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之间的感情让人欣慰(母子情深并非天生)

大家都知道有一个词叫做“母子连心”。孩子在婴幼儿时期时,他们对于母亲的依赖程度比较高,等到其能爬会走以后,就会成为妈妈的“跟屁虫”、“粘人精”。

然而,孩子这种依赖感是存在阶段的,随着他们心理的成长与变化,孩子在个性上越来越渴望独立,对于母亲的依赖程度也会随之降低。

母子之间的感情让人欣慰(母子情深并非天生)(1)

因此,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或者母亲长期缺席的情况时,就会出现妈妈与孩子略微有些疏离的情况。

儿女难道不是应该与母亲最亲近吗?

晚晚是个新手妈妈,由于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所以她在休完产假后便急匆匆地回到了工作岗位,将孩子托付给了奶奶照顾。

后来,公司临时有个项目需要出差一段时间,而晚晚作为主要负责人又无法拒绝,只好在出差前跟婆婆再三叮嘱后才离开。

母子之间的感情让人欣慰(母子情深并非天生)(2)

虽说晚晚在出差的过程中也有给婆婆打电话询问宝宝的情况,但由于她打电话的时候大多都是晚上,孩子不是睡着了,就是在喝奶,并不便于打扰。

因此,等晚晚出差回来的时候,发现已经8个月的宝宝对自己十分陌生,每当晚晚表示想抱他的时候,孩子都一个劲地往奶奶怀里躲。

这下晚晚不明白:“儿女难道不是应该与母亲最亲近吗?怎么自己只是离开时一段时间,小家伙就跟不认识自己了一样呢?

母子之间的感情让人欣慰(母子情深并非天生)(3)

事实上,“母子情深”并非是天生的

“母子关系”其实是一种很“神秘”的关系,它若亲若近又若即若离。

事实上,任何一种关系都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维系,虽说宝宝在出生前就已经提前与妈妈建立了280天左右的联系,但若是母亲无法正确掌握表达“爱意”的方式,也会和孩子渐行渐远。

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在《如何说孩子才会听》一书中提到,通过多次组织家长会进行研究测试发现,孩子和父母关系的亲疏,并不在于双方的年龄,而是彼此的沟通方式。

母子之间的感情让人欣慰(母子情深并非天生)(4)

而且有一项针对母子关系的研究也曾表明:孩子和母亲从小到大一直维持着亲近状态的家庭都有这样一个特点,即遇到问题平等的进行沟通,而能够获得儿女们亲近的妈妈,身上大多会有这3种特质。

不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很多家长都自诩很了解自己的孩子,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以为他好的名义打上各种的标签。例如:有的家长都会说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有的家长会说自己的孩子“太皮了”:有的家长会说自己的孩子就知道玩儿不爱学习等等。

母子之间的感情让人欣慰(母子情深并非天生)(5)

家长认为这是孩子的缺点、不足,只有指出孩子才有可能会改正,但是他们忽略了这些话对孩子的内心感受的影响,家长经常去用否定的态度去看待孩子,会对孩子从小树立自信心有很负面的影响。

所以,当孩子有些缺点、不足表现出来的时候,我们要表现出的不是对于那个不足的严厉指出和批评,而是要先向孩子反馈他的不足点,之后和孩子一起梳理怎样去改变、去调整他当下的状态。

母子之间的感情让人欣慰(母子情深并非天生)(6)

★这样的妈妈优势在哪?

能够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孩子内心需求和感受,只有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父母所给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他们才会愿意和父母做朋友,相应的亲子关系会变得更加密切。

能够接纳儿女坏情绪的妈妈

我们都觉得孩子的世界是无忧无虑的,不会存在过度悲伤的情绪,即使有也是一个棒棒糖就可以解决的。

但其实并不然,坏情绪是不分年龄的。

当孩子在表达出负面情绪的时候,如果只是一味地指责,那么非但不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还会给他们本就不愉快的心情上再“撒把盐”,自然也会将孩子越推越远。

母子之间的感情让人欣慰(母子情深并非天生)(7)

事实上,家长对于孩子这种情绪的疏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能够接纳儿女坏情绪的妈妈更容易获得子女好感。

★应对小技巧

在孩子出现坏情绪的时候,妈妈要做的就是对孩子的情绪进行训练,在理解和接纳的范围内,明确事情的界限,与孩子一起感同身受同时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不打着“为你好”旗号,将孩子视为提线木偶的妈妈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就是“包办式”的,经常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让小朋友做一些不喜欢的事情,仿佛对家长来说,孩子就像一个“提线木偶”一样,不能拥有自己的想法与自由。

母子之间的感情让人欣慰(母子情深并非天生)(8)

而当他们发现孩子的未来规划显然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时,就会对儿女出现打压、冷暴力等行为,但这样的父母其实会将孩子越推越远。

相反,有些妈妈的育儿观比较“佛系”,她们更喜欢让孩子自由发展,寻找他们人生的方向,这样好说话、不过多干涉的母亲自然也会让儿女更加亲近。

★这样的妈妈优势在哪?

这类妈妈对孩子的爱并不局限在,将孩子放在温室中保护,而是让孩子在面对风浪时让其勇敢应对。

母子之间的感情让人欣慰(母子情深并非天生)(9)

这样的做法才是帮助孩子成长,同时也是避免“玻璃心”和抗压能力过于薄弱情况的出现,所以自然更受欢迎哦。

妈咪有话说:

正如上文所说,“母子情深”不是孩子出生以后与妈妈自带的关系,这其中也需要双方去维护。

如果宝妈的育儿方式不当,也会将这种亲情一点点磨光,最后让孩子与你越来越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