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农耕文化墙(媒体看福州乡村罗源县北山村)

一年四季农耕文化墙(媒体看福州乡村罗源县北山村)(1)

编者按

家乡的方向,是记忆深处最美的凝望。乡愁总与距离有关,那距离是一条梦中的彩虹,连接着心与故乡。

2021年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局之年。中共福州市委乡村振兴办与福州日报社重点策划、联手打造“媒体看福州乡村”系列专栏,2021年7月23日起陆续推出。

通过来自纸媒、自媒体等不同的媒体方阵代表独特的视角,与大家一起寻找乡愁里最有底蕴的文化,最有故事的人,最美的画面,最动听的歌谣。栏目将再现乡愁、乡音、乡情和村庄里的动人故事,充分展示乡村新面貌、新气象、新风尚。

多姿多彩的“聚宝盆” 

■福建电视台旅游频道记者 王天婵

一年四季农耕文化墙(媒体看福州乡村罗源县北山村)(2)

北山村全景。陈建国 摄

清晨,成群的鸟儿盘桓在罗源县松山镇北山村千亩红树林中,时而翱翔天空,时而结伴觅食,时而翩翩起舞……滩涂上,游人们拍照、赏景,享受着海风的吹拂。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北山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成为众多游客眼中多姿多彩的“宝藏”乡村。

海上森林“聚福气”

一年四季农耕文化墙(媒体看福州乡村罗源县北山村)(3)

北山村全景。 陈建国 摄

在北山村红树林公园,除了清凉的海风、湛蓝的大海,还有满眼的绿意盎然。蓝天碧海与“海上森林”交相辉映,色彩斑斓的蜂蝶在林中飞舞,数不清的螃蟹在湿地里奔忙,小鱼儿遨游在浅水之中,令人目不暇接。在这片面积近2000亩的红树林上,栖息着万千美景。

谁能想到,在数年之前,由于海边气候变化多端,村民饱受困扰。海边的生态环境也因为互花米草的侵袭和疯长遭到破坏,对村里渔业造成了较大影响。为了改变困境,从2012年开始,北山村引进了红树林“秋茄”,打造牢固的“绿色卫士”,还首创了带状网格式种植,形成兼顾生态修复与村民增收的联动发展模式,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海边的景色焕然一新。

一年四季农耕文化墙(媒体看福州乡村罗源县北山村)(4)

红树林公园。陈建国 摄 红树林公园。陈建国 摄

目前,这片红树林是福州地区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涨潮时,红树林的树干被海水淹没,树冠在水面上荡漾,能够净化海水、抗击风浪;退潮后,红树林又挺立在滩涂上,形成了“海上森林”的奇特景观。

步入红树林海上景观栈道,沿着蜿蜒曲折的廊道往更远处走去,掏出手机随意取景,张张都是海景“大片”。在岸边滩涂上,孩童们捕捞跳跳鱼、捡贝壳、盖沙堡,欢声笑语不断……除了来往的游客,日益良好的生态还引来了鸟儿们的栖息。黑翅长脚鹬、凤头麦鸡等十多种鸟类都“倾心”于这片干净的海域和美丽的红树林。

一年四季农耕文化墙(媒体看福州乡村罗源县北山村)(5)

海上景观栈道。陈建国 摄

渔乡风情“聚人气”

每年夏季是福建海域开渔的好时节,北山村也热闹了起来。村子里的小餐馆“鲜”货满满,来往的游客络绎不绝,渔民们从月亮湾捕获的海鲜摇身一变,也成了餐桌上的“大咖”。村民告诉我们,这个季节从月亮湾码头捕捞回来的海鲜,用酱油炖上一小筐杂鱼,最简单也最美味。吃上一口渔乡农家菜,浓郁的海味让身心感觉也回归了自然,一个字,鲜!

舌尖上的北山令人兴奋,在这依山傍海的村子,还能找到很多难得的风景。有彩霞缠绵的青山,有民谣哼唱的温柔,还有深厚的红色革命历史。

一年四季农耕文化墙(媒体看福州乡村罗源县北山村)(6)

红色革命历史浮雕。陈建国摄

在北山村的红色文化公园,我们走访了苏维埃政府、红军医院、红军食堂等革命旧址,听村子里的老人讲述北山村英雄们英勇战斗的故事。为了能够更好地展现渔乡文化、红色文化,为乡村旅游吸引人气,北山村还通过多产业融合,打造绿色宜居生态宜游的美丽乡村。

一年四季农耕文化墙(媒体看福州乡村罗源县北山村)(7)

北山湾。陈建国 摄

目前村内还在建设渔村风情商业街、18个精品旅游项目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将 “生态”“产业”“旅游”“文化”汇聚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合力,走出一条生态渔村特色的振兴之路。

生态种养“聚财气”

“生态优先,原乡为基,北山村坚持适度开发理念,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北山村人正在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收获自然的馈赠与发展的红利。”聊起村中的特色农业发展,北山村党支部书记于子赤专门介绍了北山湾农业合作社。

“村里的年轻人有想法、有干劲,我们就支持他们,一起把北山村的农产品推广出去。”于子赤介绍说,村民于国胤在大学毕业后,在村内从事了3年的文职工作,看到北山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家乡优质的农特产,决心创办合作社。在他的感召下,另外两名返乡大学生也加入到创业队伍当中,开办海鸭场、种植生态蔬菜。通过水稻种植、水产养殖、农机和农艺技术结合,实现水稻与水产的互利共生。

一年四季农耕文化墙(媒体看福州乡村罗源县北山村)(8)

生态稻田。陈建国 摄

目前,北山村的生态稻田有120余亩,成立了百亩稻渔示范基地,吸引游客到乡村体验稻渔共养乐趣。走进合作社的生态稻田,几只白鹭掠过我的眼前降落在田间捕鱼捉虫。放眼望去,田中水稻已经开始大面积抽穗,青绿的稻穗掩映在绿叶之中,伴着徐徐清风沙沙作响。

谈及今年的丰收和销路,于国胤告诉记者,这批水稻将会在今年九月底至十月初进入收获期,除了线下输送给城市,还将通过农村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卖往全国。“这比以前等经销商上农村来收购来说,方便了很多,而且我们的东西都是无公害的绿色产品,价格卖得更好。”

北山村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合作社生产经营面积总计达500多亩,让乡村农民从原来单打独斗走向了共同致富,2020年合作社收入在100万元左右。因地制宜,让北山村种下了田园的好风景,也收获了高效高质的双丰收。

一年四季农耕文化墙(媒体看福州乡村罗源县北山村)(9)

美景如画的北山村。陈建国 摄

媒体看福州乡村丨罗源县北山村:多姿多彩的“聚宝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