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光义到底是怎么继位的(宋太宗赵光义为何能登上皇位)
宋太宗赵光义,原名赵匡义,为了避讳自己兄长宋太祖赵匡胤的姓名而改名。纵观中国封建帝王历史,凡是庙号太宗的皇帝,貌似都存在各种问题被人诟病,例如汉太宗就不是顺位继承,而是大臣发动政变,把他葱藩王封地拉上皇位的;
例如唐太宗是发动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在斩杀两位兄弟之后才获得的皇位继承权;又例如宋朝后面的明朝太宗朱棣还是一位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
而今天所讲的主角赵光义也是一位太宗皇帝,不过因为他的身份与前面所讲的几位都不相同,赵光义是赵匡胤的弟弟,并不是儿子,因此宋太宗赵光义登上皇位就是带着神秘色彩的经典历史故事。
宋太祖生前为何没有立自己儿子为太子
1,五代十国的历史传统
在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王权更迭如同走马观花,当时的各个政权都没有明着立太子,而赵匡胤成立宋朝之时,五代十国的乱世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整个大环境依然被五代十国的政治影响实际笼罩,即使赵匡胤是一代传奇君王,也没有想着立马为这个做出不一样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宋朝初立之时,宋朝只能说是最大的割据势力,不能保证自己的王朝能统一并延续下去,所以不立太子反而更好。
2,政权不稳定
宋朝在赵匡胤的带领下基本平定南方,但是依然还存在残余势力和北汉、吴越,同时还有外部的辽国契丹族虎视眈眈,这些都是影响宋朝稳定的关键因素,而赵匡胤的儿子当时还未成年,如此情形之下,不立太子是正确的选择。
加上五代十国乱象之下各种至亲相残的黑幕,宋太祖对立太子这件事情应该存在担忧。
赵光义为什么能登基为帝
1,因为赵匡胤生前没有立太子
在中国古代宗法制度是最为重要的继承方式,但是这个制度在王权面前其实是完全可以改变的,只要有实力,谁强谁说话算数,既然赵匡胤没有立太子,而赵光义作为当时最有实权的亲王,又是赵匡胤的亲弟弟,完全有资格继承皇位。
而且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其实就是没有从法律上立下太子,那么一切皆有可能,更何况在唐朝时期,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因为无法掌控局势,被太监集团扶持他的亲叔叔成为下一任皇帝,庙号唐宣宗-李忱。
虽然这个唐宣宗是非正常继位,但是宦官集团敢这样操作,就说明从当时法理上是完全行得通,既然如此,赵光义作为皇帝亲弟弟在没有太子的情况下也一样拥有继承权。
2,赵匡胤重用赵光义的政治信号
虽然赵匡胤在生前没有说过任何要传位给弟弟赵光义的话,但是赵匡胤对赵光义的重用,让身边大臣们有着一种认为赵匡胤要传位给赵光义的信号。
赵匡胤赐封赵光义这位晋王作为开封府府尹,这个不就是一个官职吗,有什么信号传递?如果放在其他朝代也许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很多掌权者不愿意明着册立储君,但是会隐晦的决定继承人,其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立亲王作为首都的行政一把手;
例如李世民曾经做过尚书令,此后唐朝的尚书令一职成为高高在上的摆设,自李世民之后,只有唐德宗李适在成为皇帝之前担任过此职位,而且当时他还没有被立为太子,由此可见当时是唐代宗决定他为接班人所以才这样做的。同理,宋朝当时的开封府府尹也是具有这样的政治含义。
赵匡胤生前一直倚重赵光义,对赵光义的重用远超于一般古代帝王对自己亲弟弟的所作所为,这样的表现给麾下众大臣信号就是认为赵匡胤非常信任赵光义,既然是先帝如此信任的弟弟,又具备继承皇位的资格,完全应该支持赵光义成为新的君主;
而另一头,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虽然拥有一个仅次于封王的官职,但实际上作为一个26岁的皇帝长子没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因为赵匡胤从未真正重用过自己的这个继承人,只是不断地给加封官职。
如此一来,赵德昭在大臣心中没有威信,这样的情况平时也许没有什么,但是在皇位继承的关键时刻就会成为掉链子的关键。因此,赵光义能继承皇位,与赵匡胤生前对赵光义的信任度是分不开的。
3,赵光义自身的硬实力
首先,赵光义作为赵匡胤的亲弟弟,能够一直受到皇帝哥哥的重用,说明赵光义非常有能力和实力,因为赵匡胤用人是特别注重能力的,不可能重用一个废物。
其次,在赵匡胤去世之时,五代十国的乱象还未结束,而当时乱象之下,大家心中根深蒂固的想法是“强者为王”,这样的态度在宋朝当时依然备受大臣们的认可,不然赵匡胤的黄袍加身也不能那么顺利。
因此赵光义作为赵匡胤去世之后,大宋王朝最具影响力的亲王,很自然地得到诸多大臣的支持,从而赵光义成为宋太宗。
其三,赵德昭因为没有什么实力体现,作为跟随赵匡胤打江山的大臣们当然愿意跟随一个有实力有能力的强势君王,而不愿意去侍奉一个不知道怎么样的年轻主子。
毕竟大臣们也是与赵光义有着过命的革命友谊,对赵光义的实力非常清楚,他们更希望通过赵光义的领导实现更为宏大的目标。
4,历史上所记载的“金匮之盟”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记载,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把赵匡胤和宋朝前期的重臣赵普召至病榻前,杜太后首先是问赵匡胤,问他对于自己获得天下的原因是怎么认为的,而赵匡胤看着病恹恹的母亲,想着要宽慰杜太后,就说是父母亲的恩养和教育才有他的今天。
但是杜太后完全不接受自己儿子的安慰之言,而是非常直接地说了一句,是因为柴家是孤儿寡母没有什么威信,所以被你钻了空子,因此你不能让自己也重蹈覆辙,应该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然后再由弟弟传给你的儿子。
当时赵匡胤竟然答应了下来,赵普作为见证人,把这个约定记录在册放在一个金匮之中保存,因而称之为金匮之盟。后来赵光义在继位好几年之后发生继位的非法性谣言,于是赵普站了出来,把金匮中的约定宣告天下,所以才平息这个闹剧。
(经常关注宋朝历史的朋友应该还知道有一个野史的说法,即烛影斧声,但是这个完全是野史逸闻,所以就不在此赘述)
赵匡胤儿子的下场
赵匡胤一生共有四个儿子,不过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很早就身亡了,只有二子赵德昭与四子赵德芳长大成人,而自己父亲的皇位被叔叔继承,这两位对皇位有着法理性威胁的侄子是怎样的结局?
赵德昭的下场,赵光义在稳定王位之后,立马着手统一战略,很快征服吴越和漳泉政权,接着又消灭了北汉政权,完成了中原地区的基本统一。
于是赵光义决定一鼓作气向辽国发起进攻,希望收回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但是事与愿违,赵光义惨败,并且自己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而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直接计划拥护赵德昭即位。
在事情还在筹备当中之时,赵光义突然安全归来,并且对赵德昭说了一句:“反正你自己要做皇帝了,等你登基之后自己再做赏赐吧!”
因为当时宋军大败,又听闻皇位不稳,赵光义完全没有要赏赐苦战的军队,但是心地善良的赵德昭提出应该犒劳三军,所以赵光义说出这句话,而赵德昭听后默默地回道家中自杀了!
第二,赵德芳的结局在历史上就记载几句话,说赵德芳在自己兄长去世的第二年也依然病逝,时年二十三岁。至此,宋太祖仅存的两个儿子也是英年早逝,留给后世之人无尽地传说。
综上所述,宋太宗赵光义能登上皇位,完全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和他自身的实力所决定的,至于野史上的各种说法,无法得到有效的查证,所以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