,何不用树枝夹着吃呢?”

大禹喜出望外,立刻便攀折了两根粗细长短都十分趁手的树枝,当起了夹鹿肉的工具。

结果,这一次的尝试十分成功,大禹吃得也非常开心。

大禹是实用主义者,不久后,就将这一发明推广到了整个部落。

于是,筷子就这样慢慢地被发明了出来,而大禹自然也就成了发明筷子的始祖。

筷子背后的历史(小小筷子大文化)(2)

筷子的发明者之二:妲己

对,你没有看错,筷子的发明者之二,就是妲己。

据说,纵欲享乐的商纣王,十分讲究每天的吃穿住行,尤其是玉食,那可是相当挑剔的,菜品的好坏,都是直接与御膳官的“奖金”挂钩的,而负责烧菜的厨师便就更惨,有时候,很可能就是因为菜太凉,汤太热白白丢了性命。

纣王这种几近变态的做法,不但令百官朝臣们趋之若鹜,便是连其最宠爱的妲己贵妃也是不敢“越”雷池半步。每次在自己为纣王准备膳食前,都会亲自尝一尝是否合口。

却说有一次,妲己感觉菜有些烫了,在用膳时间不能耽搁的情况下,于是便急中生智,从头上取出两支玉簪,用玉簪将菜夹着硬是将整盘菜都吹凉了后,才最终送入了纣王的口中。

纣王吃着适口的凉菜,自是十分欢喜,当他又听说这菜居然是美人用玉簪夹着,再以樱桃小口生生吹凉的后,便更觉受用,心血来潮之下,特意令工匠制作了两根长玉箸,让妲己天天夹菜来喂自己吃饭......不得不说,这哥们可真会享受。

此等沉迷酒色,醉心享受的帝王,又怎么能将国家治理的好......

筷子背后的历史(小小筷子大文化)(3)

筷子的发明者之三:姜尚

72岁的姜子牙娶了68岁的黄花大闺女马氏为妻,婚后,马氏让他去山中砍柴,结果半天没砍上一根柴的姜子牙倒是将柴刀给弄丢了。

马氏无奈之下又让他去担水,结果水是担到了,人却累倒了,生生在家躺了好几天。

重事苦事做不来,那便做些力所能及的轻巧事吧,日子总是要过,活人总不能让尿给憋死吧。

于是,马氏左思右想之下,决定让自己的丈夫去街头做买卖,卖些蔬菜,倒腾些土特产啥的,可令马氏没有想到的是,姜子牙根本就不是那快料,整个人光往摊位跟前这么一杵,面无表情,一脸冷漠,也不吆喝,跟木头基本没什么区别。

结果,几天下来菜都摆坏了,却硬是一单生意都没做成。

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一天到晚只知道瞎溜达......

眼看着这日子也没法过了,于是马氏便决定毒死姜子牙,而后自己再重新改嫁个更好的。

筷子背后的历史(小小筷子大文化)(4)

却说有一天,在河边以直钩钓了一天鱼的姜子牙,照旧与往常一样,两手空空地回到了家中。

出乎意料的是,马氏这回竟没有数落他,而是十分温柔地关怀道:

“一天没吃饭,定是饿坏了吧,我这特意做了你最爱吃锅包肉,可香了,趁热吃吧!”

说完,就将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锅包肉端到了姜子牙面前,脸上的笑容也在此刻变得更加灿烂。

姜子牙也没多想,伸手便要去碗里抓肉吃,可就在他的手快要触碰到锅包肉的那一刻,却突然被窗外飞进来的一只黄鸟给啄了一口。

姜子牙疼得哇哇大叫,一边缩手,一边驱赶着可恶的黄鸟。

待得将黄鸟赶走后,姜子牙又将手伸入了碗中,然而手指头刚刚碰到肉的那一刻,便又被闪电般飞进来的黄鸟给袭击了。

“为何这黄鸟一见我拿肉,便就啄我,难道......”

连续两次被搅扰到的姜子牙,顿时也没有了食欲,他怔怔地看着锅包肉,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姜子牙再次将黄鸟赶走后,又故意将手伸入了碗中......

果然不出所料,就在他的手指快要接触到锅包肉的那一刻,黄鸟便又飞过来啄他。

如此又来回试了几次,发现次次都是如此的姜子牙,终于明白了过来......于是,他又假装赶鸟,而后趁着马氏一个没注意,便就跟黄鸟一块溜了出去。

黄鸟出屋后就往附近的半山坡上飞,而姜子牙则不停地在后面追,最终黄鸟落在了一棵丝竹上,紧接着就用人声对着下面气喘吁吁赶过来的姜子牙唱起歌来:

“姜子牙呀姜子牙,吃锅包肉怎能用手抓,得用我脚下的丝竹夹着吃......”

姜子牙看着黄鸟半晌后,才怔怔地点点头:

“果然是神鸟......”

言罢,便自神鸟脚下的丝竹上攀折下一根趁手的竹枝带回了家中。

回到家后,马氏连忙催促姜子牙吃肉:

“快点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姜子牙嘿嘿一笑,这回他没有用手去抓,而是将刚攀折的竹枝条取出后,不慌不忙地掰断成两根,之后用两段断竹枝条将肉给夹了起来。

嘶嘶嘶——

就在这时,夹住锅包肉的竹枝条忽然腾起了一缕缕青烟,且还不断飘出一阵阵的恶臭来。

见此情形,姜子牙皱起了眉头自言道:

“莫非这肉有毒?”

言罢,就欲将夹着的锅包肉往自家媳妇口里送。

马氏本来就在锅包肉中下了毒,情知事情已经败露的她,当即便在脸色大变后夺路而逃。

自此后,姜子牙便就一直将这神鸟送与他的两段神竹留在了身边,且每回吃饭都会用。

后来,人们也纷纷跟着效仿......

于是,筷子便诞生了。

筷子背后的历史(小小筷子大文化)(5)

为什么筷子一头方一头圆?

有两个原因:

1,因为古代人讲究天圆地方,圆象征着天,方代表着地。

2,方形属坤卦,圆形属乾卦,乾卦有柄象,把手的意思,乾卦有天象,乃第一的意思,即:民以食为天,吃饭应该放在首位。

筷子背后的历史(小小筷子大文化)(6)

总评:

看起来普普通通,很稀疏平常的一双筷子,竟然有这么“大”的来头,竟然蕴含着这么多的学问,真可谓:小筷子大文化。

华夏文明历经数千载却依然璀璨,且还会千秋万代下去,看来不是没有原因啊......

最后,为我们伟大的祖国点赞,为伟大的华夏儿女们点赞......

关于筷子,您还知道些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参加讨论!

谢谢观赏!

关注我,每天都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精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