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男孩误食干燥剂(3岁男孩吞下整包干燥剂)

大家好呀,我是文文爸!

孩子天生好奇心重,看见什么东西,不管吃得还是吃不得,都先往嘴巴里放。

前段时间,在网上还看到一个深圳的小朋友,1岁多,在卫生间玩,看到颜色鲜艳的洗衣凝珠,误认为是糖果,于是吞下了大半包,急坏了妈妈。

三岁男孩误食干燥剂(3岁男孩吞下整包干燥剂)(1)

妈妈随后给他催吐,并将他送到医院,差点引发生命危险。随后,医生提醒道:洗衣凝珠不同于普通洗涤剂,是一种高浓缩型的,若孩子误服量大,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所以,在此提醒家长们,一定要将洗衣凝珠放置好。

看到这个消息,让我想起了小侄儿误吞干燥剂的事儿!

01、3岁小侄儿吞下干燥剂,妈妈的做法很赞

小侄儿天生活泼好动,那次来文文爸家玩耍,为了哄小侄儿开心,文文爸就提前买了很多零食在家。

那天,文文爸在厨房做饭,妹妹和小侄儿、女儿就在客厅玩耍。后来,两个孩子吵闹着要吃零食,妹妹就给他们拿了。

三岁男孩误食干燥剂(3岁男孩吞下整包干燥剂)(2)

看着他们在吃饼干,妹妹便在一旁耍起了手机。结果一个不小心,小侄儿就将饼干中的一整包干燥剂给吞了下去。

知道自己吞下了干燥剂后,小侄儿出于害怕,便开始哭闹起来。妹妹见状,一边安抚儿子的情绪,一边拿出了1瓶矿泉水,让儿子赶紧喝下,整个过程不超过60秒。

文文爸呢,就赶紧下楼启动车子,将小侄儿送往医院。医生得知小侄儿吞下的干燥剂,是白色粉末状的,并且只吞了一袋,随后检查完小侄儿的情况后,表示没什么大碍,并不需要格外的处理。

三岁男孩误食干燥剂(3岁男孩吞下整包干燥剂)(3)

半信半疑的妹妹,说出了让小侄儿喝矿泉水的事儿,医生听闻也大赞,表示妹妹处理得很正确!

回到家后的文文爸,想到医生并没有怎么处理,还是有些不放心,便开始查询关于吞服干燥剂的信息。

02、孩子吞下不同干燥剂后,该怎么办?

目前市面上的食品干燥剂,大致分为4种,当孩子误吞下干燥剂后,要不要紧?该不该去医院?文文爸给大家总结清楚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往下看:

·白色粉末状的干燥剂,成分多是氯化钙,刺激性非常小。小侄儿吞下的就是这种干燥剂,对孩子的伤害比较小,孩子若误吞服后,可通过多喝水来稀释即可。

三岁男孩误食干燥剂(3岁男孩吞下整包干燥剂)(4)

·透明的干燥剂,成分多是硅胶,一般没有毒性,当孩子误服下之后,也无需做过多的处理。如果误服量较少,干燥剂一般会随着大便排出来。

·咖啡色的干燥剂,成分多是三氧化二铁,有轻微的刺激性。如果孩子误服量小,多喝水即可稀释;但如果误服量较大,孩子有恶心、腹痛等症状时,就需要及时去医院了。

三岁男孩误食干燥剂(3岁男孩吞下整包干燥剂)(5)

·还有一种白色粉末状的干燥剂,但成分是氧化钙。当孩子误服之后,就千万不要喝水了,有一定化学常识的父母都知道:当氧化钙遇见水之后,就会变成碳酸氢钙。

碳酸氢钙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如果孩子误服干燥剂后,又马上喝水了,就容易腐蚀食道,可能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不说,还会增加医生的治疗难度。

总之,当孩子误服干燥剂后,家长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明确孩子服用的是哪类干燥剂?大概吃了多少?

然后再检查孩子嘴里是否还有残留,如果有,就引导孩子通过漱口吐出来。如果孩子年龄小,不会漱口,家长则可以通过干净的棉纱布,蘸水湿润后擦干嘴里的残留干燥剂,并观察孩子的状态。

三岁男孩误食干燥剂(3岁男孩吞下整包干燥剂)(6)

但如果孩子吞服的是腐蚀性较强的干燥剂,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去医院。

当然,事后补救远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为了降低孩子们误服干燥剂的概率,家长们应该防患于未然。

自从小侄儿误服干燥剂后,文文爸就特别小心,每次给女儿打开零食后,我都会检查一下干燥剂是否有拿出来。并明确告诉女儿:这是干燥剂,不能吃,吃了肚子会痛、会中毒,很危险

多说几次后,女儿就知道这是干燥剂,不能吃;现在女儿打开零食后,第一件事就是将干燥剂拿出来扔掉。

03、大汇总:娃误食的日用品,怎么办?

①清洁用品,如洗衣凝珠、洗洁精

现在的洗衣凝珠做的就如同糖果一样,颜色鲜艳,闻起来也特别香。有些孩子就误认为是糖果,大人稍不注意,娃就喂进了嘴里。

三岁男孩误食干燥剂(3岁男孩吞下整包干燥剂)(7)

这类清洁用品,一般腐蚀性不大,如果只是少量摄入,在家观察即可。但如果误食量较大,为了安全期间,还是及时带孩子去医院。

②消毒用品,如84消毒液、消毒泡腾片

这类消毒液如果没有被水稀释,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但口感也不好,孩子即便误食,量也不会太大。因此,家长不用太担心,根据孩子的反应,来决定是否去医院。

③驱蚊产品,如蚊香液

现在正是使用各类驱蚊产品的季节,稍不注意,熊孩子就将驱蚊液当“水”喝了。

三岁男孩误食干燥剂(3岁男孩吞下整包干燥剂)(8)

前段时间,江苏一个3岁的孩子,就将半瓶蚊香液喝下了肚,幸而家长发现及时,送医后并不大碍。

总的来说,对于孩子的误食,家长要防患于未然,对于一些误食性高且危险的食品、用品,要及时收纳好,以降低被孩子误食的可能。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