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屏拖影实际效果(屏幕科普三部曲)

​​​屏幕科普的三部曲我们做了蓝光损伤,频闪损伤,最后就来补充这个相对不叫损伤的拖影。也是大家比较关心,又搞不清楚的东西。之前评测中多次提到了拖影,由于没有高速摄像机,缺乏素材,说的比较干。这次我们就来集中收尾。由于我是日常搜集的资料,都存成了gif动图,所以就不做视频了,我们用图文来为屏幕三部曲收尾。

拖影的现象就是拖动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内容发生了拖动,并留下影子。类似彗星拖过,留下彗尾一样。实际上任何屏幕只要是人眼看,就一定存在拖影。不管是直接看屏幕,还是高速摄像机录下来看高速摄像机的屏幕。所以我们要在意的是拖影的明显程度差别。而不是有,还是没有。

曲面屏拖影实际效果(屏幕科普三部曲)(1)

结论一:不管是不是屏幕,拖影现象都必然存在

我们知道,屏幕是模拟显示内容,不是真的。可能只有小动物会分不清屏幕里面的是真的东西,还是显示的东西。既然是显示,就不可能跟真的一样,不存在真正的光学反馈。我们看一个实物的时候,是通过光纤打到物体上,反射进人眼。不同的光波吸收反射,就形成了色彩视觉。光的传输速度是极快的,所以实物是不是拖影,取决于人的视觉处理速度。而不取决于光的速度。取低的一个。

人眼有余晖效应。我们看高速移动的东西,其实也会看见残影。​这就是我们之前说的残像拳。当然这跟彗星拖那么长的影子是不一样的。彗星拖出来的有很多散落下的碎片在燃烧,这些光存在的时间本来就更长,传输到人眼里,存在的时间也长。而余晖效应残存的并不是物质,而是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简单可以理解成视网膜的图像不会完全在人脑消失,而会驻留一定时间才会消失。导致出现了余晖效应。

曲面屏拖影实际效果(屏幕科普三部曲)(2)

所以影视作品中也会利用人的这个特性,用拖影来展示速度之快。比如闪电侠。

曲面屏拖影实际效果(屏幕科普三部曲)(3)

​这里我们插播一句,赛车的后灯拖影属于频闪的范畴。之前提到。因为跟屏幕的关系不大,就不多展开了。我们知道那是幻影现象就可以了。

曲面屏拖影实际效果(屏幕科普三部曲)(4)

​知道这些之后,我们大概就能理解,只要用眼睛去看,不拖影是不可能存在的。真东西都有。屏幕在模拟的时候更有。关键还是看严重程度。那么为什么屏幕模拟的图像,拖影会比实物更明显呢?

原因一:刷新率必然出现拖影

我们知道,屏幕显示动态画面,是通过刷新率实现的。比如频闪专题我们展示的翻书动画。一个画面和一个画面交替,一秒超过24个,我们就会脑补成连续的画面,就成为动态视频,而不是ppt静态画面了。所以屏幕的刷新率,必须要高于24hz才行。我们来看高速摄影机的画面。这是上下刷新的屏幕。

曲面屏拖影实际效果(屏幕科普三部曲)(5)

曲面屏拖影实际效果(屏幕科普三部曲)(6)

但是即便高于24hz,在看运动的图像的时候,依然会有区别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画面在1/24秒的时间里,在屏幕上移动了5厘米。如果刷新率是24帧,那就是线的两个端点,就多刷了一个画面。但是如果是48帧,中间就多了两个画面,过度就更平滑了。如果是96帧,就刷4个画面。以此类推。刷新率越高,每一秒的过度就越平滑。反之越卡。比如看这个枪战游戏的慢动作。

曲面屏拖影实际效果(屏幕科普三部曲)(7)

那么我们就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刷新率越高,画面越流畅。物体移动越慢,画面越流畅。所以想流畅,就是让单位时间内,画面和画面的差别足够小。这样就可以脑补的更流畅。当然人的动态视力和脑补能力不一样。有的人觉得24帧就很流畅。有的人说不定能看出24个画面来。虽然是开玩笑,但是确实存在差异。

所以屏幕越大,两个画面的移动量相对也大。只这么看的话,应该是手机比显示器流畅,显示器比电视流畅。当然具体个体的差异可能大于尺寸,我们先不谈。尺寸也依然有一个大的例外。就是拖动画面。一般电视和显示器都是看内容的,没人会拖个窗口滑来滑去的。而手机人会滑来滑去的,还离的近,所以更容易发现拖影。手机拖动的速度,图标1秒来会晃几次都行。这就让人更容易产生拖影的实感。电视显示器的话没机会去注意。不信你们用显示器拖动窗口,或者晃鼠标看看,一样有拖影。

苹果安卓手机都有拖影,最低也是由于刷新率而产生几个画面的。

曲面屏拖影实际效果(屏幕科普三部曲)(8)

原因二,响应速度决定拖影严重程度

知道了拖影产生的基本原理,还有严重程度啊。就好像彗星一样,有的尾巴长,有的尾巴短。这是为什么呢?大家刷新率都是60帧左右呀。

原因在屏幕的响应速度。液晶屏幕我们在讲解显示原理的时候,是用滤光片和背光来模拟的。到这里我们就要回到液晶屏的原理了。每一个子像素接到画面亮灭的指令,都不是马上亮和灭的。而是有余晖效应的。就好像荧光灯断电的时候,不会马上灭,而是一点点灭。

曲面屏拖影实际效果(屏幕科普三部曲)(9)

曲面屏拖影实际效果(屏幕科普三部曲)(10)

光看像素点,其实人看不到拖影。但是离远一点再看看。

曲面屏拖影实际效果(屏幕科普三部曲)(11)

这是一个塔在移动的画面。其实是摄像机在移动啦,跟火车的原理一样。实现方法是每一次刷新的时候,塔从第一个位置从亮变灭,然后在第二个位置从灭变亮。这样塔就从第一个位置移动到了第二个位置。

那么问题来了,灭的慢怎么办?

那就会出现影分身,和残像拳了。

就是说第3个位置都已经亮了,第一个位置该灭的还没有完全灭,这就拖影了。这个拖影是非常明显的。比如我们今年评测小米锤子华为都出现过。

曲面屏拖影实际效果(屏幕科普三部曲)(12)

这个原因就是屏幕响应速度慢。当然a屏响应速度超级快,人眼一样有余晖效应,人拖动的时候,手指高速的滑动,每一次刷新的时间显示一个画面,我们假设没有反应速度,就是出现几个不平均的画面。这种画面你猜人会脑补成什么。可能是闪影,也可能是拖影。总之跟慢慢灭相比,差别更大,所以人会觉得更不舒服。

这里我们补充几个屏幕的响应速度。第一个是苹果7p。采用的不是pwm调光。努比亚z17s也是,频闪方面来说,对人眼更柔和。响应速度一般。我们主要看黑到白的时间,这个比较明显。一般也是用黑白拖影来测试的。

曲面屏拖影实际效果(屏幕科普三部曲)(13)

接下来我们看三星s8plue。a屏的响应速度更快。pwm就是低频定频,250hz。这里不赘述了。专题2有详细讲解。具体对人的影响和程度大小都有说。

曲面屏拖影实际效果(屏幕科普三部曲)(14)

​最后我们随便拿一个lcd。小米6,高频pwm,2315hz。是a屏的十倍。一般液晶屏少的也2000多,多的十几万的都有。响应速度我们看到,没有比苹果的低啊。但这可是jdi的负液晶,明明有拖影,又黄,是垃圾屏。

曲面屏拖影实际效果(屏幕科普三部曲)(15)

​原因很简单,测试的温度不够低。负液晶是低温的时候,灭的速度更慢,拖影更长更明显。正常温度的话其实还好。跟苹果的不一样,主要是系统级对触摸和滑动的判断速度,以及触摸的反馈动画不一样。包括刷新率,苹果的比较稳,人眼接受的就觉得柔和而难以察觉到不舒服。察觉不到不舒服,就觉得没事了。当然也可能是苹果的用户比较包容,安卓的用户更吹毛求疵。。。毕竟网上可以指着国产的鼻子骂。大嘴雷军,哪怕用户少的努比亚一加,哪个老板不挨骂。额,不好意思,魅族的副总裁杨柘不挨骂。他不开评论你骂不了。骂苹果就感觉不痛不痒的。库克反正没微博。

这是题外话了。当然也有表现好一点的。比如说华为nova2.也是非pwm调光,响应速度也差不多。灰度切换比米6还慢一点。

曲面屏拖影实际效果(屏幕科普三部曲)(16)

​ 华为也是有非pwm调光的,可能跟在外国卖有关系。比如mate10lite。还有p10p。p10p当然闪存门的回应确实让人恨铁不成钢。除此之外还可以。屏幕挺不错的。 非pwm调光,而且数据也挺好看的。相当于钱更多的从核心配置转到外设了。消费者是上帝,怎么选择是消费者的自由。所以做什么样的产品都行。不管是钱花在特殊的地方,还是需要高的利润。唯一要说的前提就是诚实。必须让消费者明白这些优劣,自己做取舍。而不是厂家说我什么都好,结果在看不见的地方虚假宣传,以次充好。

曲面屏拖影实际效果(屏幕科普三部曲)(17)

​了解了这么多以后,可能有人还是在纳闷。负液晶多冷会拖影呢?

从屏幕表面测温来看,低于10度,就出现肉眼可见的拖影加剧。到5度的时候就特别明显了。一般出现在我们户外从息屏才开始用的时候。因为玩一会温度就高了,息屏的温度低。

那么又有人要骂了,10度,中国冬天哪里不低于10度呢。

其实苹果的使用温度写的是环境0到35度。。。冻关机也不能赖苹果,人家说不能在低于0度的地方用了,你不低于这个温度就可以用。低于还用是你的问题。人家做了告知义务。这赖谁。怪我咯?

听起来很扯淡。那么北方人咋办。我老家零下10度还是有的。我们看国产安卓手机的使用温度。我之前做过吴京代言的agm x2,三防手机。环境温度-30到60.其余的基本上都是0-40度。冬天在户外用,都容易冻关机,连拖影的机会都没有。主要是电池低温下活性降低太多了。除非放在贴衣服内部的口袋,暖热一点还好。这个现阶段是没什么好办法。除非手机为了保持温度而故意耗电。

好了,那么这一期拖影就到此结束了。其余的屏幕问题,我们评测都有做。主要是为了大家可以看得懂。基础知识也不能每一期都重复。还不明白的地方,欢迎跟我讨论。

声明,以上均代表我个人的水平,不保证完全正确。内容来自网上,国外的专业机构数据。人无所谓是不是专业,设备能力有专业和不专业。我尽量筛选了比较靠谱的。但是仅代表我个人的筛选能力。​很多转载的东西我都找不到出处,就冒昧引用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欧阳秋叶,坚持拒绝盈利,免费有问必答。就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