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剧目教学难点(戏曲导演教学不能重)
专家研讨戏曲导演人才培养,表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戏曲剧目教学难点?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戏曲剧目教学难点
专家研讨戏曲导演人才培养,表示——
戏曲导演教学不能重“流”轻“源”
“当今社会既需要高水平的学术导演人才,也需要能够承担起优秀剧目导演创作的实用型人才,这一背景下如何将具有学术前沿视野的戏曲导演理论培养与实践型人才培养更加有机地结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日前,由中国戏曲学院主办的针对戏曲导演人才培养的论坛上,中国戏曲导演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主任乔慧斌如是说。
此次论坛是“新中国戏曲教育70年学术研讨会”下设4个分论坛之一,与会专家从戏曲导演教学的方式内容、戏曲导演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展开交流,积极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戏曲艺术教育规律,又适应新时期戏曲导演艺术人才培养要求的深化改革之路。
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于1988年招收首届戏曲导演本科班,掀开了中国戏曲导演专业高等教育的新篇章。据乔慧斌介绍,戏曲导演的本科课程经过多年建设,形成了专业创作课、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3个层次的课程结构,“我们有戏曲导演创作基础、戏曲小品、戏曲创作等,这些课程都是在围绕学生了解戏曲表演专业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选择和读解戏曲剧本的能力。此外还开设了戏曲写作、戏曲音乐、戏曲舞台美术、古代文学作品、中国美学、戏曲精品读解、视听语言等选修课程,不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美学修养,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据上海戏曲学院戏曲导演专业教师万红介绍, 2002年,他们在调查研究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教学之后,整理出新的教学思路,那就是坚持从戏剧导演学(指话剧)基础课入门,从第二学年起开始将戏剧导演学基础知识融入戏曲导演的教学实践,在4年教学中不断兼容二者之长,有重点、有针对地展开教学研讨,稳步扎实地探索戏曲导演教学新路。
“话剧导演教学有值得我们戏曲借鉴和学习的元素,比如他们强调‘源’的教学,‘源’就是生活,我们戏曲导演教学不能只关注‘流’而忘掉了‘源’ ;再比如,话剧的叙述结构,按照传统戏曲的叙述方法,就容易把学生创作思维限制在我们传统的‘一线到底’的模式的训练,这里并不是否定这种叙述方法,而是从开拓学生导演创作思维出发,话剧中的‘锁闭式’叙述和‘嵌入式’叙述具有一定的时代感;还比如,在创作思维上,话剧解构故事的方法,如果我们能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解构戏曲的部分程式,这种戏曲导演能力的培养非常要紧。 ”万红说。
广东粤剧院国家一级导演莫非本科专业为戏曲导演,研究生时学习编剧,她说,只有真正进入一线的实践工作,才是真正进入戏曲导演这一身份本身。莫非的很多同期同学毕业后都离开了导演岗位,在她看来,自己之所以能够一直坚守,是因为对戏曲有着出自生命本身的热爱。“拥有火一般的热情、水一般的智慧、山一般的意志、海一般的胸襟和云一样的远方,这样的戏曲导演也许正是能够承载我们戏曲艺术未来工作和现在任重道远工作的践行者。 ”莫非说。
同样是在戏曲导演岗位耕耘多年,吉林省戏曲剧院导演张楠对戏曲导演人才的培养也有不一样的看法。张楠说,如今谈论创新的观点很多,戏曲导演更应关注如何“守正” ,保护好自身剧种的艺术特色,才是保护剧种的正确途径之一。“吉剧是吉林省的地方剧种,反映了东北人特有的性格心理及语言特征。吉剧也是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创立而来,在其声腔完善的发展过程中,以二人转的唱腔作为母体,唱腔以板腔体为主,兼用曲牌体。所以我们平时在创排的过程中,保留吉剧唱腔唱词中二人转的扎心段、骨头话、优美句、夸奖篇等,念白也多采用二人转中具有东北民间口语特点的串口、灌口、窍口等语言特征。 ”
“对教育来说,我们更寄希望于未来年轻一代导演不断成长,撑起我们中国戏曲导演艺术一片大的天地。我的一位研究生曾谈到,在对国外经典名剧的改编上我们要加以研究,我们需要‘东张西望’ ,‘东张西望’和守正创新是辩证的。 ”中国戏曲导演学会副会长、上海戏剧学院原副院长郭宇说,戏曲导演的教学、形象思维的训练,绝对不能是程式的组合和拼贴,它必须是由内而外的形象的建立,“如果不能从生活出发,不能从真实情感出发,戏曲创作就不是一潭活水” 。
“目前,戏曲院校的教学特点是,课堂教学有余,舞台实践不足,学生在舞台上直接面对观众的机会较少,而在与本科生、与研究生同样的年龄阶段,戏曲院团的特点是具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但学习的系统性又不足,青年戏曲人才的综合素质很难得到全面提高,这是就全体戏曲院团而言。 ”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冉常建认为,有必要探索一种戏曲院校与戏曲院团联合培养戏曲导演人才的教学模式,这样可以加大戏曲院团知识体系综合化培养,同时也有利于戏曲院校在全国各个院团或者是其他教学基地的进一步舞台实践中练习,在边练边学,边学边练中,为戏曲艺术培养更多的戏曲导演领域领军人才。
作者:张璐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中国艺术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