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描绘了怎样的湘西边陲小镇(他是把湘西推向世界的)

他是“边城”之父,把湘西推介给全世界,今天是他115岁生日!

边城描绘了怎样的湘西边陲小镇(他是把湘西推向世界的)(1)

沈从文

1902.12.28—1988.5.10

20世纪中国最为优秀的文学家之一

代表作《边城》、《湘行散记》等

他还是一名文史专家

他在初涉人世的时候见证了太多的杀戮和纷争,

他在最好的年纪爱上了执手一生的女人,

他在喧嚣的城市中魂牵梦绕于故乡的山水,

他曾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身而过,

他在苦难的拉锯战中用沉默对抗粗暴,

他曾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他就是沈从文,一个土生土长的湘西人。

12月28日,是他的生辰。

沈从文: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边城描绘了怎样的湘西边陲小镇(他是把湘西推向世界的)(2)

从逃学大师到文学大师

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出生于美丽的湘西凤凰城,排行老四。6岁那年,沈从文被送入私塾。因受不了私塾的呆板与严厉,他时常想逃出去玩。在其他顽童的影响下,他学会了种种逃学而又可以骗过先生和父亲的办法,从此也成了一名顽固的逃学少年。成年之后,他在徐志摩、胡适等人的帮助下,得以任职于文教界,并最终在文学创作上成为一代大师。

沈从文曾经离诺奖很近

沈从文曾经和诺贝尔文学奖的距离很近,当时他已经进入评选的最终5人名单,但沈从文先生于1988年5月10日离世,评选程序终止。诺奖评委之一马悦然对此表示遗憾,很多人问为什么诺奖对于中国人来说来得这么晚,他回答:"在二战以前,你们有权利提名,但是没有任何人给我们提名,鲁迅还是我们派去的调查员发现了他。而沈从文先生,在评选过程中就去世了,对此,我们能做什么呢?"

沈从文:从乡下人到文坛黑马

沈从文毫无疑问是中国文坛上的一匹黑马。这个只有小学毕业文凭的湘西青年,曾经一文不名,14岁时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2年凭着一支笔和一颗心,以及湘西人特有的野劲,硬生生地闯进了北京文坛。来自乡下的沈从文,虽然进了城,但每天坐在屋中,耳朵里听到的,却不是都市大街的汽笛和喧嚣声,而是湘西的水声、拉船声、牛角声…他的生命、情感, 全都留在了那个给他生命、知识和智慧的湘西。而这些,成了他灵感的源泉。

沈从文: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边城描绘了怎样的湘西边陲小镇(他是把湘西推向世界的)(3)

回忆沈从文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逝世于北京,享年86岁。早年,他曾是“北漂大军”中的一员,尝遍生活艰辛;后因文成名,创作出了《边城》、《长河》、《湘行散记》等经典作品。他的后半生则倍受政治打击,放弃了文学创作,转而从事考古研究工作。据瑞典文学院院士、汉学家马悦然回忆,沈从文的名字曾多次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名单,“我个人确信,1988年如果他不离世,他将在10月获得这项奖。”而当沈从文的死讯传来时,中国大使馆的文化参赞甚至从未听说过沈从文的名字——这位从五四时期就开始创作的文学大师,已经中断写作近四十年了。

写沈从文的文章中,写得最好的是黄永玉

有人认为,所有写沈从文的文章中,写得最好的是黄永玉。沈从文不仅是黄永玉的表叔,更被黄永玉称为“人生标杆”。在沈从文的鼓励下,黄永玉完成了离开凤凰小城、回国、摆脱文革困境等人生重大改变。黄永玉对沈从文非常敬佩。他说:“有时候感觉表叔像神一样。一个小学水平的人,写文章也好,研究文物也好,他的记忆力、他的归纳能力,多么了不起,难以想象。”

黄永玉说:“沈从文是我的表叔,我们都是湖南凤凰人。在沈从文的身上,我感觉到了人格的力量、智慧的力量。智慧,在他文章里面可以看得出来。他的文章是一个字一个字抠出来的、刻出来的。《边城》他改了一两百次,很多人不会相信他是这么改自己的文章的。”

湿湿的想念——沈红怀念爷爷沈从文

爷爷沿着一条沅水,走出山外,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在水边长大、水边懂事,爷爷的第一所学校就是这条沅水。水给了他想像力和自己的思索方式。水给了他坚忍柔韧的性格。水激发他对人世怀抱虔诚的爱与希望。

爷爷曾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此时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谁能体会他那种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很多年,我们和他一起生活,可是我们不懂。水边学校水边书,我是否来得太晚?

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

边城描绘了怎样的湘西边陲小镇(他是把湘西推向世界的)(4)

由四川过湖南去, 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边城》

边城描绘了怎样的湘西边陲小镇(他是把湘西推向世界的)(5)

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但我也安慰自己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该为自己感到庆幸。——《湘行散记》

边城描绘了怎样的湘西边陲小镇(他是把湘西推向世界的)(6)

在这一段长长岁月中,世界上多少民族皆堕落了,衰老了,灭亡了。这地方的一切,虽在历史中也照样发生不断的杀戮,争夺,以及一到改朝换代时,派人民担负种种不幸命运,死的因此死去,活的被逼迫留发、剪发,在生活上受新朝代种种限制与支配。然而细细一想,这些人根本上又似乎与历史毫无关系。从他们应付生存的方法与排泄感情的娱乐上看来,竟好像今古相同,不分彼此。这时节我所眼见的光景,或许就与两千年前屈原所见的完全一样。 —— 《箱子岩》

边城描绘了怎样的湘西边陲小镇(他是把湘西推向世界的)(7)

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 《湘行散记》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缅怀从文先生,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边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