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是斗战胜佛还是齐天大圣(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孙悟空)
说到童年男神,总离不开他的名字——
孙悟空。
魅力使然,它也被改编衍生出无数个版本。而最经典的一版,有且仅有一个——196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大闹天宫》。
即使时隔半个多世纪,它依然是国产动画的巅峰之作。著名动画导演皮三说:“如果不说故事的现代性,在视觉美术设计和动画语言的传统继承和原创性上,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部能超越《大闹天宫》。”
也因此,最近120帧《大闹天宫》动画重置片段一露出,便备受关注。这也是中国首部120帧动画。
据介绍,120帧作为画面帧率,帧率越高画面越连贯。以往在影视内容中难以看清的极速打斗或火车运动轨迹,在120帧的画面下都能清晰呈现。
《大闹天宫》到底有多好?为什么中国再也拍不出第二部《大闹天宫》?且听详细分解。
01执念说到《大闹天宫》的炼成,少不了谈论其主创——赫赫有名的动画导演——万籁鸣。
在动画圈内,“宫崎骏和万籁鸣谁的地位高?”这个话题经常被人争论,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中国老头万籁鸣确实寂寂无名。
在《大闹天宫》之前,万籁鸣更早的动画《铁扇公主》,在日本还影响了后来的《铁臂阿童木》作者手冢治虫。
后来手冢治虫两次到中国,拜访儿时偶像万籁鸣。那情形,简直就是小迷弟见到了偶像。
手冢治虫曾说自己是孙悟空,来向万籁鸣取经
万籁鸣的一生,和孙悟空有缘。
年少时,他最喜欢《西游记》,除了孙悟空被困五行山下那段。从小他就想拍一部电影,在光影里,把他的英雄放出来。
后来在《大闹天宫》里,结局改写——孙悟空没有被压山下,而是不受束缚,抽身而去。这是万籁鸣的执念。
为了筹钱拍这部电影,他饱尝辛酸。
终日奔波,到处游说,得到的大多数是白眼。大家对这个烂熟的故事不感兴趣。好不容易有人投资,他紧锣密鼓地开始,谁料浪费半年心血之后,投资人突然撤出。
这些打击,未曾让他熄灭心里的火焰。
半年的剧本筹备完成后,下一步工作便是设定人物和场景,万籁鸣请来漫画家张光宇担当这一重任。
美术设计张光宇,是一位响彻中外的艺术大师。
当时没有电脑技术的加持,动画创作,全凭手中一支画笔。
他性狂,善以漫画,针砭时政。
他前卫,1932年就懂得波普风格的多宫格自拍。
他的画技尤其高超。
看《大闹天宫》设计手稿:水帘洞的奇幻瑰丽,恍如仙境。
包括人物设计,张光宇都是反复推敲后赋予个性。
“玉帝冷酷森严,太上老君顽固不化,四大天王憨直鲁莽……”
短短数字,是对原著几经研读和几多思考。
后来,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不断告诉我们,这样的付出多么让人崇敬。
遇到没有原型的场景,他就天马行空,巧思迸涌而出。
背景中一闪而过的瑶池一角,威严中透着几分宗教的诡秘,包括画中的奇珍异兽都是他自行设计创作,让人惊叹不已。
他的艺术造诣三言两语难以说明,但早早成型的“粉丝团”对其评价可见一斑。
剧作家夏衍赞扬:张光宇的艺术成就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漫画家廖冰兄:张光宇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筚路蓝缕者,你无法绕过他,他是“Modern Chinese”的转折,尤其是设计的转折。
陈丹青形容:真的现代艺术,真的前卫,那就是光宇先生!
哪怕是今天被奉上神坛的宫崎骏、手冢治虫等,当年也奉他为偶像。
这样一个技艺炉火纯青的大师,一生都在不断修改这只猴子的形象。
为了让角色更加丰满灵性,张光宇对孙大圣的形象三易其稿。
第一版类似京剧小丑,戏谑有余威风不足,导演万籁鸣看了直摇头。
第二版孙悟空头戴雉鸡盔,身穿竹编甲,满脸狞笑着大碗喝酒,匪气四溢如山大王,且线条复杂不适宜制成动画,万籁鸣不满意。
第三版,张光宇多了几分猴气,却呆板木讷,万籁鸣依旧觉得不好。
作为动画界的新人,张光宇在给剧组的信中写道:
现在初步画了三幅画,先把它寄上,仅供研究参用,要请诸位大力发挥,特别是万老的断然决定。得见六月号《上影画报》所刊《闹》片宣传图画,其中悟空战二郎的形象,似乎太忠实我的原图,所以我有些着急。
一位美术大家,完全不顾虑自己的权威、面子问题,言辞切切地恳请制作组不要固守自己的设计,提议放开创作。和当下盲从权威、权威又唯己独尊的创作风气相比,高下立判。
后来,制作团队共同商议——赋予“神的法力、人的情感、猴的机灵”三个定义。当时只有20岁出头的严定宪,以张光宇的设计为蓝本,最终修改出了那个我们熟悉的“神采奕奕,勇猛矫健”美猴王形象。
02匠心
小时候我们没想过,那些极具民族特色的元素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到当地去。“拍哪个地方的片子,便去当地体验生活。”这是美影厂一贯的传统。
那飘在云端的仙宫能去哪里考察?
画师们深谙“中国风”的精髓,所以《大闹天宫》场景中,对中国神话宫殿的创作也是考虑良多。
片子中的各处神殿,是画师们遍访故宫、颐和园、西山碧云寺等各处得来的。
有的庙宇早已破败,但里面的壁画和雕塑保存得很好。为了找到这样的“野”庙,他们走了很多的路,四处打听,耗尽心力。
风姿绰约的七仙女取材自敦煌壁画
连神仙脚下的云彩,都是画师们临摹下庙里的菩萨雕像,然后以此为素材创作出来的。
《大闹天宫》中云彩的小细节充满了个性——在太白金星脚下敦厚笨重,在孙悟空脚下就飘逸灵动,甚至还略带调皮地伸出尾巴尖尖摇摇晃晃,极富生趣。
《大闹天宫》拍在特技堪忧的年代。即便今天的数字技术看上去无所不能,可是影片中许多特技效果依旧无可替代。
金箍棒该如何发光?
摄影师王世荣想到:曝光、曝光、再曝光。
海底世界神秘莫测,如何实现水波荡漾?
王世荣干脆现制作新型“水纹玻璃”,拍摄时再叠光。摄影师的匠心和巧思,体现在一个个“土办法”上。
孙悟空的形象有了,动作神态如何活灵活现?
画师在自己桌前摆小镜子,一边挤眉弄眼,一边提笔画就。
更不用说,当年制作时,导演特意请来“南猴王”郑法祥,一点一点地表演“孙悟空”动作,“挠痒”“耸肩”“端手”,一招一式都没落下。
在创作之前,每个画师都要学会翻云手、舞花棍,就是为了让孙悟空,更有猴子味道。
没有人是随便应付的。
1961年,《大闹天宫》最后一场配音时,录音棚内“战鼓咚咚,杀声震天”。在看过了几百次自己画笔下的孙悟空后,万籁鸣等人还是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大银幕,情绪难以平复。
当那个纸面上朝夕相处了20多年的猴子,终于站在自己眼前时,61岁的万籁鸣哭了,酸甜苦辣都在眼泪里包含着。
《大闹天宫》是什么“长篇巨制”吗?
不算是,整部动画时长也不过114分钟。
但在规模上,它确实是不计成本的鸿篇巨制。
十二本“图画台本”,七万多张原画,十五万张手稿,一起成就了这部《大闹天宫》。
从1959年采风开始,到1964年下集制作完成,五年间,制作团队每天工作超过10小时。中间几个寒冬几个酷暑,都抵不住他们的专注。
放在今天,这样的时间、精力、成本简直难以想象。
在回忆《大闹天宫》的创作过程时,万籁鸣写下了这么一个标题:喜莫过于夙愿得偿。
这就是真正的美术人吧,只要筑梦的笔没停下,不管多辛苦都是一件乐事。
《大闹天宫》给了很多人十分珍贵的回忆,没有老艺术家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踏实完成的决心,我们的童年也要失色不少。
为什么现在的中国动画反而处于落后状态?美术设计师严定宪一声叹息:“那是一个没有经济观念的时代,那样的影片只能出现在那样的时代”。
谁也说不清现在的影视剧里,到底有多少史实性的错误。有的甚至只有朝代是正确的,其他全部虚构。
或许中国影视许久不见起色,是太计较得失,少了老老实实做事的态度。
万籁鸣穷尽半生,只为看见自己想见的猴子;而现在,很多人心里装着名利,眼里自然也容不下这样的猴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