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认知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行为的等级与档次)

中国道德思想的博大精深,除了上述的道德主体多元化、道德规范众多而成龙配套、道德行为千变万化的认定与评价等等方面之外,还有关于道德行为的等级与档次的划分,也是西方伦理学所不过问的严肃话题本节对此加以讨论,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道德认知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道德行为的等级与档次)

道德认知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

中国道德思想的博大精深,除了上述的道德主体多元化、道德规范众多而成龙配套、道德行为千变万化的认定与评价等等方面之外,还有关于道德行为的等级与档次的划分,也是西方伦理学所不过问的严肃话题。本节对此加以讨论。

道德行为等级与档次划分的必要性,取决于道德行为主体的多元性和道德规范的繁多。即是一种认知的客观需要与要求,否则许多道理就讲不明白。依笔者初步研究发现,道德行为的等级产生于多元化的主体的不同地位,而这种等级观念很原始,即伏羲画八卦之时就已出现。天字第一等的就是天地之德,是中国道德的老根之所在,神圣无比,故《易传》称之为"神明之德″①。当初的称呼是天地之德,有时也称天德、地德。由天地之德联想出的人德,都从属于天地之德,等级便依次下降。居第二等的自然是君、王、大人、圣人,以君德为标志。对君德的要求极高,要"与天地合德″,意思是君王们应当像天地一样养育普天下的广大臣民。这种思思观念没有美化君王的成分,而是一种严格要求,理想色彩极浓厚。中国道德的精髓也在这里。第三等级的德是君子之德,这种道德观念特别突出,《周易》几十次专门讲君子之德的方方面面,而这里的君子是古国和邦国前期的国家公务员,是社会领导与管理的中坚力量。对君子的严格道德要求,体现了国家的德治思想高于法治,这是中国特色存在。此后几千年都如此维护着德治的重要地位,没有变化。第四等的德是民德。第五等的是小人之德,第六等的是妇人之德,到周初才划分出来。今天人们都熟知的古代妇女"从一而终″的妇德之一,就产生在周初。在解释恒卦的卦象时,有道是:"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①不料这一说竟成为日后的妇德的口头禅。中国道德的等级划分情况,大体如此。

道德行为的档次,产生在种种具体道德规范与行为的比较认知活动实践,并非凭空想像。而且这档次的划分也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笔者发现,周初开始出现了道德档次划分的思想苗头,到百家争鸣时得到了大发展。这里说明一下有关苗头初露的情况。

若追问指导思想,困卦的阐释可认为有启示意义。困卦描述的困境有自然恶劣环境、酒食困境、刑罚造成的身体残疾的困境等等。周人意识到,"困,德之辨也″②,还说"困,穷而通″③,又有"困,以寡怨″④。将这几句话的意思串联起来,其道德认知的启迪就明白了。笔者的理解是:人在面临种种困境之时,不仅不能丧失应有的道德行为,反而要更加思考道德的重要性,弄通种种道理,如果孤陋寡闻就不好了。于是乎在道德规范的丛林中,各种道德的比较就冒芽了。

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惠伯在一次关干德与美的谈话中,发表了三德之美的三个档次的意见,他认为上美为善,中美为忠,下美为恭⑤。这种说法有交叉学科意义,即可用以说明美有等级差别,又可用以说明道德规范的比较中产生的档次差别。《宏观美学原理》曾讲过此例的美的等级差异。这里应补充其道德档次划分的潜在思想。为什么说善为上德?因为它泛指向一切对象行善,即有天地之德普施的意味。忠,之所以是次于善的档次,因为忠有朝廷、君王的特定对象,故次于善。而恭,只是个人的态度,并无对他人奉献自己的行为,故处于最下的档次。由此实例可知,在中国道德思想中,越彻底奉献于社会和他人,道德行为档次越高,反之就越低。这种观念日后大发扬的情形,到时另行讨论。

注释

①《周易》,第380页,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②③④同上,第394至395页。

⑤《左传》,第1761页,中华书局,2012年10月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