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败是怎么演变过来的(最难理解的汉字之一)
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可以说汉字自诞生以来就带着许多神秘色彩。随着传承演变,很多字都改变了原来的模样,字词虽然还在使用,却也让很多人产生困扰。
比如“千里”应该代表远才合理,可千、里组合偏偏念“重”。一寸的身材应该是矮,可偏偏读“射”。到底是古人造错了,还是今人理解错了呢?
比如一个“败”字,左边一个“贝”,应该代表有钱或者有价值,右边一个反文旁,应该代表有文化。那就奇怪了,有钱又有文化,怎么就“败”了呢?
有人马上不同意道:“”既然反文,那就不是有文化,而是反文化,没文化,有钱没文化,终究败光光。”听起来好像有点道理。
也有人直言:“要钱又不想读书就会失败。俗称斯文败类。”好像挺尖锐。
另有不同看法,认为:“贝是价值的意思,文是量词,意思是一文不值,一文不值当然是败了。
也有人说:“先有钱后有文化就是失败,德不配位。经济建设和文明建设应该同时发展,光有钱没文化就是暴发户,有文化又有钱算儒商。”
“学习为了钱就是失败。”有人借岳飞的话“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来说明文人贪贝就必然失败。这点我并不赞同,君子爱财无罪,取之有道即可。
也有人说,有钱有文化当然成功,所以,“败”从来都是和“失”连用,没有钱又没有文化就是失败。
也有人说:钱财和书礼不可同行,否则哪来清白在人间?失去价值又没文化,就是失败。
《说文解字》中讲到:“败,会意。从贝,从攴。攴( pū),甲骨文象以手持杖,敲击的意思,汉字部首之一。败,甲骨文左边是“鼎”字(小篆简作“贝”),右边“攴”,表示以手持棍击鼎。本义:毁坏,搞坏。”由此可知,败的本意应是以杖击鼎,败坏礼法。
这你怎么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