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中国革命的漫漫长路上,多少骁勇善战的元帅将军,驰骋沙场,身经百战,斩敌首级于马下,戍卫国土,开盛世太平。

然而,自古所谓铁汉柔情,其中不乏善战者,同时兼具满腹才华,既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又是浪漫的诗人,陈毅元帅就是其中之一。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1)

陈毅

而陈毅元帅更是用无数首缱绻的情诗,抱得佳人归,收获一段美满的姻缘。

然而,一向伉俪情深,感情和睦的陈毅夫妇,竟在一个深夜闹起了离婚,究竟所为何事?

最终闹剧如何收场的呢?陈毅夫妇又是怎样相知相遇相爱的呢?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陈毅和夫人张茜的相遇,是一场命中注定的缘分。

1938年2月,一艘停靠站汉口码头的客轮上,走出一位身着学生装的少女。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2)

张茜

少女名叫张掌珠,后更名张茜,“茜”代表红色,寓意“染红这个世界”。

1922年6月,张茜生于武汉汉阳,父母将女儿视为掌上明珠,遂取名“张掌珠”,乳名“春兰”。

1934年,天资聪颖的张茜考入湖北省立第二女子中学,1937年,张茜考入湖北省立女子师范。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3)

时年,七七事变爆发,国土遍布战火,张茜暗下决心,要为抗日救国出一份力。

1938年2月,张茜中断学业,悄悄离家后加入了新四军,也正是这个决定,使张茜与陈毅结缘。

1938年8月,新四军军部到泾县云岭镇驻扎,而战地服务团就在新村,与其相距不到十里路的。

服务团演出队到各支部表演的间隙,常请抗日前线的战士上台做报告。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4)

其中,一支队司令员陈毅最为受欢迎,每每轮到他演讲,语言总是生动诙谐,气氛总是空前热烈。

一次,文艺团与部队联欢时,战士们起哄,让陈司令出节目。盛情难却之下,陈毅清了清嗓子,用法语唱了首《马赛曲》。曲毕,掌声雷动。

服务团团长朱克靖对女兵们说:

“咱陈司令员是大学生,1919年就去法国勤工俭学,正经八百吃过洋面包,名副其实的文武双全。”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5)

朱克靖

张茜听后,心中升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绪,也更加佩服起了陈毅,她为自己投身这支英雄部队而感到庆幸。

优秀的环境促使本就聪颖好学的张茜愈发严于律己,她全身心致力于服务团的宣传演出工作。

一次,张茜在军部大礼堂参与抗战宣传剧目《一年间》的演出,在其中扮演新娘子。

舞台上的张茜一身红装,娇俏灵动,顾盼生辉,陈毅坐在席间,目光被张茜所深深吸引。

演出一结束,陈毅就连夜找上了战地服务团团长朱克靖,向他询问张茜同志的感情生活。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6)

张茜

聊着聊着,朱克靖后知后觉,捶了陈毅一下:“老陈,你是不是看上人家啦?”

陈毅开门见山地表露了心意,并请朱团长找张茜做工作。

张茜的人生轨迹,本不会和陈毅产生交集,然而,在一腔爱国热血的驱使下,张茜放弃了稳定优渥的生活,毅然参军报国,从而开始了一段良缘。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7)

张茜与陈毅

然而,好事总是多磨的。

张茜从朱团长口中得知了陈毅的心思,顿时脸飞红霞,心如小鹿乱撞。她自然是欣喜的,只是欣喜之中,更多的是惶恐和无措。

陈司令文韬武略集于一身,自己只是服务团一个小小的文艺战士,得此爱慕实在受之有愧。

此时,张茜尚不满17岁,不想过早谈婚论嫁。更重要的是,年少的她始终心怀文学梦,等到日寇除尽,国泰民安之时,她立志重返学校,在戏剧专业深造。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8)

可随着相差二十一岁的高级将领陈毅的频繁来信,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流言四起。

很多人走过张茜身边,都会和同伴捂着嘴窃窃私语,张茜涉世未深,愈发惶恐不安。

尤其是服务员团里有一位曾经追求张茜未果的小伙子,听闻陈毅向张茜求爱的消息,跑到张茜面前酸溜溜地讽刺道:

“看来过不了多久,你张茜同志就是高贵的领导夫人了。”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9)

张茜心中委屈,跑去和朱团长哭诉,并郑重地表明了态度:“不考虑个人问题。”

面对身陷流言蜚语的张茜,陈毅将会如何帮她脱困呢?

感情若是久长时,岂在朝暮

想必是对张茜的处境有所耳闻,一个春光明媚的艳阳天,陈毅主动找到张茜,与她推心置腹地聊了八个小时之久。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10)

陈毅将自己的身世、过往以及两段婚史悉数全盘托出,每说一样,他都会小心翼翼地询问张茜是否介意,非常顾及小姑娘的感受。

“我的情况就是这样,我对你不做隐瞒,我是真心实意的。”

陈毅的真诚让张茜很是感动,这段时间承受的委屈在这一刻得以释然。

这天深夜,陈毅首次送张茜回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张茜也终于决定坦荡地面对这段感情。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11)

而针对与陈毅的年龄差,张茜也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年龄差距不是主要的,我的学问和政治水平远不及他。

我要和他相称,成为伴侣和助手,只有发愤学习,才能缩小距离,我在各方面都要甘当小学生,拜他为师,从头学起,努力做到基本相称。”

一番言论彻底堵住了悠悠众口,无人再在背后嚼舌根。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12)

此后,陈毅和张茜之间的书信往来愈发频繁,字里行间充斥着甜蜜的爱意,陈毅更是写起了情诗:

“春光照眼意如痴,愧我江南统锐师。

豪情廿载今何在?输与红芳不自知。”

1939年秋,张茜挥泪告别战地服务团,这是她革命征途的第一站,按捺住千般不舍,跟随陈毅前往新四军一支队政治部工作。

1940年2月6日,陈毅与张茜低调成婚。俩人没有举行复杂的仪式,将陈毅的办公室当做婚房,找来一些稻草铺在床上,又将两个“囍”字贴在门上。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13)

夫妻二人寻了处树林,在一旁合影纪念,又邀约几名女战士一同吃了面,便算作是二人的喜宴了。

1940年夏,为了打开苏北的抗日战局,新婚仅三个月的陈毅便带领主力部队,从苏南茅山根据地出发北上,而张茜则奔赴苏中,负责起地方的抗战工作。

之后出于作战需要,夫妻俩又重新会合。在黄桥战役最紧要的关头,张茜一直随夫左右,整理书稿文件,为陈毅打理好战需的一切。

战火纷飞中,夫妻俩互为依靠,愈发情投意合。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14)

皖南事变后,陈毅出任代军长,张茜则投身“反扫荡”斗争,在她返回军部的前夕,陈毅思妻心切,特做了一首:

“足音常在耳间鸣,一路风波梦不成。

漏尽四更天未晓,月明知我此时情。”

所谓伉俪情深,正是如此。

1943年11月,饶漱石策动“黄花塘”事件,陈毅受命奔赴延安,此行山高路远,加之张茜产下次子不过两个月,陈毅不忍妻子奔波受苦,于是决定独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15)

陈毅与妻儿

等陈毅抵达延安,已是次年2月了。而张茜则是在敌人环伺的环境下,独自抚养着两个孩子。

孩子的衣食住行,教育和健康,全由张茜瘦弱的肩膀一力扛起。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此期间,张茜开始自学英语,没有坚韧的毅力和远大的抱负,是万万做不到的。

陈毅也时常在书信中鼓励张茜,这种刻骨好学的精神也深深打动着陈毅。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16)

在硝烟弥漫的年代,夫妻俩不离不弃,相依相伴,携手走过风雨,终于迎来了抗战胜利。从此,再不用受夫妻分离的相思之苦。

然而,这对情比金坚的革命伴侣,为何会在颐养天年之际,闹起了离婚呢?

男儿有贤妻,不遭祸事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新的时代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知识和人才。

如果没有辍学从军,张茜已经学有所成,此时的她,无比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唯有太平盛世,方能安心读书。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17)

建国初期,张茜在上海俄文专科学校当宣传股长,为了进一步提升俄语水平,她将尚在襁褓的女儿托给家人照顾,专程前往北京俄专学习深造。

后因病休学,但即使在治病期间,张茜依然坚持自学,终于说得一口流利的俄语。

1952年,陈毅出访苏联时,张茜已然能胜任翻译工作,成为陈毅工作上的左膀右臂。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18)

随着阅历和语言水平的增进,到了五十年代中期,张茜化名“耿星”,翻译出版了两部苏联文学作品,反响热烈。

这让张茜倍感欣喜,她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的文学梦。正当张茜准备全心投入翻译事业之际,一个新的身份和使命悄然而至。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一直兼任外交部长,而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外交事务也纷沓而至,周总理国务繁忙,急需物色一位得力的外事助手。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19)

有着留法经验的陈毅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1954年,陈毅正式调任中央并主管外交事宜。

随着新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各国之间的交流频增,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成为了我国的“外交常客”。

而东南亚领导人来华时,都约定俗成般地携夫人一同出席,而新中国此前没有这样的习惯,外交人员皆为男宾,导致接待时多有不便,也缺乏交流,恐失大国风范。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20)

陈毅稍加思索,主意就打到了家中夫人的头上,请求张茜当他的外交助手,共同出席外交活动。

起初张茜并不同意,她只想专注于翻译事业,但在丈夫的软磨硬泡之下,终于还是答应协助外交事务。

“我两次转工作,都是为了你,谁让你是我的丈夫呢。”

张茜嘴上这么说,手上却将俄语书收进书柜,转而拿出了外交用的英语书。对于妻子的付出,陈毅也是看在眼中,疼在心中。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21)

张茜随周总理出席外交活动

先是1940年新婚,张茜为了他放弃了心爱的服务团演出工作;再就是今天,为了自己又放弃了文学翻译事业。

陈毅感慨之余,将妻子的好铭记在心,在《流水日记》中写道:

“总结结婚十数载,我甚得她的帮助,家有贤妻,男儿不遭愤事,此语信然。”

然而,即使再恩爱的夫妻,也难免发生龃龉,甚至闹到了离婚的地步。

晚年,戎马半生的陈毅落下了不少病根,身体欠安,张茜对丈夫的健康状况十分上心。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22)

张茜限制陈毅吃肥肉,不准其多抽烟,即使当着周总理的面聚餐,张茜也能一把夺过陈毅刚刚点燃的烟,按在烟灰缸中熄灭。

有一次,周总理请贺龙夫妇和陈毅夫妇在北京饭店用餐,氛围极好,几位老友相谈甚欢。

陈毅妙语连珠,一时兴起,又给自己满上一杯酒,正欲畅饮,突然“啊呦”一声。

“夫人,不要踩我的脚嘛,不喝就是了。”陈毅笑嘻嘻地赔罪道。这一席话把在座的众人都逗乐了,张茜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23)

周恩来夫妇与陈毅夫妇

虽然陈毅乐得当个“妻管严”,但也有冲动发怒的时候。

1964年的一天,陈毅外交出访归来,代表团在宾馆举行联欢,很是热闹。

陈毅也是乐不思蜀,喝了个尽兴,饮酒欢闹直到凌晨才回家,早就把张茜嘱咐的“早回家,少喝酒”忘得一干二净。

张茜在家久等丈夫不归,心中憋着怒气,隐忍不发。

陈毅年逾花甲,又有心脏病,出访像打仗一样连轴转,本就辛苦,好不容易回来了,又纵情饮酒,糟蹋身体。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24)

想到这里,一股无名火直冲张茜心头,于是锁门、睡觉,一气呵成。等陈毅回家,发现门打不开,于是敲门道:

“春兰,春兰,开门,我回来了。”

张茜闻言,却是故意不理不睬,誓要给个教训。

陈毅敲门数次,里面都没有回应,酒醒了一半,这才反应过来妻子在赌气。

陈毅借着酒劲,也动了怒,隔着门大喊道:“离婚!这日子不过了。”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25)

陈毅转身回到了办公室,刚进门就大声嚷嚷:“秘书长呢?帮我问问,离婚要办什么手续?”

而张茜这边也甚感委屈,翌日,张茜哭哭啼啼地跑去找邓颖超诉苦,将来龙去脉说与邓大姐听,邓颖超安抚道:

“小张别怕,太不像话了,我和恩来为你做主。”

没过几天,周总理就组了个饭局,邀请罗瑞卿夫妇、陈毅夫妇共同聚餐叙旧。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26)

周恩来与邓颖超

饭后,众人一同漫步花园,干净的天空上几只风筝正迎风翱翔。周总理借机走到张茜身边,慈祥地笑道:

“小张,我给你一个小建议,你管陈老总呢,也要像放风筝,线头在你手里就好,线绳要松紧有度,如果绷得太紧,‘嘭’的一声,断线了,风筝就飞了。”

张茜立刻明白了周总理的意思,惭愧地说道:“谢谢总理关心,您都知道啦,我明白了。”

陈毅此时正不紧不慢地跟在张茜后面,夫妻俩已经冷战多日,不曾说过一句话。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 64年陈毅与张茜闹不和(27)

眼看周总理打圆场,陈毅立刻抓紧时机,一路小跑上前,挽起张茜的手,紧跟着说:“明白了,我也明白了,谢谢总理关心。”

就这样,一场离婚闹剧在周总理的化解下,和平收场。

在外,陈毅是驰骋沙场的男儿,在内,是顾家体贴的丈夫,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这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