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旅自由行(茶香氤氲人不倦)
初夏的雨,总是来得猝不及防,上车的时候还是晴空万里,到站下车了却是乌云密布,雨丝紧接着就淅淅沥沥洋洋洒洒而下。身边是急匆匆掠过径直躲进店家的路人,幸亏我算是真正做到未雨绸缪,包包里总是备一把折伞,晴可遮日,雨可挡风。此时在古朴的石板路上慢慢行走,空气中弥漫湿润的清新,没有七月流火的炙烤,没有数九寒天的凛冽,忽然生出一种岁月静好的心情。
练塘的传说很多,有说是三国东吴在此修建池塘操练水军,只是后来被越国灭掉,越国也没有把胜利果实保存到最后,后来楚国灭越,练塘成为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对,没有听错,就是电视剧《芈月传》里面穿越千山万水追寻真爱芈月的那位“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国丞相黄歇。在这里说说这段历史,不过是强调练塘底蕴深厚罢了。
在一家弥漫着小脚粽子香味的店铺前,我询问目的地的走法,店家热情地帮我指明方向,临了又添上一句:“来这里有什么玩的?几十年都是老样子。”
我一笑对之,只能在心里回答:每次来不都是因为这里还是原汁原味的老样子么?真的要变繁华了,也许就没有了我一直向往的味道,那就没有过来的念想了。
千百年来,练塘市河潺潺不息,微波荡漾,在它两岸生活着的住户不知道更替了多少人,白墙黛瓦的民居也不知道翻造了多少次。练塘什么都可以少,独独不能没有茶馆。当年陈云同志少年时期就是在家乡古旧的茶馆“戤壁书”,或是揭竿而起的英雄人物,或是遵守传统的才子佳人,都成为影响他一生的作品。1946年,在练塘古镇下塘街的民居商铺之间,多出一间茶馆,取名也是随手拈来直接用了街名。几张八仙桌,几条长板凳,开始营业,据说最初之时白开水是免费供应的。那时候这里仅仅是一个歇脚的地方,一个家长里短的地方,一个互通信息的地方。
70多年来,虽几易其主,几易其名,却一直是茶馆,没有人想过若干年后,这里的人声喧哗会变成满目疮痍,这里的客来人往仅剩一片废墟。2013年,当一元一碗的茶水都无人问津的时候,倒闭成了它唯一的命运。
为贯彻落实乡村战略,练塘镇在青浦区第一个提出了争创“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镇”的目标。徐琴就是在此时应家乡召唤而来,她离开练塘很多年了,凭着执着的打拼已经小有成就,有自己的茶馆,琴行,书画院,还成为青浦茶文化协会的会长。她知道此时回来参与“振兴乡村”建设,在经济上只有付出没有收获,但她还是回来了。她跟我说:1946年开办的茶馆,2013年倒闭了,原因就是经济萧条。我既然来了,就着这杯茶,要让古镇氤氲茶香,然后一代又一代传承,而不是在我们手里没落。我期待当我不在的时候,这里的文化还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所以取名叫做“茶于•1946”。
从青石板跨进“茶于•1946”,瞬间如同隔绝了两个世界,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美丽乡村进入了“琴棋书画诗酒茶”的古朴雅舍。同样有茶,总会因为不一样的布置和格局营造出不一样的氛围,从而让身心衍生不一样的愉悦。
两位衣着复古的中年女子在茶室小憩议事,旁边有书,桌上有茶,墙上有画,角落有花,这样的营造让茶境悠然,惬意内涵;同样衣着复古的服务员正忙着缝制类似香包一样的小物件,很少聊天,整个茶室静宜安逸;品种齐全、包装精致的茶叶被不规则分置,可以选购也可以欣赏;主人娴静雅丽的照片躲在一隅,低调却不会淹没她的美丽;风格不一、随处可见的茶席,接待人数不同的茶友;黑色烟熏的老旧灶台旁边悬挂着崭新的草鞋,重重地涂抹着岁月的痕迹;墙壁上精彩活动的剪影,“茶于•1946”一直等待着远来的朋友……还有茶具、书画、古筝、琵琶……无一都能成为茶室一道随意悠闲的风景。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兴盛于唐宋时期,茶肆茶行比比皆是,陆羽有《茶经》记载清晰,还原了唐人对饮茶的高要求严规范,茶道茶艺有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个环节。“五之煮”中,对选水要求“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对取火则要求“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对“候汤”则要求“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
唐时大都会在茶室挂上《茶经》之类以示主题明确,到了宋元时期,换成名人书画居多,以此吸引书画爱好者进来饮茶聊艺术;也会按照四季变更,制作一些药茶,冬能送暖,夏能降暑;还会在茶席场景中摆上一些奇花异草烘托气氛;当然也少不了以优雅乐曲助推生意的方法。这类摆设相对层次高一些,所以成为“皆士大夫期朋约友会聚之处”,“朝歌暮弦,摇荡心目”,一般普通百姓很难登堂入室,倒是可以在门外做一些茶摊或者流动小买卖。
唐宋对喝茶的环境、背景已经开始注重竹林、松下、名山、清涧等宜茶的幽境,所以能在“茶于•1946”遇见一套设施齐全的茶席,对于喜欢茶道茶艺的人来说,无疑是欢喜的。
在一次接待工作中,听到一位茶友说:这里好漂亮,好像到了日本喝茶一样。徐琴有些茫然,中国原始的传统宴席文化大都以跪坐方式,汉代以前阅读、书写、饮食、喝茶都在案几上,日本只不过学习了汉文化,然后融入自己民族的文化,加以发扬成为自己的文化。现在的人怎么反而把华夏传统误作日本文化了呢?于是就有了“茶于•1946”后庭一百余平的茶席场景,主位上单独有茶席、茶具,四五枝白菊傲然绽放。旁边纱幔轻垂,内外都安置了古琴,客席是四张竹编长条茶几拼接,座位则是20公分高低的藤编坐垫。
既然是青浦茶文化协会的领头人,又有“茶于•1946”这样一个平台,那么从初始单纯摆一个茶席到如今从茶具、桌椅、香薰等细节的精益求精,只想展示茶文化的精髓,为普及和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做一些自己的事情。“茶于•1946”又多了一个“茶文化国际培训点”的名称,更加名正言顺地推广茶文化的研究成果。
我与主人面对面,中间摆着小小的茶席,两杯馨香,几许小吃,对面是一扇几乎落地的玻璃窗,可以看见小院子里的风景。忽然有陆树声《茶寮记》的味道“凉台静室,明窗曲几,僧寮道院,松风竹月,晏坐行吟,清淡把卷。”听她讲自己的故事,讲茶于的故事,讲茶文化的故事。此时,洋洋洒洒的夏雨,青翠墨绿的植物,随意摆放的茶具,门前清流的市河,清淡摇曳的茶香,都变成了诗意的点缀。生命中总有一些时间期待这样的静宜和淡泊。
茶艺流入青浦是在90年代初,部分市民的生活条件日趋富裕,此时由福建茶商在青浦开设的茶叶店,开始兼营茶馆生意,看上去仅仅只是纯粹的喝茶聊天,却由此形成青浦茶艺的雏形,为青浦茶艺的逐步普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虽然因为时代、交通、地域文化、经济条件等因素,一直处于良莠不齐的阶段,但很多青浦人开始接触茶文化,随后激发了个人爱好,从而开始拜师学习茶艺的专业知识,成为行业佼佼者带领茶人将青浦茶艺渐渐走向成熟。
徐琴就是在这个时候“偶遇”到这个之后的生命中再也没有放下过的挚爱,她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精通古筝古琴的演奏。最初接触茶艺,完全是带着玩的心情,茶艺也只是一些皮毛,一直到成立了文化公司推出“琴筝茶画”的项目,琴、筝、画是他们夫妻的强项,唯独茶艺是短板,令她萌生了学习茶艺的念头,从2007年开始,通过12年的时间,一边研究一边学习,现在已经获得国家级茶艺技师。在上海职业培训指导中心取得了高级茶艺师的职称,接着就去北京、台湾、杭州等地,甚至美国、日本等国家,与茶人沟通交流,只为精进自己的茶艺。
在中国茶科所学习,去中国茶文化学院培训,这所院校设有茶文化专业,得到了学院派教授、茅盾文学奖得主、浙江省作协专业副主席王旭烽老师的亲授。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徐琴作为唯一的上海人与广东、贵州、杭州等地的茶人一起参加了“10人访问团”,前往美国亚特兰大孔子学院进行为期17天的茶文化交流活动。此次前往的学员不单有像徐琴这样专注茶席设计的茶文化传播者,还有茶连锁、茶舍、茶生意、茶空间等多个茶文化领域的高手,为自己茶艺文化增添新的灵感和元素,也为青浦茶人争得了荣誉。
这也是徐琴为什么在“茶于”连年亏本的状态下依然坚守的原因之一,每个人都有抹不去的乡愁,她也一样。她说:这是我的家乡,我回到这里,就不想去任何地方,觉得心灵有了归属感,安静,跑去繁华的地方会让我烦躁,令我的心一直漂浮着,不知道在哪里游荡。
为了让茶馆可以用不一样的形式继续保留存在的坚持,徐琴还是决定开办民宿、餐饮,用来贴补“茶于”的经营。民宿的环境延续着茶文化的优雅和包容,更是练塘朴实无华的展露;练塘依水傍湖,湖鲜美味清甜,茭白闻名遐迩,稻米香糯可口,每每客人过来,总是身心放松之余,难免生出依依不舍的心情,人未走已经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国内外许多喜欢中国文化的使者一起来到“茶于”,开课讲座,共聊茶事;也会有街道、社区、妇联等部门带领孩子一起来到“茶于”体验传统文化,来一场“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点燃孩子多彩梦想的”亲子活动;也有专家、学者一起来到“茶于”做一个有关茶文化的新书首发仪式,让“美的事物茶说了算”……“茶于•1946”悄无声息地传播着茶文化。
一席茶事,一段岁月,一路光华,一地芬芳。徐琴也在这里不断创作茶文化作品,不断《在路上》《在路上•习》《在路上•守望》……这些都是借鉴中华传统茶宴、茶会的精华,取长补短,配上悦耳典雅的古筝,清新脱俗的箫声,展示茶人心路历程的原创作品,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她说:每个人一出生就开始走在路上,我们活着就应该一直学习,我们活着还要守望,要秉承一个美好的期待,接着老一辈的守望,我们还是要坚持守望。
茶于•1946在练塘,你也一定会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