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的猪病多怎么办(夏季养猪场常见猪混合感染性疾病怎样预防和治疗)

每年的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7月中下旬以后养猪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猪病流行,常持续到10月中下旬以后才逐渐平缓,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的也不易控制猪病

下面祺茂堂生物小编就来具体说明,夏季80%以上的发病猪均是病原混合感染,该如何治疗?

养猪场的猪病多怎么办(夏季养猪场常见猪混合感染性疾病怎样预防和治疗)(1)

80%以上的发病猪均是由两种或两以上病原混合感染

从多年临床对养猪场猪病流行的病原体分析,80%以上的发病猪均是由两种或两以上病原混合感染,70%以上的发病猪以病毒病为主,病毒病中又以猪瘟、蓝耳、圆环为主。

75%以上的病猪有细菌性疾病并发或继发,细菌性疾病以猪链球菌病、气喘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为主。

加之7-10月份养猪场多数人认为天气热不重视保健,饲养环境、卫生状况和饲喂霉变饲料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得养猪场这一时段的猪病流行显得更为复杂、治俞难度更大。

下面就对临床中常见的该阶段猪病流行较为常见的几种混合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做简单介绍:

一、猪瘟和蓝耳混合感染

1、症状:发病猪被毛粗乱,精神沉郁,高热41-42℃,呼吸困难,皮肤充血,发绀,并呈蓝紫色,且以耳尖、耳边、腹部、尾根发绀坏死较为严重;大部分病猪出现排黄色黏稠的油状稀粪,站立不稳,嗜卧,有的高热厌食,全身发紫。母猪流产率达到100%,死胎率达到30%左右。

剖检内脏器官,脾脏出血性梗死,肠道有大量的出血性病变。病猪全身内脏器官黏膜浆膜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变化。

其扁桃体坏死,全身淋巴结出血肿大,切面呈大理石样外观;气管可见浆液性、纤维素性炎症,肺间质增宽,肺脏表面有散在出血点;心外膜及心肌严重出血,心内膜出血;肾脏、脾脏有黄白色坏死灶及针尖样小出血点。

脾脏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有出血性梗死灶;输尿管、膀胱黏膜处有出血点,回盲口有非典型性口状肿。

养猪场的猪病多怎么办(夏季养猪场常见猪混合感染性疾病怎样预防和治疗)(2)

同猪舍的猪可能在3~5天内出现机体发病情况

2、诊断:一是母猪100%流产;二是母猪出现大量的死胎;三是病猪出现耳、尾发紫、发蓝现象,排黄色油状黏稠稀粪;四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无效;五是体温高达41℃以上。

病猪全身内脏器官黏膜浆膜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变化。其扁桃体坏死,全身淋巴结出血肿大,切面呈大理石样外观;气管可见浆液性、纤维素性炎症,肺间质增宽,肺脏表面有散在出血点;心外膜及心肌严重出血,心内膜出血。

肾脏、脾脏有黄白色坏死灶及针尖样小出血点;脾脏边缘不整齐,呈锯齿状,有出血性梗死灶;输尿管、膀胱黏膜处有出血点,回盲口有非典型性扣状肿。

发病初期,生猪会存在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症状,比较喜好垫草上睡觉,病猪在休息过程中,会有明显的犬卧姿势,病猪大小便次数要比健康时明显减少。少部分病猪眼结膜发红,体温偏高。

如果猪舍里有一头猪发病,同猪舍的猪可能在3~5天内出现机体发病情况,与病猪相邻的猪舍里生猪,通常会在7~15天后发病。病猪在发病中期,会出现明显的病情加重,以及便秘和食欲废绝等症状,病猪排出的粪便当中会混杂黏膜块、血块或者是肠黏膜,尿呈黄色并且尿量明显减少。病猪通常精神萎靡,病猪吻突外皮会出现磨破出血情况。

如果母猪患有猪瘟和蓝耳病混合感染情况,会造成很多猪仔在一周内死亡。部分病猪在中期阶段腹泻和便秘会交叉出现。病猪的腿部、耳朵、腹部内侧均存在血斑或者是血点。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此症状可持续3周时间。

感染晚期,病猪会不能起身行走,甚至会瘫痪,一些病猪会出现呼吸困难现象,大面积出现瘀斑。一些病猪存在耳朵脱落或者是耳朵萎缩现象,在濒临死亡前,通常会存在四肢抽搐以及肌肉乱颤等症状。

养猪场的猪病多怎么办(夏季养猪场常见猪混合感染性疾病怎样预防和治疗)(3)

病猪犬坐呼吸,口流白沫,呼吸困难,母猪有流产现象发生

二、猪瘟与猪弓形体病混合感染

1、症状:病猪全身皮肤发红,有的有出血点,耳皮、腹下、四肢、胸膜处有充血、出血及紫色的淤血斑;出现高温急流热现象的病猪站立不稳,并伴有瘫痪现象出现;粪便前期干结,后期腹泻,且有水痢现象出现,并具有恶臭味。

病猪犬坐呼吸,口流白沫,呼吸困难,母猪有流产现象发生,病猪在患病后期会发生四肢瘫痪现象。

病猪全身皮肤发红,有的有出血点,耳皮、腹下、四肢、胸膜处有充血、出血及紫色的淤血斑;出现高温急流热现象的病猪站立不稳,并伴有瘫痪现象出现;粪便前期干结,后期腹泻,且有水痢现象出现,并具有恶臭味。

病猪犬坐呼吸,口流白沫,呼吸困难,母猪有流产现象发生,病猪在患病后期会发生四肢瘫痪现象。

夏秋季节,猪很容易被猪瘟病病毒和弓形体混合感染。病猪皮肤发红,有的全身遍布小出血点,特别是腹部、耳翼皮下大面积充血、出血;咳喘,呼吸困难;尿黄,有的排血尿;粪便干,呈球形,排便困难;体温升高,有的达41℃-42℃;瘫痪,站不起来,在临床诊断时,容易被误诊为蓝耳病或附红细胞体病。

剖检病死猪,腹股沟淋巴结、胃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等多处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质硬,个别肿至鸡蛋大。也有的仅见淋巴结肿大,外周出血不明显或不出血。肾脏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多数情况下整个肾脏遍布多个紫黑色出血斑,肾切面皮质、髓质、肾盂粘膜可见针尖和米粒大小的出血点,膀胱肉粘膜有个别紫黑色出血点或片状弥漫性出血斑。

胃粘膜有片状出血,回肠末端、结肠和盲肠有局灶性固膜性肠炎,呈扣状肿;在口角、齿龈和颊部的粘膜上常有溃疡灶、胸腔积液。

猪瘟和弓形体混合感染发生率高的原因主要是:猪被猪瘟病毒感染后,引起机体免疫抑制,免疫力下降,容易被其它病原感染,继发其它传染病。

养猪场的猪病多怎么办(夏季养猪场常见猪混合感染性疾病怎样预防和治疗)(4)

母猪大部分有流产现象发生,可怀疑本病发生的可能

随着兽医临床应用抗生素品种的增多,抗菌效果越来越好,使继发细菌传染病如沙门氏菌病、丹毒杆菌病、巴氏杆菌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一般抗生素对弓形体的作

用效果不大,磺胺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相对较少,养猪场普遍存在环境卫生不好,鼠、蚊蝇、蟑螂较多,间接造成了疫病的传播。

发病后,根据猪瘟抗体监测情况,水平低的可补种疫苗。仔猪出生后进行猪瘟疫苗注射,免疫后2小时再哺乳,养殖场进行环境消毒,灭鼠、灭蚊蝇、灭蟑螂,防止饲料污染,屠宰场废料应进行无害化处理,感染猪瘟病毒的猪可进行大剂量猪瘟疫苗多点注射,进行紧急免疫,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2、诊断:母猪大部分有流产现象发生,可怀疑本病发生的可能。本病与猪蓝耳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状相似,但使用血虫净、抗生素类药及蓝耳病疫苗免疫均无效。

母猪大部分有流产现象发生,可怀疑本病发生的可能。本病与猪蓝耳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状相似,但使用血虫净、抗生素类药及蓝耳病疫苗免疫均无效。

三、附红细胞体与猪链球菌合并感染

1、症状:患病初期的病猪体温升高达41.5-42.5℃,且呈高度稽留热,呼吸急促,流浆性或黏性鼻液,上下眼睑色暗,外观呈黑眼圈状;全身皮肤发红,耳、颈、腹下、两大腿后侧及四肢下端等处皮肤常呈弥漫性出血,有紫红色斑块,指压不退色。

患病后期的病猪表现呼吸困难,皮肤出现贫血,黄疸病症;多数病猪大便干燥,也有便秘和腹泻同时发生的现象;病猪有关节肿胀、疼痛现象;患病仔猪常伴有脑炎病症出现;怀孕母猪有大量流产现象发生。

2、诊断:本病与猪瘟的区别在于猪瘟病猪患病后精神极度萎靡,眼睛昏暗无神;本病病猪则眼睛明亮。猪瘟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无效,而本病则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抗附红细胞体的药物治疗有效。

养猪场的猪病多怎么办(夏季养猪场常见猪混合感染性疾病怎样预防和治疗)(5)

黄芪多糖

四、夏季猪病原混合感染的根源和防治用药

根源:猪群整体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不足。尤其免疫抑制性疾病对猪群的感染及霉菌毒素造成的猪群免疫力低下更为严重。高致病性病源的出现 一些病源发生变异、毒力返强重新危害猪群,例如高致病性蓝耳病的出现。

饲养管理不到位 其中引种、育种、选种等工作中的失误;饲料营养成分不足;猪生长各阶段的管理措施执行不到位等等多种原因。环境因素 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圈舍面积等不合理给猪群造成影响。消毒、免疫、药物保健等防病控病措施执行不到位

防治: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猪舍内温度控制。 降低饲养密度,避免猪舍过度拥挤,减少热应激。做好通风换气工作。提高饲料营养浓度,满足猪各阶段的营养需要,避免营养问题造成猪群免疫力低下。

2、加强消毒,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及车辆进入猪场。

3、给猪群添加黄芪多糖等中药,可逐步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建立对蓝耳病的抵抗力。黄芪多糖本身具有清热解毒、扶正祛邪,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以诱导动物机体产生干扰素,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抗体形成。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能够不同程度地提高多种细胞因子的含量,显著提高机体抗病毒性疾病的能力。

在防控猪病毒病时黄芪多糖可以提高猪的采食量,促进感染猪康复,提升机体的健康水平,进而降低发病率。

当猪场受到病毒性疾病的威胁时,如口蹄疫、圆环病毒病、流感、非洲猪瘟、猪瘟等病毒性疾病,兽医师建议:用黄芪多糖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疫情的猪场,可促进疾病迅速康复。

以上内容由济南祺茂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欢迎您留言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