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种植的基本要点(红薯种植及管理技术要点)

红薯种植的基本要点(红薯种植及管理技术要点)(1)

红薯也称甘薯、红苕,是一种种植范围非常广的旱地农作物,许多地区都将红薯作为主食。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中国红薯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本文分析了红薯种植及管理技术要点,以期促进红薯产业健康发展。

1 红薯生长特点

红薯属于经济作物,食用、经济、药用价值均较高。同时,红薯营养非常丰富。另外,红薯茎部、叶子、根部都可以用来饲养家畜,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术与设备对红薯茎部与根部进行加工处理,作为可以储存的家畜饲料,进而有效提高红薯生物价值,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红薯也可以制作成红薯粉、红薯干、红薯条等。

2 红薯种植及管理技术

2.1 选用优良的红薯品种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近年来农业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已经培育了多个优质的红薯品种 。因此,种植人员应根据当地的土壤状况及气候条件,选择最适宜的红薯种子,以期提高红薯质量及产量。

红薯种植的基本要点(红薯种植及管理技术要点)(2)

2.2 积极培育红薯壮苗

在红薯育苗过程中,可选择薄膜覆盖酿热温床育苗技术 ,进而有效提高红薯种植效果 。同时,确保育苗土壤的肥沃性,科学施加生物肥料及细秸秆等,厚度在 20 cm 左右均可,然后铺上厚度 5 cm 的细土再播种。在播种时,必须确保红薯种子均匀,依据大小、头尾的方式摆放,再撒上 1 层细土,然后洒水,最后往上覆盖 1 层薄膜即可。

红薯种植的基本要点(红薯种植及管理技术要点)(3)

2.3 高垄密植

经调查可知,高垄密植的种植方式优势明显。高垄密植技术是指在田地里整出高垄,确保有效增加土层的厚度,进而提高垄的高度,这样可以增加光照面积,促进红薯进行光合作用,而且,随着垄高度的增加,可以扩大红薯根系的生长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红薯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红薯生长。垄的高度一般为30 cm,在红薯种植过程中,需将红薯紧紧扎根在垄间,有效提高红薯幼苗的成活率,进而提高土地利用率。

2.4 施肥

首先,要施用充足的底肥。在红薯施肥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是每公顷地施加 3 万 kg 腐熟的圈肥 ,同 时在田间施加 1 125~1 500 kg 40%测土配方肥、30~45 kg 辛硫磷。在红薯生长前期,对于高肥土地一般少施或不施加氮肥,但是需确保在分枝结茎期间茎叶能够正常生长。尽早封垄可提高红薯产量。需要注意的是,施加底肥时不能过深,避免红薯生长缓慢,减少红薯产量。其次,也需注重追肥。在 8 月中下旬,红薯茎叶处于旺盛生长、块根膨大后期,可适量施加速效氮肥 ,每 公顷地一般施加 375 kg 左 右 。科学合理的追肥会推迟红薯渐衰期、延长红薯旺盛生长期,在生长高峰期每天可增加 90 g。

2.5 田间管理

红薯对田间管理要求较高,在种植完成后,种植人员需根据红薯的实际生长状况做好田间管理工作。首先,在红薯分枝阶段,其生长状态比较稳定,农户通过观察,若出现病株或栽种失败的状况,需第一时间进行补种。其次,蔓薯并长阶段是红薯生长发育最为关键的阶段,此时红薯生长速度较快,需及时追肥,以钾肥为主,同时还可加入适量的氮肥作为补充,确保红薯块茎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强化生长效果。除此之外,红薯种植人员也需做好除草工作,避免田间杂草与红薯争夺营养物质与水分,不利于红薯的正常生长。

2.6 病虫害防治技术

红薯主要病虫害为根腐病与地老虎。防治根腐病时,种植人员应确认肥料经过充分腐熟,之后再进行相关的种植工作。与此同时,需将红薯与其他农作物进行间隔种植,一旦发现病株,需及时将病株拔出并带出田间,避免病株传染正常植株。另外,农药的不当使用也会对红薯产生不良影响,必须控制农药施用量。

2.7 采收

在闽北地区,适宜秋季采收红薯。一般来说 ,当 温度为 15℃ 时 红薯停止生长 ,9℃ 会 冻伤,所以,必须要在 15℃及时采收,避免冻伤影响红薯质量与产量。

红薯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同时用途也非常广泛,经济效益较高。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红薯栽培与管理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因此,应掌握科学的红薯种植及管理技术,提高红薯质量及产量。

红薯种植的基本要点(红薯种植及管理技术要点)(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