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靠谁当的皇帝(大器晚成的秦始皇39岁登基)

嬴政统一秦国时,已经39岁了。

39岁在公元前221年来说,是一个即将退休的老人,大器晚成的秦始皇嬴政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但又不忍心将这江山抛下,所以奋力的建设江山。

秦始皇靠谁当的皇帝(大器晚成的秦始皇39岁登基)(1)

秦始皇

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全新的,从没有过历史经验,一切以秦始皇崇尚的法家创新。

取“三皇五帝”中的“皇帝”为名号,废除“王”制。

不允许后人评论皇帝,废除了周公的“谥法”制。

在服饰上,五德中的“水德”是秦国命脉,水意为黑,皇帝服饰、官员制服、国家旗帜都要以“黑色”为主。

秦始皇靠谁当的皇帝(大器晚成的秦始皇39岁登基)(2)

秦始皇剧照

规格以“六”为标准,六寸冠、六尺路、六匹马车等。

在废除旧制,创立新制的工作上,丞相李斯做出了很大贡献。

毕竟在古人眼中,一切若不能以史为戒,那终究是行不通的一条路。

而秦始皇帝非要改革创新,削儒扶法,废除分封,这些制度改革都是当代最不允许的事情。

秦始皇靠谁当的皇帝(大器晚成的秦始皇39岁登基)(3)

秦始皇刀工画

表面上,秦始皇并不能直截了当阻止大臣发言,但又不想听他们发言。

李斯是和秦始皇共同征战天下的战友,一定能知道秦始皇想的是什么。

李斯说,既然统一,何故再分封呢。

秦始皇同意李斯的说法,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但是暗潮涌动,大臣们嘴上不说,心里可不是这样想。

这种暗地里的思想涌动,大概过了8年之久,秦始皇已经成为一个耄耋老人,他一心想要得到大一统,那么大一统在秦始皇眼中到底是什么呢?

秦始皇靠谁当的皇帝(大器晚成的秦始皇39岁登基)(4)

大秦帝国疆域图

统一土地、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道路,使得天下的经济、文化、贸易、交流都得到了统一。

并且由于快速推进统一制度改革,大秦帝国蒸蒸日上,百姓丰衣足食。

那么问题来了,硬件统一后,软件如何统一。

要知道法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争论始终未能停止。

法家思想讲究的是依法治国,然而百家争鸣下的儒家思想培养了一批批的伪君子,表面上支持法家思想,却在暗地里鼓动宣传儒家思想。这两种思想若不能得到统一,终究是大秦帝国分崩离析的隐患。

秦始皇靠谁当的皇帝(大器晚成的秦始皇39岁登基)(5)

焚书坑儒

秦始皇为了大一统帝国的延续,命令李斯,

“除了秦记,其他诸侯国的史书全不能留。”

私藏诗书者,斩。

对于“焚书”的做法,秦始皇并没有把所有书籍全部毁灭,留下了医学、种植技术的书籍。

秦始皇考虑到,医学治病救人,种植技术能强国富民,毕竟当时还是处在农耕时代。一些宣传思想、不同学派的书籍大可不必。

焚书事件的开端,是秦始皇的一次文化清洗,在文化领域达到了统一。

秦国史书、诸子百家学派和诗书只允许在咸阳留存,民间百姓只允许就读吏法

秦始皇靠谁当的皇帝(大器晚成的秦始皇39岁登基)(6)

焚书坑儒

读过书的百姓自然在少数,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粮食够不够吃而已,但是如果有学者们用利益煽动,舆论方向可就不一样了。

刚才说,秦始皇要求民间百姓需以吏为师,学习法令,帮助官府治理地方,也可以充当后备军。这是大秦帝国执政的根本。从百姓到军队,无一例外是法家出身,则不会再有任何不良风气。

做过这些事后,秦始皇眼看着年龄大了,他不甘心于自己的大一统事业在建立之初自己就驾鹤西游,留给谁,他都不放心,特别是它的大儿子扶苏,他不同意老爸的做法,认为诸生皆为孔子门徒,陛下严惩,天下怎能安心。

秦始皇眼看儿子不成大器,不能理解圣意,干脆自己多活几年,打好基础再传位给下一代吧。

秦始皇的长生炼丹可谓是耗费了大量国力财政,找一些江湖术士来宫里炼丹,结果练不成,秦始皇发怒。江湖术士本就是想来骗点钱财跑路的,结果惹得秦始皇大怒,偷跑之时,还扬言,此人不配长生,丹何以炼成。

秦始皇大怒,

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

秦始皇生气的是你竟然诽谤我,要知道,后世任何人都不可以议论皇帝,当世议论怎么能够放过。

秦始皇靠谁当的皇帝(大器晚成的秦始皇39岁登基)(7)

焚书坑儒

秦始皇开始肃清诽谤过、议论过、辩论过的一些学生,包括大部分术士、学者、生徒等,彻查人员共460多人。

坑杀了这460多人,秦始皇认为后人将无人再能诽谤皇帝,诽谤国家。成为了国家大一统体制下的禁脔。

即便是秦始皇如此暴戾的做法,也没有彻底禁锢住人们的思想,但是他的做法却得到了后世的认可,大一统坚持住了,大秦帝国也打出了名号,秦始皇也千古留名。

秦始皇靠谁当的皇帝(大器晚成的秦始皇39岁登基)(8)

焚书台遗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