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皇帝都要穿龙袍(龙袍上难道一定就有龙吗)

为什么古代皇帝都要穿龙袍(龙袍上难道一定就有龙吗)(1)

最近,某部宋宫电视剧热播,引起不少观众的讨论。细看发现,历史剧在服化道上,再一次出现了翻车现象。官员幞头上的帽正,皇后的凤冠,皇帝圆领袍上的龙纹,诸如此类种种,均属于对宋朝着装的误解。

影视娱乐,姑且可以当做戏说来看,真实的历史,更值得人们探究。如何能在服化道上做到尽量还原,也许是各类影视从业者,未来需要思考的命题。

01

真假皇帝着装

我们在影视剧里,最常见的皇帝着装,就是明晃晃、黄灿灿的龙袍,上面绣着九条龙的图案。皇帝贵为天子,龙袍象征着绝对的权威。大臣们每天上朝时,皇帝坐在龙椅上,万人之上,唯我独尊。

久而久之,人们形成了一种认识:龙袍应该是黄色的,上面一定要有龙的图案。然而,在明清以前,情况并不是这样。

古代没有照相技术,更没有现代AI复原技术,今人想去了解皇帝的样貌,只能通过一幅幅画作。于是,人们看到了,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一代又一代君主,都是华丽龙袍加身。

其实,历代皇帝的画像,并非都是本朝所作。比如唐太宗李世民,那幅最出名的黄色龙袍画像,是明代某位宫廷画师,依据经验和艺术加工,脑补出的作品。唐太宗衣服上的龙纹,甚至是明朝的款型。

为什么古代皇帝都要穿龙袍(龙袍上难道一定就有龙吗)(2)

还有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画像出自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像》。而阎立本是唐代人,他不可能见过两位帝王本人,只能查找一些资料,再加上一定的猜测,想象作画了。

再说到宋代,宋太祖赵匡胤的龙袍画像,是清代文人所画。京剧中包拯身穿金纹蟒袍的形象,是清人杜撰出来的。清代人在画宋人像时,最喜欢参照的,也是明代的服饰式样。

所以,皇帝的画像着装,和真实着装,必然会产生偏差,最终带上创作者的主观色彩。

02

宋代的帝王服

根据史料记载,宋代的服制承袭了隋唐。不过,龙袍是一个例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代皇帝画像,在那上面人们看到,皇帝们均衣着朴素,服饰上面没有多余的装饰,且绝大多数为红色,看起来就像大臣的官服。那么,龙袍上面的龙,去哪里了呢?

了解宋代的审美,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经历了唐代的雍容华贵美学,到了宋代,发展到完全相反的方向。当时社会文明较为开化,崇尚自然简约风。这种极简美学,不仅体现在服饰上面。像宋代的建筑风格,走的是朴实无华路线。各类瓷器和生活用品,也是色彩样式简洁型。

在这种风气之下,皇帝往往选择更加温雅低调的着装,主打朴素的纯色调。龙袍的设计,只能弃用各式纹样了。

为什么古代皇帝都要穿龙袍(龙袍上难道一定就有龙吗)(3)

当然,遇到一些特别重要的场合,皇帝也会盛大着装。比如在皇帝登基、祭天地、大婚时,要穿衮冕服,它的袖子和正身一样长,在衣领处绘制有纹样。这种礼服由精美的丝线织成,配上五彩的玉器装饰,很有气势。相应的,它的穿脱异常繁琐,行动十分不便,一年穿不了几次。

比衮冕服简洁一些的,是通天冠服,主要用于皇帝大朝,还有一些祭祀场合。这种服饰是上衣下裳,方心曲领,腰束玉带。皇帝头上戴的精心设计的帽子,就叫通天冠。

03

龙袍的变迁

历代王朝的龙袍,都不一样。每个时期,在造型款式方面,又有各自特色。尤其是在颜色这一块,藏着很多门道。

究竟由什么来决定龙袍的颜色?答案是:阴阳五行学说。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提出了“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并且在阴阳基础上,创建了“五德终始说”。

他认为,五行相克,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五德,即土德、水德、火德、金德、木德,按顺序循环转移。对应的五色,分别是:土为黄色,水为黑色、火为红色,金为白色,木为青色。

同理,王朝的更替,相生相克。

为什么古代皇帝都要穿龙袍(龙袍上难道一定就有龙吗)(4)

早在周朝时期,已经出现了冕服,只是这种服饰帝王和臣子都能穿,上面的纹样略有区别。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象征天子权力的袍服,依然没有统一样式,各国按需制作,五花八门。

直到秦代,始皇帝统一全国后,开始为自己设计高定版龙袍。依据“五德终始说”,周为火德,水克火,因此秦属水德。水的对应颜色是黑色,所以秦代的服饰以黑为主,龙袍同样如此。

人们完全按照周代冕服样式,为秦始皇制作了皇帝袍服。上身是黑色的,下身是红色的,表面绣有日月星辰、山川景物等纹饰,配上各色玉器,显得严肃庄重。

汉朝刚建立时,汉高祖刘邦照搬秦代样式,也以黑色为主。一直到汉文帝,情况才发生变化。汉文帝刘恒认为,大汉属土德,尚黄,于是果断摒弃了黑色,改用黄色,他也因此成为了第一位身穿黄色龙袍的君主。

为什么古代皇帝都要穿龙袍(龙袍上难道一定就有龙吗)(5)

后来,随着染料技术的不断进步,到汉武帝时期,黄色终于有了统一标准。有一种家禽羽毛染出来的黄,被规定为了正黄。

汉灭亡后,晋朝司马氏在龙袍问题上,不走寻常路。他没有遵照传统规则,而是以红色为尊。三国时期的魏蜀吴,则认为自家是汉室正统,属土德,因此纷纷采用了黄色袍服。

到了隋代,染色技术变得更加成熟,隋文帝登基后,主推黄色龙袍。当时的黄色是杏黄,染出来十分的亮眼。这种漂亮的黄色,不仅皇帝可以使用,平民百姓也可以使用,很快成为了街头流行色。

到了隋炀帝,他开始用衣服的颜色,来区分官员的品级,从而形成了官服品色制度。比如戎服五品以上是紫色,六品以下是红色和绿色,而小吏只能使用青色,士兵则是黄色服饰,等等。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大唐的皇帝没有这么大度。虽然唐承隋制,皇帝也穿黄色袍服,但是只有皇家可以穿。唐高祖李渊,直接颁布了“士庶不能着黄衣”的禁令,将黄色确立为帝王专属色,即御黄色。

为什么古代皇帝都要穿龙袍(龙袍上难道一定就有龙吗)(6)

同时,唐代完善了品色服制度,到唐太宗时期,更是对官员的服色,做了明确规定,即三品以上是紫色,四品为深绯色,五品是浅绯色,六品为深绿色,七品是浅绿色,而地位低下的八品,只能用深青色,九品则是浅青色。

04

宋代着装学问

到了宋代,属火德,龙袍对应的,自然就是前面所讲的红色了。

这时候有人要问了,不是说当年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吗?

关于这段历史,可以理解为,赵匡胤用“黄色”来象征权力。其实在他之前,已经有一个人这样做了,那就是郭威。当年众人拥立郭威为帝时,将一面黄旗围在他身上,象征黄色的龙袍。郭威就此,黄袍加身,登基为帝。

既然前浪建立了模板,后浪效仿也不为过。而且,“黄袍加身”更像是一种演义,用来形容事业成功。它的重点部分,在于登基称帝。

宋代皇帝的服饰,除了冕服、朝服以外,还有常服,就是平时所穿的便服。这种衣服没有那么正式化,所以在颜色、样式上不需要太严苛的要求。

为什么古代皇帝都要穿龙袍(龙袍上难道一定就有龙吗)(7)

鱼袋

鱼袋,即挂在腰间的荷包,是用来证明身份等级的物品。在宋神宗时期,武将不能佩戴鱼袋,加之职务不同的武将,腰带有所区别。如此一来,皇帝就可以通过对应的样式,轻松分辨出哪个是文官,哪个是武将,他们的品级高低又是怎样的。

官员的朝服上,套着一个白圈,这个物件叫做“方心曲领”。其实,它不是直接戴在脖子上的,而是有两根绳子,系在后颈部位。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装饰,还能体现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宋代的官帽,特色鲜明。左右两端,有着长长的耳朵。它并不是防止朝臣交头接耳的,那种说法只能当个故事听。其实,它叫“展脚幞头”,源自隋唐时期的幞头。

原来的幞头,是纱罗方巾,两端的耳朵是软的,用来打结固定。到了宋代,作为帽子使用时,两端的耳朵越变越长,材质也越来越硬,逐渐形成了一种非常夸张的外观。当然,这种夸张效果,也体现出了佩戴者的威仪感。

05

龙的象征

元代沿袭了宋的传统,在重大场合,皇帝会穿冕服。此外,还有朝服和常服。在元代皇帝画像上,通常能看到蒙古族着装,其实这是经过改良的常服,被称为“质孙服”。

龙纹正式应用于龙袍上,已经是明代的事情了。明太祖朱元璋对恢复汉服,做出了巨大贡献。明朝虽然取代了元朝,但是他们强调恢复汉族正统,因此认为自己属火德,相对应的,皇帝就有很多套红色的龙袍。

为什么古代皇帝都要穿龙袍(龙袍上难道一定就有龙吗)(8)

红色,并不是唯一的颜色,在皇帝不同类型的袍服上,“五色”均有应用。当时的法令还规定,黄袍由皇家独享。

明代皇帝的服饰主要包括:袞冕、通天冠服、皮弁服、武弁服、燕弁服和常服。其中在袞冕上,有十二章纹,即十二种图案。为此,朝廷出台了章服制度,规定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这六章织于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这六章绣于裳。

而在燕弁服和常服上,装饰着巨大的龙纹,粗壮有力,视觉效果强烈。尤其是黄色的常服,龙纹最为精美,除了行龙、云龙,还有各种姿态的团龙,十分生动。

有时候,皇帝会赏赐黄袍给大臣,与皇帝龙袍的区别是,上面的龙爪只有四趾,比皇家龙少一趾。四趾龙被称为蟒﹐这种衣服就叫做“蟒袍”。穿蟒袍时,腰间要佩戴玉带。

到了清代,龙袍继续沿用黄色,皇室专属,并以明黄为主,龙纹愈加丰富起来。

为什么古代皇帝都要穿龙袍(龙袍上难道一定就有龙吗)(9)

受《周易》“九五至尊”影响,至少绣有九条龙,中间一条正襟危坐,其他八条则是各种游走姿态。下摆处弯弯曲曲的线条,叫“海水江崖纹”,有一统山河的吉祥寓意。还有蝙蝠、五彩云,等等,也是龙袍上常见的图案。

龙袍要求越来越高,成本自然越来越高。据史料记载,制作一件龙袍,通常要花费两年以上的时间,耗资几万白银,造价巨大。

龙是华夏的图腾,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拥有无比神圣的地位。历史上真正的“龙袍”,从来没有固定的样式,却一朝比一朝复杂。穿上它的每一位皇帝,都在炫耀自己无上的权力。

然而,无论龙袍做工多么考究,它都和皇帝一起,随历史尘埃飘散,成为了过去式。唯有龙的精神,在中华大地上经久不息,世代传承。

参考资料:《宋史·舆服志》、《天工开物·乃服》、《清史稿》、《周易·乾》、《历代帝王图》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筱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