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字拐放软体风筝技巧(河北风筝高手的天空日记)
△风筝高手赵艳强
01
扎燕高手
廊坊市安次区调河头乡第什里村,有一个别称:风筝小镇。这里地接北京、天津两个北派风筝重镇,手艺人交流方便,晚清以后不知从何时起,“第什里风筝”开始有了名号。一百多年间,这里的手艺虽有起落,但始终未绝传承,到现在已开枝散叶颇具规模,号称国内第二大风筝产地了。
“第什里风筝”以第什里村为中心,扩展至周边乡镇和村庄,从业者最多时数以万计。赵艳强,是其中被行家和玩家认可的高手,也是这项省级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带赵艳强走上手艺之路的,是叔叔赵宗信,前一代非遗传承人。赵艳强回忆这位老手艺人,说他画工好,不仅在北京哈氏和天津魏记学过手艺,人家还把画风筝的活儿交给他。哈氏和魏记都是京津地区的手艺世家,也是众多风筝流派中的佼佼者。
从小学起,赵艳强一放学就爱泡在叔叔身边,看他扎风筝、糊风筝、画风筝。风筝上鲜艳生动的花鸟鱼虫和故事画面,在贫乏的环境里带给他美好想象,也吸引他动手学习。12岁时,叔叔问他:愿不愿帮忙做风筝?可以给他计件,一天挣两块钱。
一个月就是60元!20世纪80年代,这份“工资”对一名农村娃来说,太有吸引力了!赵艳强从此走上靠手艺安身立命之路,再未旁顾,初中毕业后,“做风筝”就成了他的职业。
赵艳强什么风筝都做过,传统沙燕风筝,更是他的拿手绝活。
沙燕风筝
瘦燕
雏燕
比翼燕
耄耋燕
△赵艳强的传统沙燕风筝作品
沙燕风筝又称“扎燕”,是典型的硬翅风筝类型,在北京一带最为流行。风筝分软翅、硬翅,区别主要在膀圈的竹条布置:上沿和下沿都有竹条固定的,为硬翅;只有上沿有竹条固定,下沿蒙面纸随风飘动而显轻柔的,则为软翅。
沙燕风筝是最具特色的中国传统风筝。天空中,它以灵巧的外形吸引目光,对喜欢放风筝的人来说,沙燕结构独特,起飞快、升高稳,可玩性强。沙燕的这些特点,都是风筝制作者最下功夫的地方,但是,只有经验丰富、手艺精湛的巧匠,才能在信手拈来间,找到竹条弯曲、绑扎最完美的角度和比例,根据放飞场景选择最合适的蒙面材料,然后配以典雅优美、内涵丰富的彩绘,让一只无可挑剔的沙燕风筝,自由翱翔。
赵艳强制沙燕,极为讲究。竹条必选生长三年以上的楠竹,且每段竹节长度都不能少于30厘米,如此,则每根竹子离地1.5米以上部分才能选用,太靠近根部的,全都弃用。问他理由,原来太嫩或竹节太短的竹条,弹性往往到不到要求,即使扎出沙燕的形状,也无法完成在高空御风起舞的任务。
竹子买回,并不马上劈开扎风筝,还要经过半年以上的时间阴干,稳定材料性质。赵艳强说,有的新手会选清明前后上市的新竹子,因其青翠可爱,却不知这样的竹子质量虽好,却极易生虫,一旦竹条被虫蛀透了,哪里禁得住风呢?所以,老手艺人都是腊月里买竹子,妥妥当当地放置半年,才动手做。
“一只沙燕,看着都是竹条扎起,但那翅膀和尾巴的用料怎能一样?一根竹条弯成骨架,哪处厚、哪处薄?风筝在低处要起得快,高处要飞得稳,如何吃风如何泄风?这里边处处都是规矩,没个数年功夫,如何体会得到?”
△选择合适的竹条是扎风筝关键的一步
风筝四艺:扎、糊、绘、放。在风筝小镇上,人人都能对此说道一二,但唯有赵艳强这等高手,才能将那复杂的手艺规矩,三十多年不打马虎眼地保留在心手之间,直至成为信手拈来的本能。
02
南鹞北鸢
中国风筝历史源远流长,一说起源于先秦时代的木鸢,一说起源于汉或南北朝时期军事领域的发明。至于风筝从实用转向游戏,可能与唐代将寒食和清明两个节日合二为一有关。当时,“清明”开始兼备祭扫缅怀和游春踏青两个功能,插柳条、蹴鞠、打马球、荡秋千等娱乐性风俗被固定下来,“放风筝”也在其中。《唐书》有记载,当时人们以纸为风鸢,已经可以“高百余丈”了。
北方叫“纸鸢”,南方则把风筝称为“鹞子”。后来,南鹞北鸢,在漫长的风筝演进史中渐渐被统一的“风筝”之名所代替。尽管如此,不同地区的风筝文化,还是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比如潍坊制风筝的传统,就与当地绵延数百年的杨家埠木版年画有关,风筝艺人把两种民间手工艺结合,造就了乡土特点突出的潍坊风筝家族。而南通的板鹞风筝是“南鹞”代表,它像文化化石一样,为我们保留下古人“弦响碧空称风筝”的艺术想象。
在京廊地区,由于地处文化中心,传统的沙燕风筝不仅绘制精美,美学价值高,而且许多经典样式中还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与哲理表达。这也是赵艳强对沙燕风筝最有感情、最难割舍的原因。
有一次赵艳强参加展会,观众中有两位年轻人,在花样繁多的风筝中挑花了眼,请他帮忙拿个主意。赵艳强详细询问了他们几个问题:风筝是自己玩,还是送人礼物?如果送人,对方是怎样的身份和年纪?等等。
得知年轻人是想挑只好看的风筝作为礼物,送给一位年纪较大的长辈,赵艳强向他们推荐了一只图案端庄富丽的沙燕风筝,并详细解释了风筝上传统图样的含义:两支燕尾各绘一只活泼俏皮的小花猫,双翅上方则绘有停在牡丹花上的蝴蝶,猫与蝶,利用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经常使用的谐音技巧,寓意“耄耋”——这只风筝,正是沙燕风筝家族中非常规范的传统造型:耄耋富贵燕。把它送给老人,最适合不过。
原来风筝不仅好看,还有这么多讲究!年轻人继续追问下去,赵艳强滔滔不绝打开了话匣子——
翅膀宽大、造型敦实的,是肥燕,喻成年男子;双翅窄、燕尾长、头高颈细的,是瘦燕,喻女子;头大、翅圆,憨态可掬的,是雏燕,喻儿童;此外,喻青年有半瘦燕,喻夫妻有比翼燕,喻老人有耄耋燕……各式各样的沙燕风筝,各有不同的骨架比例和图案主题;弄明白了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这风筝放得才更有意思。
△赵艳强向观众讲解传统风筝的结构特点
03
千古手艺
在一个人类正在飞向火星的时代,坚守着千年传统的风筝技艺,赵艳强经常面对人们猎奇的目光,有人直言不讳地问他:“手工扎糊风筝,费工又费时,有何必要?”
赵艳强会问他:“咱们中国人为什么放风筝?”
放松?健身?娱乐?拯救视力?这些都对。
但也不尽然。
在北京故宫、台北故宫、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都收藏着一个类型的中国画——《货郎图》。中国北宋、南宋、明、清几代画家,都在“货郎送乐”这一命题下,创作过许多精美画作。《货郎图》就像我们熟悉的花鸟竹石、高山流水一样,是中国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主题意象。它不仅体现古代画家高超的艺术创作力,还反映着每个时代的中国人,平凡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因此被认为是研究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化生活的珍贵资料。而在南宋李嵩、北宋苏汉臣等名家所作的《货郎图》上,都有小小风筝高高飘扬的身影。
中国悠久的风筝历史,根源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皇宫大内每年采办风筝名家名作的老规矩,到老手艺人精工细作童叟无欺的买卖风格,从《红楼梦》中小姐公子争相制风筝“放晦气”,到农村孩子用竹条、报纸糊个“屁帘儿风筝”也能快乐一整天……风筝,过去是如此贴近中国人的生活。它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很能反映我们这个民族那种喜欢把个体生活放置在自然环境中去思考、去玩味的性格。我们对风筝的牵挂,也是对自我民族文化的本能眷恋。
因此,即使今天天空上飞着越来越多便宜的、形式单调的、打着“潍坊风筝”旗号的印刷风筝,赵艳强也不认同,这样的风筝最终将取代所有像他这样的手艺人的努力。他已经数不清自己扎过多少风筝:大的翅展超过两米,小的比一个巴掌大不了多少;复杂的“龙头蜈蚣”总长60米,需要立体扎糊,还有120节腰片必须小心协调平衡;而随手给孩子们糊一个简单好玩的风筝玩具,对他来说,只要区区两根竹条和一张纸就足够了……他卖过二三十元的便宜风筝,也卖过标价数万的收藏级作品,别看这些风筝大小、轻重、繁简都不一样,在他看来,只要选对了风,它们都能飞上天空舞蹈,把快乐带给放风筝的人。
△龙头蜈蚣风筝的立体扎糊技术很有特色
“(传统风筝)一点不比大三角风筝飞得差!”赵艳强平时言语温和,只有在说到传统风筝的实力时,才少见地显露出一点胜负心——这些年,粗糙廉价的印刷风筝大行其道,对传统风筝的销售及其技艺传承,冲击都不小。有的风筝玩家想当然地认为,翅膀巨大的印刷风筝更好放飞,手工制作的传统风筝像工艺品只宜收藏,不适合在蓝天与疾风较量……这,显然是赵艳强这位风筝高手不能同意的误会。
04
画诀传奇
12岁学画风筝,初中毕业后以此为业;
1995年独立完成扎、糊、绘、放,做出第一只风筝作品;
1995年到2005年,风筝小镇辉煌十年,第什里村几乎一半以上人口,从事与风筝产业有关的行当;
2007年以后,见证“印刷风筝”对传统手工风筝的市场冲击,同行们纷纷放弃手艺,或转而只经营风筝产品的代理和销售;
2009年,第什里风筝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0年以后,受国家保护非遗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氛围影响,风筝的样式又多了起来,不仅如此,新的材料和新的需求,也在激励着赵艳强这样的巧匠高手,创造出更有时代特点的风筝作品。
比如过去的风筝蒙面纸,无非纸、绢、绸,现在则增加了无纺布、尼龙绸、塔夫绸、杜邦纸等品种。有撕不烂的,有浇不透的,扩大了风筝的游戏场景。2003年之后盘鹰风筝流行,这种风筝可高飞数百米,得喜欢草原和户外的人们青睐,但是,草原上露水重,赵艳强就根据客人需求,改进了风筝面选材,做出与时俱进的变化。
△盘鹰风筝
旧时,有人生计艰难呼告无门,一家老小啼饥号寒之际,一位人格和才华都堪称伟大的朋友,伸出了援手:他为故人扎了几只美丽的风筝,不料竟救困于危难,帮助其卖鸢获酬,好好过了个年。这位伟大的朋友,就是曹雪芹。后来,他由故人于景廉的遭遇,想到更多惨伤困顿之人,欲求谋生之技而无着落,遂将自己在这“雕虫小技”上的才华贡献出来,以大才成小文,写出《南鹞北鸢考工志》一书,不仅将风筝的扎糊技艺详细写出,还整理、绘制了四十余种沙燕风筝造型和花样公开于世,成就了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现在我们知道,历史上上一次如此有意识地整理风筝文化资料,竟远在北宋时期——在宋徽宗主导下,北宋官方出版过一本《宣和风筝谱》,汇集了许多文人士大夫在这项民间手工艺上的创新。可惜,这本书只留存在相关文档之中,见不到图谱本身了。
熟知这些故事的赵艳强说,在亘古如新的天空上,古老的风筝什么没见过?谁又说得清,它都经历过什么样的风云起落?
也许此时我们议论的辉煌和寂寞,从更长远的社会文化演进尺度上观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惊心动魄,因为总有“择一艺,事一生”的人,从永恒之美、从人与天空对话的角度,去欣赏它、保护它、供奉和发展它。
△赵艳强作品集
05
天空日记
作为省级非遗“第什里风筝”的代表性传承人,赵艳强获得过许多称号、奖项、匾牌,最近,他又接受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授予的“燕赵老字号”名牌。安身立命于一项亟待保护甚至“抢救”的古老民间技艺行当,他是否对这一身手艺的未来,有过忧虑?
他回答说,自己早在2009年就走到过谷底。
当时,从春节到8月,半年时间他只挣下7000元,刨去风筝的成本,获利只有区区2000元,却要支撑一家六口生活。“真正体会了吃不下、睡不着的滋味,几乎真的就要放弃风筝了!”
然而,他依然坚持了下来。坚持到今天,用非常平淡的语气与我们讲述这段困难时光。在他看来,即使今天他有数不清的舞台可以展示传统风筝的魅力,但热闹中的危机,永远是客观存在的——手艺人凭以应对的,惟真诚而已,“就像放风筝,你不能松掉线,但要好好地感受风的方向和力量。”
曹雪芹留下的风筝扎糊诀和画诀,仍然被赵艳强这样的传统手艺人奉为圭臬,曹公对风筝文化质朴诚实的态度,也由他们原汁原味地传承着。赵艳强不会看不起任何一种风筝,不会因为90后、00后不知他画在风筝上的“两只大鸡带着五只小鸡”其实是《三字经》中“教五子”这个寓意深刻的典故演化而来,感到气恼或不屑。相反,只要有人对他做的风筝表现出兴趣,他就会规规矩矩、客客气气地跟人家讲一讲这里面的故事,哪怕多一个人了解了那些美丽图画背后的意义与向往,他也会由衷地感到高兴。
儿童云戏趁清明,一线风光两翼轻。“放风筝多好呀,锻炼手、眼、身、法、步,成人颈椎的问题,孩子视力的问题,牵着风筝在绿草地上跑一两个小时,不都能得到缓解吗?过去孩子们可以游戏半天不着家,现在的孩子捧着电子产品一整天不出门,还让家长花钱报这样那样的手工班,父子两代人一起开开心心做只风筝,不也同样能达到开发手脑跟亲子融洽的目的吗?”赵艳强每每聊起这些建议,语气里虽有期待,却丝毫不着急。
今年腊月,赵艳强依然认真挑选了40捆竹片。每捆20片,这800片从福建千里而来的大地的礼物,最后会有多少,被他做成风筝,飞上风筝小镇或更远的天空呢?
赵艳强说,他估算不出。因为说到底,那要看竹子与手艺的配合,更要看万里长空是否有好风相送。他把风筝的命运和自己的手艺,都放心地交给天空,只专心手上正在完成的部分——这就是一个风筝手艺人,与天空、与清风做下的约定。
(燕都融媒体记者 刘采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