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英语单词笔记(家有32本英文词汇书)
四年级娃终于上学去了,老母亲可以清清静静地收拾一下书橱了。
结果不翻不知道,原来我家给娃买的词汇类书籍,居然足有32本之多。
从幼儿园的贴纸书,到学龄前的插画书,到现在的套装书,真是不算少。原来除了阅读之外,对于词汇,在潜意识之下,咱们还是挺重视的啊。
现在我就跟大伙来叨一叨,在这七、八年里,在使用英文词汇书上的一些个人心得。
在此之前,我仔细回忆了一下,娃在词汇书籍使用上的主要路径:
基础词汇100、基础词汇1000、基础词汇2000→高频词汇240、自然拼读词典→核心词汇4000词系列。(其间,穿插使用了一些阶段性的考试词汇书)。
我就大致用这个使用路径,来分享期间的使用心得。
第一,基础词汇100、基础词汇1000、基础词汇2000,让我们先把最为基础的常用阅读词汇重视起来。
实话说,在没有看一些英文学习的书之前,我是真不知道,原来词汇还有这么多分类。以前只知道单纯的以数量的多少去判断孩子的词汇水平。
其实,这样并不科学。
语言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层面,就对应着听力词汇、口语词汇、阅读词汇和写作词汇,前两者基本对应口头词汇,后两者对应书面词汇。
这其实和学中文,是一样的。但我们在自学外语的过程中,很忽略这几类词汇的数量差别。笼统的从数量上去简单比较,通常会是听力词汇>口语词汇>阅读词汇>写作词汇。
所以,当接触到一些突破自我认知的信息时,我们会惊讶地说“我连听都没听过”,而绝不会说“我连写都没写过”。
因此,什么词汇最难?是用于写作输出的词汇。它的精准运用,最难积累。想想看那些传世的大文豪,个个都是不容质疑的语言大师。
为什么说词汇书之前,先要扯一扯词汇的分类呢?
因为在学英文的过程中,通常所指的单词量,就是指常用的书面阅读词汇。
(但其实走原版路的娃,在启蒙阶段有着更为重要的词汇积累任务,就是先积累2000以上的听力词汇。因为本文不讨论听力,所以不展开讲,但经验告诉我:没有听力词汇基础,后面要学的自然拼读就会大打折扣)。
那么,在最开始的阶段,我们就可以多准备一些专门讲基础的词汇读物。
什么100词、1000词、2000词等,都是一些最为常见又常用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属于日常生活扫盲型词汇。
这类原版书选择性很多。各大出版社,特别专做儿童、青少年读者的,Usborne、迪斯尼等有相当多的出品。
这类书学起来也很有意思。书花花绿绿的,有贴纸、有涂色,插画还特别精美,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认识很多生活中的常用词汇。
这个环节,特别像中文启蒙里的看图识字。
当孩子认识了两、三百字的词汇,那么简易绘本、最初的分级就可以跟上来,在不断的眼熟接触和意思理解中,去把词汇量逐步扩大到几百、上千。
我家娃大概就是在幼儿园时进行的这一个阶段,所以娃对这种形式完全不抗拒,在他看来,这些词汇书和其它书,没有什么差别,反而觉得挺有意思。
最为基础的起步阅读词汇,就这样不知不觉中给搞懂了。
第二,高频词汇220、自然拼读词典,当娃有了一点点底子,就可以去找好的工具去帮助提升词汇建立的效率。
当娃的词汇库已经初步建立,如何让它持续发展呢?
一是相对稳定的阅读,保障有源源不断的新词汇输入;
二是找好的工具,去提升已有词汇在大脑里的效率。
而攻克高频词汇和学好自然拼读,就是这个阶段,学起来、用起来都很顺手的一个工具。
高频词Sight Words,是指一看见就立即能反应的词汇。
它是儿童阅读初期的常用词,约有220个,它在儿童英语各类读物中出现率为60-85%。这些词大部分是连词、代词、介词等,像胶水一样粘住了所有的句子。搞定它,孩子们的阅读流利度和自信心都将大增。
而自然拼读就是英文这个拼音型文字的“汉语拼音”,英文母语娃无不是靠这个利器来自然积累大量词汇的。
它听音能写、见词能读,辅以拼读和阅读练习,能够瞬间识别单词时,就能快速地从连音成词过渡到连词成句,再到连句成篇,从而大大提高阅读流畅度,成为独立阅读的敲门砖。
而我家娃,在自然拼读上,玩过Starfall、学过自拼的教材、读过自拼词典、上过机构的自拼课,投入的时间精力还算不少的,效果也可以,后期的拼读和听写都不吃力。
第三,核心词汇4000词,当娃的语言学习到了一个新阶段,请开始主动学得的过程。
在词汇积累的主动学得上,我们很容易听到左右不讨好的说法:
“应试派“会觉得小学词汇只考800,你偏要背到几千,这是揠苗助长;
而”原版派“会觉得为什么不顺其自然一点呢?快乐地听故事、看绘本、看动画不好么?非要刻意地”背单词“?
可是真正的事实是:无论是学中文还是学英文,想学好一门语言,刻意地读写训练都是必要手段,必经之路。
我们都是不折不扣的中文“原版娃”吧,都是打小听中国话,说中国话,认中国字,看中国书(也就是说,从听说读写全面进行中文输入)。
可这还不够啊。
进入小学后,孩子们还得更加系统化开展书写、听写、阅读理解、小练笔、日记、周记等等难度更高的读写训练,大量的阅读与书面作业帮助他们,去形成一种语言学习的良性循环。
为了学好中文,孩子们可是要花很多功夫的呀。
只不过因为是我们的母语,大家觉得这是顺理成章的。
所以,在语言学习上,当听说站住脚,阅读已独立开始,那么词汇训练、精读训练、写作输出等需要刻意进行的主动学习,都要提上日程。
只不过,适合最早开始的就是词汇专项训练。
因为只有它过关了,难度更高的阅读理解、语法梳理、写作输出才有可能实现专项上的突破。
在词汇专项的主动学得上,我们盯住了一套词汇教材——大名鼎鼎的《4000词》。
这套新版的《4000词》,来自Compass出版社,书中所提的4000词,并不是前文所提及的基础型单词,而是相当高频和核心的4000个常用词,一套6本全部学完,相互关联的词汇量基本上可破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英语教学大V很喜欢它,它非常有体系,按部就班的慢慢学,能一路学到欧标的C1,相当于剑桥的CAE水平去。
我们跟住它,不光是它比较有体系,而且还喜欢它的编排方式。
它每一册有30个小单元,每个小单元有20个词汇,有英英释义,有英文例句。后面还有一篇小例文,巧妙地把这20个单词编排在里面,后面还有关于短文的阅读理读题,客观选择题、主观描述题,题量不大,让孩子能由浅到深的理解所学单词的用法,也不枯燥。
所以我们从三升四暑假的尾巴开始刷,到现在,已经顺利进入第3本(相当欧标的B1,剑桥的PET通过水平),争取今年暑假完成第4本。
但这个系列是有门槛的,第1册的难度一上来就是KET的水平,基本上单词要过了1500的孩子,再刷这套书。
在此之前,可以尝试Compass的《1000词》、《2000词》系列,核心《2000词》的后面几本,和《4000》词的前面几本,是有难度重叠的,只是单元词汇编排更少一点。
第四,那些阶段性词汇考核怎么办?根据你家规划来,要上还得上。
或许你会发现,在我家的书里,那些有明显阶段性考核要求的书并不多,只有一两本KET、PET词汇。
小升初、中考、高考词汇基本都没买,难道是各大考试不重要么?
当然不是,我可没有那么心大,也没有任何理由去忽视应试。
原因在于:
1、目前仍然以学为主,以考为辅。那么自然的,系统性、多样性学习的书会比较多,一旦要到考试的关键节点了,该买的还是会买。
2、校内的各类词汇书,到时候听老师的经验,直接跟着选就好了。这方面的书目,就不要过多地去耗费选书精力和买书基金了。
第五,使用原版词汇书,精髓在于英英释义、在于可理解性输入。
为什么在各年龄段,我们偏向于买原版的词汇书呢?看中的就是它的英英释义。
它会用最基本、最形象、最简洁的同一种语言,去解释这个词语,让孩子去更多接触英语句子、看懂句子、理解句子,次数多了,慢慢就学会用类似简洁的语言,去描绘所理解到的内容。
整个过程,都是在同一种语言环境下进行的,不掺杂另外的语言,减少了其它的转换干扰,学习起来速度更快。
(插一句,这也是我家基本不买中英文双语对照书的原因,要么中文,要么英文)。
原版的英英释义,通常都解释得特别到位,而这种到位,就会推动可理解性输入。
当然,要做到可理解性输入,并不只有用英文解释单词一条路,还有图片识词(比如低幼阶段的彩图版词汇书)。
以及比较小众的识觉化设计词典,最出名的就是DK出版社的《人人学英语》(这本词汇书才是我家娃的真爱)。
DK出版社大家都知道的哈,谁家没有几本它家的大书呢。它的百科,它的图片,它的设计,江湖地位那可是杠杠的。
所以,这本极具特色的视觉符号化词典,出自它家之手,一点也不意外。
DK家的很多书都很“砖头”,这本也一样,才3000的词量,却足有360页!差不多三斤重呢!
此书最大的特点是全部通过简洁生动的图例来表达词汇的含义,让人“秒懂”,所以这本书自然也没有什么英英释义了,连例句也没有,只有生动的符号。
别看它配有一些简单有趣的小练习,像连线、填字游戏等,但它可真不是一本儿童用书,而是用于成年人自学的基础入门书,78个沉浸式情景主题分类,不太多,也不太难,,有一定的话题深入词汇,而且覆盖面很广,很容易引起学习的兴趣。
我家娃三年级起开始翻这本书,兴致大得很,一个人一口气能读七、八十页,还要照着样子画画。
我一度很迷惑,后来有一些家长跟我聊,他们家里爱画画、爱交通符号、爱机械的男娃,也是这样的。
我才有点明白:可能这类视觉化很强的图示就是很对胃口,至于什么词汇,那是大人们的事。
可不管如何,词汇的含义,顺便的记住了许多,这不就是可理解性输入么?
第六,我家娃在家里,是不抄单词也不默单词的,对于单词“掌握”的具体程度,各家要自行定义。
在三升四的暑假之前,我们也一直奉行着“在阅读中自然积累词汇”的观点,直到开始刷剑桥词汇,后来遇见了《4000》词,终于正式开启词汇专训。
但是,在家里,我依然没有叫娃去抄写单词,默写单词,仅在暑假的部分节点,把单词阶段性的听写一下。
所以说,记单词记单词,记到什么程度才算过关,各家要自行定义,自行把握标准。
我家的标准就是能听写出来,能做对题目就OK,就继续往下走。
但在学校和课外班,老师布置的抄抄写写,我们是照常执行的。好在我家娃的听写成绩,历来还可以,基本是满分。我分析,这应该和他的听力基础与自然拼读有关。
第七,冷门的小招:如果孩子对某个IP特别感兴趣,不妨找找有没有专门的词汇读物。
现在的读物类型特别丰富,一些大IP经常会出配套的特刊、练习,其中就包括了词汇读物。
我们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趁着孩子有浓厚的兴趣基础,去深化一下词汇层面的理解。
只是,这类词汇可能就不是什么必考、高频、核心词汇了,只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的“暗语”了,类似于粉丝间的秘密交流了。
但我觉得,只要不太占时间的,都可以让娃多读一读,找点乐子。
第八,词汇是为阅读和写作服务的,所以最紧要的输入仍然是大量看书。
别看我家喜欢囤词汇书,就认为我们把背单词排在首位。
其实,并不是这样,排在首位的仍然是阅读,孩子现在已进中章,准备往高章靠拢了。这个寒假,我们读完了一套狄更斯故事选,一套《小屁孩日记》,还有《哈利-波特》2。
而且我认为,在学习语言上,很多动作都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做得不好还相互扯后腿的。
积累词汇,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一动作,它需要阅读的语境去明确,需要阅读的情绪去捕捉,需要阅读的感受去沉淀。
所以,最稳当的路,就是大量优质阅读与词汇精准运用,齐头并进。
好了,尽管以上都是我家的个人经验,并不具备太多的普适性。但如果你家娃也在走原版路,如果你也关心孩子的词汇积累,如果你对词汇书籍的选择有些疑惑,希望我这篇长达4500字的絮叨文字,能有一点点用。
欢迎关注@B计划老妈,孩子成长路漫漫,在这不可逆的十八年里,努力扶君上马,送君一程,但内心始终有B计划。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