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留心即学问(处处留心皆学问)

处处留心即学问(处处留心皆学问)(1)

我的家乡,有山有树有雨水。到了夏秋,山上菌子是很多的。以前拾菌子是为了创收,特别是中小学生,卖了菌子,积攒点笔墨纸张钱。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许多机关单位的人,加上有钱有闲阶层,开个小车,交通又方便,借拾菌子,创造个出游机会,亲近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菌子拾回来,山珍美味,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前几天,应朋友之邀,到邻县师宗去吃菌子。席间,朋友讲,她们那里有座菌子山,产菌子。只是很奇怪,一面山上的菌子可以吃,另一面山上的菌子不能吃,有毒。为什么?大家都想不清楚。不可能是土壤不同,应该说,也不会是阳光普照不同,空气质量不同。以前只知道,桉树底下生的菌子不能吃。当然有毒的菌子不能吃,这是肯定的。一座山上的菌子,这边可以吃,那边的不可以吃,奇闻一桩。我一直在思考,什么原因,希望破解。

一天,去做理疗,遇一女人躺在病床上,康复师给她推拿,做手法,一边做她一边在和康复师聊天。女人是山区来的,昨日上山捡菌子,登山时扭伤了腰,今天来看医生。她对菌子很熟悉,知道红粑粑菌,颜色深红的有毒,吃的时候要切成片,煮沸,在凉水里浸泡,除去毒性才能吃。

听她说得头头是道,我便把菌子山的疑问向她提出来请教。她说:“因为有一面山上长着草乌,有草乌的山上长出来的菌子不能吃。”恍然大悟,哦,对对对,应该就是这样,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了。草乌含有乌头碱,剧毒。没有炮制过的草乌,严禁使用。草乌长地生出来的菌子染上毒,不能食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