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尔卡什解析(宁做自由的流浪汉)

马云先生曾经有一句被当作笑话的名言:“我对金钱没有兴趣!”大家之所以把首富先生的这句话当作笑话,是因为大家都不信。谁不喜欢金钱呢?莎士比亚早就道出了金钱的魔力:“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要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的变成尊贵的,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然而,在高尔基笔下,还真有这么一个人,对金钱毫无兴趣。今天“一千零一夜”带给大家的故事就是高尔基的早期代表作——《契尔卡什》。

契尔卡什解析(宁做自由的流浪汉)(1)

《契尔卡什》 (高尔基短篇小说)9.5×11CM2011

在高尔基笔下的契尔卡什是一位一无所有的流浪汉,他追求自由、热爱生活、仗义疏财,但内心却有无限的痛苦和创伤。而进城打工梦想发财的加弗里拉则是一个卑贱、狠毒、而又胆小怕事的典型人物,当他看到契尔卡什一下子弄到那么多的钱时,胆小如鼠的加弗里拉此时此刻脑子里除了想得到这些钱之外,其他的什么也不顾了,于是猫下腰抓起一块石头,对准契尔卡什的脑袋凶狠地叫了一声:“给你一下……”

——周东申

该作品题材选自高尔基的短篇小说《契尔卡什》,描述和歌颂了流浪汉契尔卡什勇敢、独立不羁、不屈从于金钱和保持人的尊严的高贵品质。高尔基运用典型化的手法塑造了生动的契尔卡什形象,其现实主义创作又融入了积极浪漫主义的乐观、自信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周东申亦推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用图像叙事的手法创作该作品,真实地再现了流浪汉契尔卡什的形象,还通过刻画加弗里拉的形象进行了更为逼真的情节表现。文学家与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图象与语象实现了非常契合的互文转换。观众在观看画面时,自然或不自然地会联想到小说中的语句。

契尔卡什解析(宁做自由的流浪汉)(2)

《契尔卡什》 (局部)

画面采用平衡而稳定的正三角形构图,突出表现了契尔卡什高大勇猛的形象。画面左下方的船只和石头,以及画面右下方趴在地上的加弗里拉、石头和周东申的印章,分别成为三角形的一个角。周东申先生着重刻画了契尔卡什和加弗里拉这两个人物形象,利用鲜明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二人不同的精神面貌和生活追求。通过真实再现契尔卡什瘦骨嶙峋、衣衫褴褛、目光犀利、行动敏捷的样貌和动作,歌颂了契尔卡什顶天立地、高大正直、意志坚毅的品格;通过精细刻画加弗里拉趴到在地、手拿石块伺机伤害契尔卡什的矮小与猥琐形象,讽刺了其贪婪、见财忘义、怯懦的金钱奴隶本性。从而使画面突出了主要人物形象,揭示了主题、观点和意义。

契尔卡什解析(宁做自由的流浪汉)(3)

《契尔卡什》 (局部)

周东申先生以刀代笔,雕刀向木,利用黑白对比、以线为主的造型手法、统一而流畅的刀法,细致地刻画和展现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首先,为了突出契尔卡什的形象,周东申先生将契尔卡什置于画面中央,运用黑白灰形成的明暗对比,拉开了物体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层次、空间和距离。契尔卡什、加弗里拉、天空、船只、海面、沙滩上的石块等主要形象为灰色或黑色,画面四周为白色,天空与海面和沙滩之间留有一条白色带,分隔了天与地的空间和距离。其次,以线造型,注重线条的统一性、节奏感和韵律感。用较为粗重的线条展现人体结构和轮廓,以较为细短的垂直线、平行线、直线或曲线形成肌肉、块面、明暗和调子。既有具象写实的丰富内容,又有浪漫写意的动态韵律美感。再次,灵活运用平口刀、圆刀、三菱刀等雕刀,熟练而有目的和创意地进行阴刻和阳刻,突出人物形象的面部表情和动作,使人物形象得到惟妙惟肖地表现,契尔卡什的形象呼之欲出。周东申先生充分发挥黑白木刻艺术的特性,将黑白艺术的表现力推向了极致。

契尔卡什解析(宁做自由的流浪汉)(4)

《契尔卡什》 (局部)

周东申先生通过对比展现契尔卡什和加弗里拉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反映了艺术家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该作品告诫我们在金钱面前要做契尔卡什式的“草原上的雄鹰”,不要做加弗里拉式的卑劣的金钱奴隶。

——云沙西河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讨论的话题总是以钱为中心了。然而金钱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它永远也弥补不了精神上的空虚。除了钱,其实我们还有更多的追求,例如保持人格的独立与自由。

契尔卡什解析(宁做自由的流浪汉)(5)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