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和植物奇妙之处(植物三记)

菅见到“菅”这个字,就自然想到“草菅人命”“草菅人命”的出处:《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他看待杀人,就像看待割艾草、菅一样”“艾草”很熟悉,遍野皆是,尤其是端午节,家家都会在门口挂艾叶,几乎无人不识但是“菅”是什么?书上”对“菅”的注释一般都是和“草”连在一起,说是一种野草这种解释也太简单化了为什么是“草菅人命”而不是“草蒿人命”?我总觉着“菅”字不会那么随便一用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动物和植物奇妙之处?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动物和植物奇妙之处(植物三记)

动物和植物奇妙之处

见到“菅”这个字,就自然想到“草菅人命”。“草菅人命”的出处:《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这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他看待杀人,就像看待割艾草、菅一样”。“艾草”很熟悉,遍野皆是,尤其是端午节,家家都会在门口挂艾叶,几乎无人不识。但是“菅”是什么?书上”对“菅”的注释一般都是和“草”连在一起,说是一种野草。这种解释也太简单化了。为什么是“草菅人命”而不是“草蒿人命”?我总觉着“菅”字不会那么随便一用的。

《诗经.白华》中有“英英白云,露彼菅茅”,蓝天白云,露润菅茅,很美。对“菅”的解释是“一种茅草”。我自小见到的称为茅草就一种,即出土为“荑”,开花为“荼”的那种白茅。这种茅草是到处可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诗中的茅也是白茅。白茅干了很轻,容易被风吹走,也容易被吹到高处挂到树上。不过,很多书中对白茅的解释和“菅”无任何关系。

一段时间看“井窥斋自娱自乐”博客,博客很不错,博客里有很多常见植物照片。一次,在博客里又看到一种十分熟悉的草,这种草我们叫“红草苗子”,再看下面注的名字是“菅”,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菅”是“红草苗子”。

“红草苗子”实在是太熟悉了,老家的山坡荒地上到处都有,到了晚秋,“红草苗子”长得一米多高,棕杆红叶,很是显眼。成片的“红草苗子”在秋风中摇曳,像波浪,很是壮观。小时候割草,我不会割,只割“红草苗子”,结果是人家割一大背,我割一小捆。有一段时间,我把“红草苗子”当做“龙须草”,并写在了一篇文章中,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不知是否有人被我误导。

“红草苗子”在人们的眼中是一种贱草,牛羊也不喜欢吃。不过冬天可以用来铺炕。以前盖房子时,有的人家用来铺在屋顶上,要比茅草好得多。

正当我为知道了“菅”就是“红草苗子”而高兴时,一日读《本草纲目》,又觉着不大对劲了。李时珍说:“茅有白茅、菅茅、黄茅、香茅、芭茅数种,叶皆相似。白茅短小,三、四月开白花成穗,结细实。其根甚长,白软如筋而有节,味甘,俗呼丝茅,可以苫盖,及供祭祀苞苴之用,《本经》所用茅根是也。……菅茅只生山上,似白茅而长,入秋抽茎,开花成穗如荻花,结实尖黑,长分许,粘衣刺人。”

这种“菅茅”在我小时候路边山坡很多,乡下人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没有起一个土名字。不过这种草确实是一无用处,牛羊不吃,烧火也没有火焰,还不如“红草苗子”的用处多。这种草大多是自生自灭。有时候在冬天,会被调皮的孩子点燃了放野火。

那么,菅和菅茅是不是一种东西呢?

陆玑《草木疏》云︰“菅,似茅而滑无毛……”。苏颂说:“又有菅,亦茅类也”。

可见,菅是茅的一种,就是菅茅。

据说,中国的“菅”姓跟“菅”草有关,春秋时期,一达官贵人得罪公侯,为避免灭门厄运,带族人迁逃。当追兵临近时,众人藏身于茂密的菅草之中,躲过了追兵,得以逃生。后来全族人就以“菅”为姓,称菅氏。

奇怪的是,日本人也有不少姓菅的,不知是否和“菅”草有关。

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中的“藜”,多数书中的解释很简单,只是说是一种植物。我望文生义,很长一段时间就认为“藜”就是蒺藜,《本草纲目》上说,蒺藜的幼苗也可食。后来,忘记了读一本什么书,其中解释说,“藜”是灰灰菜。灰灰菜,古称藜,是我们祖先最早认识和食用的野菜之一。《诗经》中说:“南山有台,北山有莱”,其中的“莱”就是藜。孔子被困陈蔡,“藜羹不糁”,吃的也是藜菜,连点米粒也没有。宋代诗人陆游爱喝粥,其中有一款就是藜粥。他在《养生》中这样写道:

陋巷藜羹心自乐,旁观虚说傲公卿

灰灰菜是一种常见的野菜,暮春初夏,路边荒地处处可见,黑绿茂盛,蓊蓊郁郁。嫩时,摘回家,用开水烫后,放上盐、醋、麻油,拌匀了,吃起来有点糯,味道还是不错。或是用来做菜糊涂,味道也不错。只是性凉,不能多吃。

可惜我不知道古人蒸“藜”是当饭还是当菜,是如何做的。不过我猜想,古人是经常吃这种东西的。韩愈有诗云:“三年国子师,肠肚习藜苋”。“苋”也是一种野菜,年馑时常被用来作为食物。韩愈是官员还常吃藜,那当时的普通百姓吃的就更多了。很可能古代的人们还种植“藜”,陆游在诗中就写道:“疏泉灌藜苋”。可见,藜在古人的生活中是很重要的。

现在食物充足,人们是再不用野菜充饥了,野菜成了美食,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灰灰菜的吃法有多种。

古诗词常出现一个词如“杖藜”,“杖藜扶我过桥东”,“杖藜携酒看芝山”,“杖藜徐步转斜阳”。

多数解释是:杖藜拄着拐杖。杖,拄着。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坚硬,可做拐杖,称藜杖。

我对这种解释很是怀疑,灰灰菜经常见,虽然在秋末时的茎一米多高,可并不粗壮,分杈又多,不可能做拐杖。记忆中,能做拐杖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只有狗尾巴花。后来读《文史知识》才明白,“杖藜”乃是一份礼仪和象征。

《礼记》载: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礼记·王制》。华夏礼仪之邦,尊老敬贤,少长尊卑有序。五十岁以上,可以柱杖出行于家,乡、国、朝,拄杖资格及其标准和顺序一目了然。三四十岁的年轻人如果柱杖外出是非礼;五六十岁的中年人在家里、郊外都可以杖藜而行,但如果进宫城,甚至柱杖上朝也是非礼,绝对不允许。手持“杖藜”只是年龄的一种象征,说明拄杖者年龄大了,而不是真的用杖来支撑身体的。

《晋书·山涛传》记载:“文帝以涛母老,赠藜杖一枝”,也是一种象征。

薤和藠头

《古乐府》中有诗云:““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用

“薤叶上的露珠”来感叹人生短暂,人生苦短。古人用薤叶,而不用其它的叶子,是因为薤叶窄细,上面露水小如针尖,太阳一出就蒸发没了,用薤叶来形容时间短暂是最恰当不过了。

薤,在我们老家叫小白蒜,一些老太太称之为小摘蒜。

故乡多丘陵,荒坡野岭多。小白蒜生长在荒山野地里,叶子青绿细长,像韭菜叶子,但是,要比韭菜的叶子细得多。一棵薤上的叶子三、四片,无杈无刺,向上生长。

小白蒜,在春暖花开时发芽生长,夹杂在杂草中,绿绿的,一丛一丛的。夏初,叶子间冒出直直的、绿色的、硬朗的花茎。花茎高过叶子,顶部长出荞麦粒样的绿色花蕾。十几个花蕾围成铜钱大的圆圈。每一个花蕾上有一根针一样粗细的花柄连在花茎上。开花时,白色的小花瓣一瓣瓣长在绿色的花托上,一朵朵,组成一个小小的花环,极像韭菜花。

盛夏到来,小白蒜枯萎。到了秋季天气变凉,又长出绿叶。

以前,小白蒜是家乡人的爱物。那时的乡间,一年四季,多是用腌的苤蓝、萝卜咸菜佐饭。家家户户,都有一个高大的咸菜缸,腌满了咸菜。咸菜腌制一两年,齁咸齁咸。吃饭时,捞出一个,清水涮一下,切成块,一手干粮、一手咸菜,长年累月,几乎顿顿如此,极少变变。因而,腌制的小白蒜成了人们喜欢的菜肴。

春秋之际,小白蒜苗嫩叶绿时,村人们喜欢刨小白蒜吃。

我小的时候,每年的春秋季节,阴天日,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就在胡同里大呼小叫地相约着去刨小白蒜。一群群青年女子,扛着撅,提着筐子。说说笑笑走向田野。

选择阴天,是因为薤的叶子太细,阳光下,青草连连,泛着绿光,小白蒜混在青草中,很难分辨出来。而阴天,就容易辨认了。

那时,我也常跟着大姐出去刨小白蒜。

荒野、山坡的草丛里,低头寻觅,会发现杂草中有细细的绿色苗子,一棵棵、一丛丛,叶儿细细长长,那就是小白蒜。刨出来,下面有一段白白的茎,底部是一个小小的蒜头,大者如酸枣,小的如绿豆,嚼一嚼,清新辛香,味道远胜于韭菜。

回家后,年长的妇人在太阳下,慢慢的摘取小白蒜中的杂草(年轻人很少摘,没有那份耐性),在清清的河水里洗净,放到盆子里,撒上盐,搓一搓,就可以吃了。

刚搓好的小白蒜清新、辣香,略有一点苦味,余味悠长。

后来,外出求学,就很少吃到小白蒜了。一年的中秋节回家,我提到小白蒜。二哥说,他家的地楞子上有很多。我立即到南山下二哥家的地楞子上,果然有一片片的小白蒜。我选了一些大的,拔回去,洗净,切碎,放上盐一拌,尝一口,清新、香辣,不仅我喜欢吃,饭桌上其他几个人也是啧啧称赞。一盘小白蒜很快席卷残云般的吃光了。

薤是古人经常食用的菜,《黄帝内经·素问》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里所说的五菜,即:葵、韭、薤、藿、葱。

中国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断齑划粥”,宋·魏泰《东轩笔录》:“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说的是宋朝的名相范仲淹,幼年丧父,随母改嫁,在山东邹平长白山的一寺庙里读书。他每日用铁锅煮一锅稠的稀饭,隔夜凝固成块,用刀切为四块。一天两餐,一餐吃两块。吃饭时,取出几根菜,切断,放上一点盐,佐饭吃。

许多注释中把“齑”都解释为腌制捣烂的咸菜,但是,这种说法我总觉着有些不妥。既然捣烂了,就不能按根数,也不能用刀切段。而且,既然是咸菜,也不用再撒盐了。我认为这儿的“齑”应该就是“薤”,宋朝的诗人有诗云“旋买鲈鱼薤捣齑”,把“薤”捣为“齑”。“薤”在山上也容易找到,在山寺中读书的范仲淹,读书读累了,出去逛逛,顺手拔一些小白蒜,可以说是举手之劳。而且,“薤”又极其细小,数几根薤切断,撒上点盐,用来描述范仲淹的艰苦生活是最恰当不过了。

还有一种和薤差不多的植物叫藠头,很多人把两者混为一起,当做一种东西。实际上,藠头和薤是有区别,薤白的鳞茎是近圆球形的,而藠头的鳞茎是卵形或长卵型的,一个圆一个长。两者的鳞茎皮颜色不同。薤白鳞茎皮外层的带黑色,易脱落,内层为白色。而藠头鳞茎皮白色或带红色。薤的花是白色的,藠头的话是紫色的。吃的方式也不同,薤是茎叶一起吃,以叶子为主。而藠头只吃鳞茎。藠头可以人工栽植,薤基本上是没有人工栽植的,

杜甫在《秋日阮隐居致薤三十束》一诗中写道:“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箸头。衰年关膈冷,味暖并无忧”。

杜甫流落在秦州,年老体弱,胸腹间有寒疾,隐居的阮氏送来自己种的薤,薤可以用来治疗胸中的寒疾。

杜甫没有开口,阮氏就送来了很多薤,无疑是雪中送炭,无怪乎杜甫要为此事写诗了,这也成为一段诗坛佳话。

不过,我觉着,阮氏送给杜甫的是藠头,不是薤。据记载。我国人民从商代就开始种植藠头。在唐朝有人种植,也是合情合理的。

汪曾祺在《葵.薤》一文中写到,“北方人现在极少食薤了。南方人还是常吃的。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四川都有。这几省都把这东西的鳞茎叫做‘藠头’。”

汪曾祺也把南方的藠头和北方的薤混为一起了。现在,北方人不是不吃薤,而是薤太少了,零星地散落在田野里,不容易得到而已。不像南方的藠头,有种植的,容易得到。

薤白是一味中药,用处众多。《金匮要略》中,有“瓜蒌薤白白酒汤”等几个方子,用来治疗胸痹。

有一词“金薤”,喻文字之优美。唐韩愈《调张籍》诗:“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韩醇注:“金薤,书也。古有薤叶书……言李杜文章,播於金石云尔。”

薤是不少美食的佐料,古人云:“物莫美于芝,故薤为菜芝。”而被誉为“天下第一吃的”的唐鲁孙也写到“食唯韭薤,味清而隽也”。

而事实上,一些菜肴在传统上是用薤来做调料的,后来找不到薤了,才用韭菜之类的代替,不过,味道就有差别了。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