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文海第二实验学校是小学(解读集团办学下的资源优势)

杭州市文海第二实验学校是小学(解读集团办学下的资源优势)(1)

高荣法,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总校长。在近三十年的教育工作历程中,始终努力学习,踏实工作,不懈追求。曾获“教坛标兵”、“最佳校长”、“优秀领导干部”等荣誉称号。高荣法同志在实践的同时,积极进行教学与管理的研究,负责开展的《动、活、化——“三字”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区域性课题《基于课例研究,重构教学新课堂》、《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文化营建的研究》等课题研究,为转变课堂教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实践的同时更重视理论的总结,所撰写的论文《量化与模糊》、《成功教学,目标先导》、《数学活动课的实践与认识》、《圆面积教学的多种教学设计》、《公办民助办学模式的研究》、《假日锤炼大课堂》、《加强人际环境建设、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等文章公开发表后,在教育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题记:

在第三届中国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中,杭州着力推进的“名校集团化战略”当仁不让地成为此届教育创新大会议论的焦点。国内一些教育专家评论说,“杭州模式”名校集团化战略是一个创举,还有专家称,名校集团化很好地走上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张之路,能够更快更好地解决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文三教育集团处于名校集团化运作遍地开花的杭州,或多或少打上了“杭州模式”的烙印。但是,作为教育园里独特的“这一个”,她也凸显出了区别于其他的、卓尔不群的个性特质。

问:文三集团从体制上现在已经实行了集团化办学,从2000年开始先后创办了两所新学校。外界对此也有很多的疑问,如很多人认为这是否会造成优质教育资源的稀释,对此你怎么看?

高荣法:文三街小学(以下简称:老校)在西湖区于2000年率先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实行连锁办学,2000年9月成立了西溪校区和嘉绿苑校区(以下简称新校),并于2004年成立了文三教育集团。正如你所说,在这几年的办学中,有不少人都在说,将原文三小学的教师一部分分配到新办的两所学校会不会稀释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经过这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可以明确地说,不但没有稀释名校优质资源,而且还很好地将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了辐射和拓展。

为什么这么讲呢?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说,第一个方面:是家长对学校的认可程度的问题。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均衡教育,讨论如何将优质的教育资源扩大化。而我则认为教育均衡最现实的意义在于满足当地老百姓对教育的需求。现如今,在信息化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像我们杭州这种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家长选择学校的空间很大,因为信息渠道十分畅通加之经济实力不成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老百姓是否对学校满意,是否选择学校,我认为是衡量一所学校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但让人欣慰的是老百姓对我们学校很满意,每年报名的学生人数是我们实际招生人数的几倍之多。

第二方面,我想是在名校带新校走集团办学之路的模式下,新校多长时间能够走上良性发展轨道的问题,这也是衡量名校资源是否被稀释的问题。我们知道,一所全新的学校一般都有要5年、10年、甚至15年才能被社会认可,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而我们学校只用3年左右的时间就完全发展了起来,得到老百姓的认可,这其中的秘诀是什么?我认为是学校文化移植的成功。

集团成立到现在整整3年,在这3年里,我们一直在思考——原先管理1所学校,现在要管理3所,带来了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如何使得原有的先进的学校文化、管理模式、质量监控、学校特色移植到另外2所学校去。我始终认为一所名校、一所优质学校仅仅是面上的扩张,而不关心文化,不关心文化传承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后劲会显得比较滞后。

所以我们在新校的建设中,最注重的便是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我们老校的优秀教师,谈能力有能力,谈经验有经验,同时老校的文化已如血液流淌在其身体中。我们从老校中抽调一批教师到新校,他们就如学校先进文化的使者,将老校先进的办学思想、先进的办学文化带到新校,并以他们为核心,加大群体效力。

问:显然,集团办学“名校带新校”的模式是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那么你认为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高荣法:名校集团化对于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具有一定的推动力。我个人认为,集团化管理的最大优势还在于“老名校带新校”。这种“老名校带新校”使得老学校在漫长的办学历程中积累起来的文化底蕴、管理经验很快充实到新学校中去,带动了新学校快速平稳地持续发展。在这种模式下,无论是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还是对学校文化的构建都能带来直接的好处。一是扩展老校教师的发展空间,二是新教师的引进促进了整体的发展。我们的老校是一名历史名校,老校的教师有能力,有经验,从个性上来讲不论是教学成效还是自我意识都还可以。但是,这些个体要不断地发展,要再提高,就需要更大的空间,而老校不论是从人员的结构还是学校本身提供给教师的发展空间来看都十分有限。而我们实现集团化运作,恰好提供了老校优秀教师的再发展的平台,并以他为核心,加大群体效力。现在,整个集团的老师都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们就是为教师搭建一个好的发展平台,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让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很好的发挥。

第二,随着学校的扩大,教师不够,要加入新的力量,要吸收外来的老师,尤其是外地的教师。他们的到来对我们现有的校园文化起到很好的创新作用。他们的观念、方法、绩效,不同人员的结合,不同地域的组合,为原有文化注入了新的东西,注入新的血液。这些年我们老师整体感觉水平提高了,学校的社会效应也好了,规模也扩大了,我认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们学校多元文化的嫁接是分不开的。以前有些担心,害怕新的人员进来后,有文化背景的冲突,现在效果反而很好,激发了老师的积极性,老师现在都很有干劲。集团的这种运作机制激活了教师,他在岗位上能够发挥和实现价值,形成比较好的氛围,这种氛围不是说出来的,是大家建立起来能够接受的,在行为中能够表现出来的,是反映在他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的,而不是挂在墙上的东西,我觉得这在管理上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问:老校最初有多少名教师?

高荣法:70多名

问:抽调出来的是哪部分人?重新组合后师资水平怎样保障?

高荣法:抽调部分中层、骨干教师,像年级组长之类的教师。这过程中,我们大力引进全国的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市级优秀教师。采用集团化运作,先抽调一些人,再补充一些人,这样就激活了原有凝固了的教师队伍,也激发了一些老师的干劲。同时,也有了不同思想之间的碰撞,碰撞之后就会产生新的东西,这样也就有了不断的创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师资水平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这是显而易见的。

从老校抽调出来的老师,我们主要是安排在管理工作和学科引领岗位上的,因为他们是学校文化的使者,以他们为核心,加大群体效力。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老校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在新校迅速地生根成长。当然,传统的模式只要传承下去就行了,现在,形式变了,场地变了,教师怎么样?学生怎么样?这些都是要改变的,要我们去思考的。

很多老师来我们学校以后,都能感受到在我们的和谐的氛围里,还有亲情和一种自主的因素在里面。学校给他们讲发展观,讲管理。使得他们能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现在,我们每个学期都是双向选择,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来这个校区,也可以去那个校区,老师们有的认为我在这个校区没有发展余地,就可以到别的校区去,不仅可以选择校区,而且,学校、学科、年级都是可以双向选择的,这就体现我们尊重我们的老师的一个方面。这就给老师提供了一个平台,是除了工资、待遇之外的自己的发展,老师自己有了自己的想法,有思想,才能很好地实现创新。老师自主以后,还会影响学生,只有当老师自主了,才会很好地指导自己的学生培养一种自主的意识。现在,学校的很多活动,不仅老师喜欢,学生也很喜欢,这样就很好地让我们的学生接受了这种教育的形式,只有让学生认可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有所发展。

问:老百姓对文三集团的认可主要还是体现在教育教学质量上,这些年,文三集团也一直在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我们想知道具体的措施是什么?你又是如何看待素质教育与教育评价体系之间的关系?

高荣法:我认为教育评价的问题已经制约了教育发展的问题,如果教育评价不改革,素质教育难以真正落到实处。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关注孩子个性特长,以及学生学习的潜力、后劲。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还要求技能,当然这需要,但是不能过多。要注重发挥孩子的特长、后劲。这个后劲是指什么呢,是指为他今后学习、生存搭建一个平台。在这样的前提下,对学生的评价就要改变。不能仅仅看考试成绩是100分还是99分。我们要保持自己的优势,要发展学生的个性,怎么做呢?如学科评价体系的,主要以构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在课堂评价、作业评价、单元学习评价和考试评价中,使评价贯穿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并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系统之一。在各个环节的评价活动中,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的非学业表现(情感、兴趣、态度等);不仅仅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家长的评价。

布卢姆认为,评价要让学生以较少的反抗去接受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他强调,学校对学生的一切评价行为,都应该建立在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和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我总是讲,如果素质教育在被动的状态下,孩子永远是不会快乐的。所以我们就很注重发挥孩子的个性特长,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评价体系。如我们学校的考试制度,几年来从内容、形式、方法等多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最终确立了以“学生自选试卷”为突破口的考试评价策略,辅之以“免考制度”、“自选特长考试制度”,构成了富有特色的文三考试评价体系。(考试评价体系见资料链接)

问:集团成立后,作为总校长,参照过去你觉得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高荣法:最大的变化是现在集团化的校长要用更多的时间思考管理的问题,很多理念要时刻关注。原来管一个学校,只要提高一所学校的管理就行了,现在是集团化管理,和以前相比,管理的形式和范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怎么来领导?我认为关键还是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要变化。

我认为作为总校长,第一要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形成共同的愿景。第二,制定明确的集团发展目标和统一的行为规范。第三、指导各个校区根据集团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校区发展目标和实施策略,做到既有统一的要求又有各校特色,如:文三街是“活力文三自主乐园”、嘉绿苑是“青青嘉绿 创意学园”、文苑是“书香文苑 亲情家园”。总校长是管理整个学校的,要制定总目标,总的规范,包括考核制度。并且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落实到每个校区校长的线上。三位校区校长根据各自的特点,制定新的目标和制度,要让孩子感受生活的快乐,家庭的温暖等,制定自己的精神,常规工作。无论是班级管理,还是学校的管理。文山总的目标是,自主乐园,亲情家园。如书香门第建设,要坚持民主、创新、自主。并且三个校区都是实行资源共享,哪个校区比较薄弱,就会集中人力、物力来支持薄弱的。除了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文化的,比如哪个校区举行了读书节活动,那另外校区的领导就会到场,都会想这个活动可以这样搞,也可以进行如何的改进,可以相互借鉴与交流。三个校区共同合作建立起了一个交流与共享的平台,除了规章制度之外,还有教育、教学、学生之间的团体合作,是跨校区的合作,实现三个校区的思想共享,每个人都在交流合作中产生新的东西。

资料链接:“学生自选试卷”考试评价:

1. “一试多卷”选择策略。试卷根据语文、数学期末考试的内容设有基础卷、标准卷、挑战卷。基础卷以该课程这一学期的基础知识为主要考核内容;标准卷根据年级绝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水平,由年级内任课老师制定标准并专人负责出卷,其中基础知识占70%,提高题占30%;挑战卷则根据大纲(课程标准)要求,并在此基础上,以思维发展为主线、以课外知识及学习能力的考查为主要内容,属于比较灵活且具有一定难度的试卷,出卷由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承担,并呈送课题组鉴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状态,自主选择其中一份试卷进行考试,学生考试的成绩均以实际参考成绩登记,不在成绩单中注明卷别。这样,每个学生有了自由选择与自身学力水平相当的试卷的权利,使每个层次学生都有可能得到较满意的成绩,获得成功的喜悦。学困生因得到较满意的成绩而摆脱厌学、厌试的阴影,增强了自信心,使自己能够以愉快、饱满的情绪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优等生也可以不用与其他同学同步而行,他们可以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多学一些课外知识,提高自己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在班级中占大多数的中等生则可以在完成标准卷的基础上,“跳一跳摘桃子”,去选择一些略有难度的挑战题,充分展现自己的学习潜能,并产生向更高目标迈进的想法。

2. “一卷多试”选择策略。所谓“一卷多试”,就是指学生一次考试后如果对自己的成绩感到不满意,可以申请二次考试甚至三次考试,直至自己满意为止,“一试多卷”的形式变单一性考试为多层面考试,比较有效地解决了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问题,使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在原有基础上得以发展提高。

儿童成长的精神家园

——文三教育集团教改实录

镜头一:建队节前夕,文三集团三个校园里喜气洋溢,第四届“我能行”红领巾人才招聘大会隆重开场了。由青苹果电视台、青苹果礼仪团、青苹果督察团、青苹果报社、青苹果基金会、青苹果E工作室、青苹果假日小队联盟联袂推出200余个岗位吸引了全校千余少先队员的热情参与。整个招聘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各社团“CEO”的竞争(均由学生担任),另则为各社团成员岗位的大型招聘会。

各社团“CEO”的竞争,那是相当的激烈,在由老师组成的主考阵容面前是应征者长长的队伍,主考台上应征者除了热情洋溢的竞选演说以外,还有翩跹的舞姿,滑稽的小品……

当“CEO”确定之后,便是各社团自主招聘社员时间。招聘会当天,各部精心描绘的招聘海报随处可见。精心设计考题、精心布置场地,各社团“CEO”忙得不亦乐乎。招聘会正式开始,各社团团长们担当起了主考官的重任,而应聘的主角2至6年级的少先队员们,在各岗位的竞争简直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多数岗位的录取比例是4∶1,而电视台小主持、报社美编、小记者大爆冷门,8个应聘者中才录取1个。激烈的竞争中,队员们使出浑身解数,充分地展示自身特长……

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应征者,他们均表示青苹果社团是他们自己的家园,也是他们的乐园,所以他们要积极地应征这个岗位,才能将更多的想法与乐趣带给大家。

镜头二:每周五是文三校园的 “快乐小当家”自主管理日。所谓自主管理日,即在每周五除课堂教学外,晨读、出操、课间、午休等时段老师们将一律“退居二线”,而完全让队员自己进行管理、教育和评价。

早早的,青苹果社团的纪律小督察、白鸽小卫士、礼仪小使者就各就各位开始履行职责了:不时听见他们有礼貌地提醒同学要走好“快乐100米”;或是非常仔细地检查同学们的个人卫生,有时还递上一把小剪刀帮助同学修剪指甲;一声声“good morning Teacher!”“同学,早上好!”让每一位师生拥有了一天的好心情。

晨读、出操、午休本是老师们“压阵”的,现在“被迫”呆在办公室里,有老师告诉我们最初还真有些不习惯,不过很快他们就释然了,在值日班委的带领下,每个中队都井然有序。尤其是午间的“欢乐总动员”内容丰富,青苹果自主小队主题活动组织有序:“快乐健康30’”让小队队员们充分领略到传统体育小游戏的魅力,“让红丝带高高飘扬”更让孩子们感受到艾滋病的危害和自己的责任,还有各社团民主生活会、红领巾电视台提供的《动画乐园》都让少先队员们体会到了自主实践、自主体验的乐趣!

在我们的采访中——

队员们说:“我们喜欢自主管理日,因为快乐当家我能行!”

老师们说:“信任孩子,我们也轻松!”

家长说:“自主管理日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制力,我们支持!”

当您走进文三校园,接近文三的孩子,参与他们的活动,总会有一种强烈的感受,那就是:文三的孩子特别自主、富有个性;文三的老师特别民主,和学生非常亲密;文三的校园弥散着浓浓的、快乐的亲情气息——那么,在校园里是如何营造起这样的一种自主、和谐、愉悦的家园氛围的呢?

学校德育活动要为儿童营造精神家园

高荣法校长告诉我们:“回归儿童的教育才是儿童个体精神成长的源源动力!民主、和谐、丰富、愉悦”的教育环境是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一个丰富而健全的校园生活氛围,会比一些反复灌输道德观念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定课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理想和健全的人格。”

在采访资料中,有一份是学校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觉得自己校园生活比较乏味,学校开展的活动内容“政治味”浓,形式化、不好玩,很少能引起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活动走过场的多,能真正在学生内心留下痕迹的少。还有不少学生感觉学习压力较重,同学之间关系平淡,班集体缺乏活力,缺乏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大部分教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认可,但也存在着一些教师过于严肃、教育手段单一、教育方式呆板,学生有些望而生畏;被测学生中只有6名学生对自己很满意,94%的学生对自己的评价都不太肯定,大都表现得不自信,总觉得不如别人,不被老师、同学所重视。

高荣法校长说:“在调查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快乐’对于孩子的意义有多重要。学生多次提到‘有趣’这个词,希望活动内容、形式有趣,希望老师是幽默、风趣的,希望班级生活是愉悦的,这说明学生渴望拥有轻松的精神生活,精神的愉悦感才是儿童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

因此当孩子们开始学校群体生活时,作为教育者与他们共同构建一个充满爱心、团结协作、自由快乐、积极向上的“家园”便显得尤为重要。当我们的孩子置身于这个群体时,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小主人”地位,他们完全可以也必须进行自主自控、学会交往、主动合作、感受亲情、勇挑责任。家园式的群体生活将打破学校惯有的“纯净”空间,缩小与社会的差距,成为少年儿童出巢练翅、由小家庭走向社会的驿站, 成为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和个性社会化的一个理想环境。

于是,文三学校为了还学生一个真实的、丰富的、快乐的童年世界,营造丰富的儿童精神家园,促进高质量的生命成长,学校建立了“青苹果家园”。并通过营造“青苹果家园 ”, 在校园里建立一种充满家园气息的“自主化·亲情化·生活化”的富有儿童特色的精神影响场,当学生置身其中愿主动寻求发展,关注自身成长。

本文开篇那两组生动有趣,耐人深思的镜头便是“青苹果家园”众多活动之一,从中我们深刻感受到文三在“回归儿童精神家园”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为核心,让学生明确小主人定位,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参与、自主调控,自主体验来锻炼培养自己的自主精神与实践能力,并通过活动让学生主动构建自身的思想。

在谈到“家园”的定位时,高荣华校长说:“从‘校园’到‘家园’,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会有新的认识,他的身份不仅仅是一名学生,和同学之间不仅仅是伙伴的关系,更要建立一种亲人间的‘血缘’意识,正是这样一种意识使他们更容易产生互相间的精神依赖,更容易形成相互一致的精神追求,具有亲情的校园生活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

邹副校长说:“我们‘家园’还有一特质便是‘童趣’”。她说:“往往成人非常辛苦策划的活动却得不到儿童积极的回应,主要原因就是教育中存在着庸俗的‘实用’主义、机械的道德主义,存在着侵占儿童与其年龄相适应的那种自然、本能的、对成人来说‘无意思’但对儿童却极为有意思的生活需要。因此,以学生熟悉的、能够真正愉悦身心的儿童化活动来‘解放孩子’,满足儿童的生活需要、精神需要和成长需要是家园建设的责任。”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了一本成长手册,这是一个以家园里的事为主要内容,学生表达真实想法园地。从手册的超大稿量,不难看出其受队员欢迎的程度。

以下是孩子们在家园工作时写下的一些感受,从字里行间,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一种精神的胚芽在萌动。

成长的足迹 五(2)班 沈 寒

本学期,我在青苹果社团工作中,经过了一次又一次锻炼,留下了一串串成长的足迹。

我能行!信心十足的我从“红领巾人才市场招聘会”脱颖而出,成为青苹果社团的礼仪部部长。

招聘会上,我代表了曾经担任过大队委员的同学发了言。这一次发言却使我付出了代价。那天晚上8点30分时,我接到了老师要求我写1000字以介绍经验为主题的演讲稿的电话。但是正好停电,是蜡烛光伴随我写了这篇演讲稿,当时针指向11点时,我才停下了笔。第二天成功的演讲打响了竞选的第一炮!

辅导员公布了名单:“礼仪部部长——沈寒”,虽然当上了个“大官”可又被国旗下讲话的事忙得团团转,一周又一周,每次都有新的内容,每次的表达方式又要不同,于是,我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开动脑子,力求新颖,努力完成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稿。

国旗卫士班的动作更能展现我们礼仪部的风采,我便招聚了全体国旗卫士,耐心地说:“手摆90度,头要抬高,眼睛正视前方!”开始他们总是不按我说的去做,有时还像炸了热锅似的,淘气地在操场追逐着,打闹着,使我直发呆!

后来在同学的支持下,我出色地完成了一项项工作。在开学典礼时,我和陶律瑾同学的主持使全体同学们瞪大眼睛,笑眯眯地盯着电视机。西博会来临时,我代表学校写了宣传书,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在伟星大厦门口拿着话筒,叙述了西博会的意义。最激动人心的军训活动时,我毫无准备地上台去主持联欢会,我就凭每次的主持经验,微笑地面对大家……台下的掌声不断,这使我舒心地笑了。

十全十美并不可能,我当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无论什么事,我都要等老师布置了才去完成,老师没布置的工作,我作为礼仪部长没主动带领大家完成。今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虚心接受同学们意见与建议,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这就是我的成长,我的足迹,我成长的足迹!

来源:北京博文志远文化传播中心 作者:高博 刊发于《中国教师报》

如有需要专业采访宣传报道,请发邮件告知以便业务联系,邮箱(522489032@qq.com)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