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图文结合(以这种方式向论语致敬)

作家李洱有时会很苦恼,因为朋友叫他经常不用本名。

“很多年前,一些朋友喊我‘李花腔’。唉,你有什么办法呢。他大老远喊你,你还得停下来,等着他。”那个时候李洱刚刚完成小说《花腔》,一个将历史和现实的油彩调配、堆砌、刮抹、点染成一个罗生门式的故事。所有角色无非两个使命:找到葛任或杀掉葛任。葛任是一个气质、经历都像瞿秋白的革命者。

《花腔》获得的赞誉代表了学术界对李洱的认可,但他可能是唯一没有获得国家级文学大奖的一线作家。无论“茅奖”还是“鲁奖”,评奖后的新闻综述中他总被认为是“遗珠之憾”。

现在呢?现在很多朋友喊他“应物兄”。

“如果应物兄是我,那么孔繁花和葛任也是我,甚至里面的那只‘济哥’也是我。”

“济哥”是李洱的新作《应物兄》中的一种蝈蝈,它的叫声是一位海外儒学大师乡愁的一部分。大学要成立儒学院,希望邀请大师加盟,请生物系教授培育出已经绝种的“济哥”,想让大师听到它的叫声之后,生出回国的念头。

有人说李洱的《应物兄》是儒学背景下的学院小说或知识分子小说,但它的视野似乎更大,它不光写儒学圈,也写其他学科的知识分子,以及官员和江湖。

应物兄本名应物。出版商把他的《<论语>与当代人的精神处境》炒成畅销书《孔子是条“丧家狗”》,顺手把作者的名字改成“应物兄”。应物兄最红的时候,商场里不同频道的电视机在同一时刻都有他侃侃而谈:在生活频道谈待人接物;在新闻频道谈本地寺庙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在购物频道谈购物一条街;在考古现场谈文化传承……

人气如此,当他所服务的“济州大学”拟建儒学研究院,应物兄自然成为召集人。他穿梭在各色人等中间:官员、泰斗、同侪、学生,生产安全套和钢管舞行头的商人,用生殖器写毛笔字的僧人,风水兼养生大师……他像浮士德,不过引诱他的不是魔鬼摩菲斯特。

应物兄以“虚己应物,恕而后行”和“与时迁移,应物变化”为处事原则。他身处现实漩涡,想起的却常是典籍、诗文和圣人教诲。

《应物兄》,李洱心怀一份郑重。2005年动笔到2018年底完稿,他写这部小说竟用了13年,其间母亲去世,儿子出生。母亲病重的两年半,他频繁往来于北京、郑州和济源三地,在病房里有时也打开电脑写几页。2019 年回家,大年三十傍晚,他在母亲坟前烧掉一部八十余万字的《应物兄》。

论语图文结合(以这种方式向论语致敬)(1)

此间滋味,应物兄会懂得。他也在忙碌的生活中常常忘记自己从哪里来,夜深人静时却冷不丁想起。因为在梦中长久地望向母亲,他落枕了,第二天歪着脖子登高,去山间墓地看望母亲,可母亲的墓已难以辨认。墓园里的松柏被偷伐掉做念珠,补栽的柳树一样粗细。从墓园怅然而返,他下山时不断回头,仿佛猛一回头就能和母亲相遇。

《应物兄》里那些看起来被漫画化的人物,都代表了儒家文化中的某种角色。用李洱的话说,看一下《论语》,翻一下《孟子》《史记》和《左传》,其中也写到不同的人,从君王到盗贼,从君子儒到小人儒,三教九流,形形色色。在这个场域里,一只济哥、一头毛驴、一匹马,所谓鸟兽虫鱼都具备了某种文化意义。

但是,这本小说并不能叫做“关于儒学的书”。

“任何时候都不能说《战争与和平》是写战争文化的书,《安娜·卡列尼娜》是写通奸文化的书。但我们同时也都知道,一个中国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对儒家文化持什么态度,都无法脱离与儒家文化的复杂关系。”

儒学的现代化转型不可避免地被提及,就如知识分子的现代化转型。正如李洱在采访中提到的,从“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开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价值、西方文化就有一种自然的倾慕。到对中国文化再次确立认同感,并同时反省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发掘积极因素,大概走了 100 年。这个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责任感,他承担的重负——这种重负压弯他的腰,增加额头的皱纹——都变得很正常。当中有很多真实的、戏剧性的、悲欣交集的场景。

2018年12月出版以来,《应物兄》再度引起各界关注。小说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各篇章小标题都撷取正文最前面几个字,他以这种方式向《论语》致敬。它跻身于各家图书排行榜,重量级评论家纷纷发表看法,有人将它比作当代的《儒林外史》和《围城》,认为它“将现代汉语长篇小说的功能扩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南方周末年度十大好书评选出炉,《应物兄》跻身五大虚构作品,评委们在颁奖词中这样写道:

在小说语言普遍粗鄙化的当下,《应物兄》恢复了现代中文小说自诞生之日便具有的特色,即知识分子书面语传统,而且将这种书面语赋予了全新的现代性和当下性,即描述复杂事物的及物性。主人公应物兄,出现在不同的篇章中,既映射别人,也被别人映射,既镜像时代,也是时代镜像。所以,环绕着应物兄,出现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形象不同的倒影,以及不同的体裁。整个小说因此洋溢着一种审慎的快乐,一种秘密的反讽。李洱在虚构领域熟练地调动各种知识体系,使得小说充满了智性色彩,这种智性与知识分子的知识炫耀无关,而是与从晚清到当下的知识分子心路历程、历史诉求、现实关切及其反思相关。因此,这部85万字的《应物兄》在新的意义上提振了知识分子写作,将被遮蔽和边缘化了的“知识”重新纳入到文学叙事的角力场。这种知识既是考古,又是新创,既是真实,又是虚拟,其迷人的力量来自于五光十色的智慧。(综合王彬彬、汪政、毛尖的推荐语)

论语图文结合(以这种方式向论语致敬)(2)

每年末评选“年度十大好书”,是南方周末坚持了二十余年的节目。南方周末编辑部及其背后一大批著名学者、重量级作家自1997年以来便年年不厌其烦、千挑万选,从鱼龙混杂的书海中,为读者精心打捞出少而精的年度好书。

它们或阐发了新思想,或运用了新材料,或采取了新方法。它们不艰深晦涩,也不趋热从俗,而是以南方周末知识性、思想性、开放性、理性严肃的品质格调为衡量绳墨,推举出产生自我们时代的传世之作。

而这个春天,“南方周末年度十大好书”已然进化出了全新样貌,这一次,南周团队除了照例给出年度十大好书的书单及点评,还将它精心制作成为音频节目,每本书对应一期30分钟左右的音频,力求解读更精准,力求为更多人提供更多与好书相遇的可能。此外,南周团队更请来了12位专家、学者加盟,通过线上直播课的形式进行领读,力求解读更精准,力求为更多人提供更多与好书相遇的可能。

论语图文结合(以这种方式向论语致敬)(3)

论语图文结合(以这种方式向论语致敬)(4)

长按识别二维码,即可试听课程

论语图文结合(以这种方式向论语致敬)(5)

南方周末的年度十大好书,历来严格按照5部虚构作品、5部非虚构作品的方式进行评选。

5部虚构作品基本能覆盖一年内的优秀小说,5部非虚构作品则以历史领域的著作居多,而这也是知识界公认成绩斐然的一个领域。

论语图文结合(以这种方式向论语致敬)(6)

论语图文结合(以这种方式向论语致敬)(7)

【适宜人群】

工作太忙,没有精力读书的人;

想读书,却不知道读什么书的人;

想读经典,却读不进、读不懂的人;

渴望快速补充新知的上班族;

热爱阅读、热爱写作的文学爱好者。

【课程价格】

仅售价49

仅仅以2杯咖啡的价格,

你就可以获得:

☉10节持续更新的精读音频课

☉10节干货满满的大咖领读课

☉长达3个月的共读体验

立即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南周年度十大好书线上课

论语图文结合(以这种方式向论语致敬)(8)

书院小助理答疑

Q:请问怎么试听试看呀?

A:点击二维码进入“南周书院”店铺后,选择相关产品点开,在“目录”中选择标有“试听/试看”的内容即可。

Q:购买后是否有时限?能否下载?

A:一旦购买可以反复回听/回看。但是不能下载。

Q:购买后找不着课或者课程链接失效了,怎么办?

A:请进入"南方周末"公众号,点击菜单栏"南周严选"-"南周书院"-"我的"-"我的已购",可找到您所购买的课程。

Q:请问课程能在电脑或电视上观看么?

A:能。在电脑的微信端可以直接打开,或者复制课程链接,用微信扫描登录后可看。如果手机与电视都支持“投屏”功能的话,也可在电视上观看。

Q:听课过程中如何不影响微信正常聊天呢?

A:请点击课程右上角,选择“浮窗”,即可关闭课程页,边聊天边听课了。

Q:课程能否买来送朋友?

A:可以。已订阅内容的用户在“内容详情页”可以看到【送好友】按钮,未订阅内容的用户可以在“购买页”可以看到【送好友】按钮。请.选择赠送数量并付款,然后可以查看赠送记录:【我的】-【我的账户】-【赠送记录】

请点击课程页面上的“送好友”功能后再支付。

Q:课程链接点开后一直是空白页怎么办?

A:试换一下更好的网络,或重新点击进入。如果是用小程序登录的,可以换一个登录入口。

Q:课程买了可供几人学习呢?

A:理论上是一人。用哪个微信帐号购买就只能用哪个微信帐号登录学习哦。

Q:课程配有实体书么,能否退款?

A:没有实物哦。课程属虚拟产品,不退不换呢。

书院小南infzm-xn

论语图文结合(以这种方式向论语致敬)(9)

↓↓戳“阅读原文”,即可查阅、试听课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