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水质(还不知道那种水色好)

编辑 | 水产研究社

最新首发 | 了解最新水产养殖知识,关注:水产研究社

怎么判断水质(还不知道那种水色好)(1)

水产研究社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水质调节,技术交流,生态养鱼,养虾,养蟹,健康渔业,您值得信赖的水产小帮手。45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怎么判断水质(还不知道那种水色好)(2)

水色就是指池塘里水体的颜色,池水反映的颜色由水中的溶解物质、浮游生物、悬浮颗粒、天空和池底色彩反射以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综合而成。

例如,富含钙、铁、镁盐的水呈黄绿色;富含溶解腐殖质的水呈褐色;含泥沙多的水呈土黄色而混浊等。

但是精养池塘的水色主要是由池中繁殖的浮游植物而造成的,由于各种浮游植物细胞内含有不同的色素,当浮游植物繁殖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时,便使池水呈现不同颜色与浓度,而水体中鱼类易消化的浮游植物的种群和数量的多少直接反映水体的肥瘦程度。

在这方面,我国渔民积累了看水养鱼的宝贵经验,即“根据水色来判断水质优劣”的丰富经验。

一种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优势种,甚至发生水华,就反映了该优势种所要求的生态类型。

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绝大多数的水华是由蓝藻、绿藻、硅藻等藻类引起的,也有部分水华现象是由腰鞭毛虫这种浮游动物引起的。

水华发生时,水呈蓝色或绿色,水中的溶解氧几乎为零,鱼虾无法生存,给渔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池塘常见水质类型,见表1-1。

表1-1 池塘常见水质类型

怎么判断水质(还不知道那种水色好)(3)

根据多年来渔民看水养鱼总结出的宝贵经验,肥水应具有“肥、活、嫩、爽”的表现。

1)“肥”就是浮游生物多且鱼类易消化的种类数量多。

养殖户常用水的透明度的大小来衡量水的肥度,或以人站在上风头的池塘埂上能看到浅滩四五寸(13~15厘米)水底的贝壳等物为度,或以手臂伸入水中五六寸(16~20厘米)处弯曲五指时手指若隐若现作为肥度适当的指示,这样相当于有25~35厘米的透明度和20~50毫克/升的浮游植物量。

2)“活”就是水色和透明度常有变化,水色不死滞,随光照和时间不同而常有变化,这是浮游植物处于繁殖旺盛期的表现,养殖户所谓“早青晚绿”或“早红晚绿”及“半塘红半塘绿”等都是这个意思。

观测表明,典型的活水是膝口藻水华,这种鞭毛藻类浮游生物游动较快,有显著的趋光性,白天常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产生垂直或水平游动;

清晨上下水层分布均匀,日出后逐渐向表层集中,中午前后大部分集中在表层,后又逐渐下沉分散,9:00和13:00的透明度可相差7厘米,当这种藻类群聚于鱼池的某一边或一隅时,就出现所谓“半塘红半塘绿”的情况。

养殖户看水时,不仅要求水色有日变化,还要求每十天、半个月常有变化,因此“活”还意味着藻类种群处在不断被利用和不断增长的状态,也就是说池塘中的物质循环处于良好状态。

3)“嫩”就是水色鲜嫩不老,也是易消化的浮游植物较多,细胞未衰老的表现。

如果蓝藻等难消化的种类大量繁殖,水色呈灰蓝色或蓝绿色,或者浮游植物细胞衰老,均会降低水体的鲜嫩度,形成“老水”。

所谓老水主要有两种表象:

①水色发黄或发褐,这是藻类细胞老化的现象,广东渔民所称的老茶水(黄褐色)和黄蜡水(枯黄带绿)也属于此类;

②水色发白,主要是蓝藻特别是极小型蓝藻滋生的一种表象,这种水的特点是pH很高(pH为9以上)和透明度很低(通常低于20厘米),水色发白是二氧化碳缺乏而使碳酸氢盐不断形成碳酸盐粉末的现象,与此同时,pH的升高促进了蓝藻的生长,养殖户遇到老水时,常用氨水加塘泥或大粪水或石灰水拌塘泥全池泼洒。

4)“爽”就是水质清爽,水面无油膜,混浊度较小,水中含氧量高,透明度不低于25厘米。养殖户所谓“爽”的肥水,浮游植物量一般均在100毫克/升以内。

在肥水的基础上,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带状或云块状水华。水华是水域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综合反映。

其实水华水是一种超肥状态的水质,一种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就反映了该种植物所适应的生态类型及其对鱼类的影响,若其继续发展,则对养鱼有明显的危害。

因而水华水在水产养殖中应加以控制,人们总是力求将水质控制在肥水但尚未达到水华状态的标准上,但是,另一方面水华却能比较直观地反映浮游生物所适宜的水的理化性质、生物特点及它对鱼类生长、生存的影响与危害。

加上水华看得清、捞得到、易鉴别,因而可以把它作为判断池塘水质的一个理想指标(表1-2)。

特别提示:

池塘里的水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实上,在渔业生产过程中,这几种水体常常相互转化。当肥水中浮游植物进一步增加,则易形成水华水,相反,如果水体中浮游植物含量过少或不易消化的浮游植物数量多,会形成瘦水或不好的水。

表1-2 池塘常见指标生物和水华种类与水质的关系

怎么判断水质(还不知道那种水色好)(4)

池水流动对鱼类生长和生存的影响

池塘水体的流动对提高养殖效益是非常有利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池塘表层水接触空气,溶解氧较丰富,通过池塘水体上下的不断流动,可以将溶氧量较高的上层水输送到池塘的中下层直至底泥中,使下层水的溶解氧得到补充,改善了池塘下层水的氧气条件,为底层鱼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丰富的氧气;

二是通过水流的运动,加速了下层水和塘泥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从而加速池塘物质循环强度,提高池塘的生产力;

三是通过水体的流动,可以及时将池塘里过多的有机物排放出池塘,对改善水质具有重要作用;

四是通过水体的流动可以适当增加池塘的养殖密度,一般可提高密度10%左右。

但是,当在夜间发生池水流动时,由于中下层水的耗氧因子多,浮游植物和高等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无法进行,致使夜间池塘里的实际耗氧量增加,使水体中的溶氧量很快下降。

这就加速了整个池塘溶解氧的消耗速度,容易造成池塘缺氧,引起鱼类浮头,甚至窒息死亡。

温馨提示

一定要注意对池塘进行换冲水时最好放在晴天的白天进行。同时为了防止鱼类浮头,可在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从而使上、下水层的溶解氧、温度和营养盐类进行上下流动,既改善了池塘水质,又防止了鱼类浮头,也促进了池塘物质循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