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从来不曾走远(而是我们在渐渐长大)

年味从来不曾走远(而是我们在渐渐长大)(1)

年味从来不曾走远(而是我们在渐渐长大)(2)

愿长大的孩子,都能重新找到年味的承载

@文/薏米

刚刚过去的2020年有句感动了无数人的话:“浓浓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确,“烟火气”这三个字勾起了大家记忆里许多温暖的画面。

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一年之中最具烟火气的时刻莫过于春节。一家人经过一年的忙碌,暂时卸下所有的包袱,围坐在一起吃一顿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多少疲惫与不堪,都在这辞旧迎新、张灯结彩的年味中被抚平。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越来越多人发觉这本该最具仪式感的春节如今却愈发没有年味了。

还记得儿时的春节吗

记忆里的新年是由很多意象承载着的。第一个意象当属年夜饭。

奶奶家是一个拥有12人的大家庭,那时候的房子面积不大,准备年夜饭时,长辈们忙里忙外,锅碗瓢盆声不绝于耳,显得格外热闹。小孩子只顾着跑出去玩,时不时溜进厨房观察进度,幸运的话或许还能被大人投喂几粒刚出锅的油炸花生米。有时,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以为这顿年夜饭一定要迟了,但他们仿佛都是拿捏准的,每年除夕的晚上六点半,我们总能准时开餐。而聚餐结束打开电视,又总能赶上春晚开场的那一句“中国中央电视台”。

年味从来不曾走远(而是我们在渐渐长大)(3)

每年春节的必备环节便是家人围坐,一起包饺子

有关年味的第二个意象应当是鞭炮。那时候的新年鞭炮是从小孩子的“摔炮”开始的。这种炮仗,用力摔在地上便会炸响,小男孩们玩得不亦乐乎,甚至走路都要低着头寻找别人没摔响的炮。还有一种更适合女孩子的手持烟花,印象中叫“仙女棒”,拿在手上看它旋转跳跃大概是那个年头最简单、最初级的浪漫。放鞭炮最为集中的时刻是在除夕夜,总有人执着于在零点零分点燃引信,在庆祝新年的同时获得一丝成就感。而我们家始终觉得麻烦,于是每年都在屋里一边看着春晚主持人倒计时,一边听着窗外噼里啪啦的声响。至于鞭炮的阵仗有多大,只有从第二天一早单元楼门口的“红毯”有多厚来推测。

年味的第三个意象是雪。记忆里那些年冬天的降雪比现在多,透过满是雾气的窗子看出去,皑皑白雪映衬下的大红灯笼格外耀眼。还记得某年正月初一大雪封路,我们一家四口起了个大早,踩着厚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爷爷奶奶家,为的是赶早去拜年,吃上那一碗刚出锅的饺子。无奈路太难走,我们到的时间比往年晚了一些。于是推开家门迎接我们的是叔叔婶婶、哥哥弟弟七嘴八舌的“怪罪”,满屋子的吵闹声和欢笑声在安静的雪天里显得格外爽朗,仿佛就此将开启一整年的快乐与喜气。

年味从来不曾走远(而是我们在渐渐长大)(4)

2019年,薏米家的年夜饭

年味从来不曾走远(而是我们在渐渐长大)(5)

2019年,薏米向奶奶学做的“刺猬豆包”

儿时的春节有太多的美好意象,无论是挂在衣柜里正月初一才能穿的新衣服,还是来不及捂热就被爸妈代为保管的压岁钱,甚至是大超市里循环播放着的新年歌曲《喜洋洋》,都承载着那个年代有关春节的独特记忆。遗憾于当时的我没有手机,只能凭借印象把这些画面与声音都留在脑海里。

年味都去哪了

如果要严格地说,年味是从哪一年开始变淡的,我真的讲不清楚。这大概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回从前的一些感觉,发现有残存的相似便会内心一阵欢喜,但毋庸置疑的是,这样的淡化仍在持续。

我冷静下来思考年味都去哪了,何以不声不响地变淡了呢?

诚然,网络通讯的活跃在一定意义上干扰了我们体会年味的心境,爆竹烟花的禁燃也成了很多人耿耿于怀的缺憾。但对于年轻人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应当是我们长大了,而我们的家人变老了。

小孩子是无忧无虑的,不需要承担家务活就可以品尝年夜饭的美味,不需要购置年货就可以尽享家人忙碌的成果,甚至不需要考虑讲什么恭贺的话语就可以收获鼓鼓的红包。

小孩子的欢呼雀跃也很简单,围坐在电视机前嗑几颗瓜子便是快乐,跑出家门攒上两个雪球就能兴奋好一阵儿,发现了一包大白兔奶糖便仿佛接下来的几日都更加美滋滋。

年味从来不曾走远(而是我们在渐渐长大)(6)

而长大后的我们,渐渐学会了承担。学会了惦记着过年回家要提前为爸妈准备一份礼物,知道了去亲戚家拜访再不能到处乱跑而要陪人拉拉家常,也终于明白了扫墓不是儿戏,那是对已故亲人的祭奠,是要在这样欢乐祥和的日子里向他们传递深深的思念。

是的,如果说小孩子是家庭的兴奋剂,那伴随着成长,我们所扮演的角色逐渐向从前的父母靠拢,肩上的担子也在一点点加重。而与此同时,老人作为一个大家庭的黏合剂,伴随着他们的老去甚至离开,家人们的相聚渐渐少了些话题、多了份哀思。

于是这年味啊,难免要变淡了。

把握当下是留住年味的最好方式

在我家,如今的春节大概是这样过的。

年轻人步入职场之后失去了寒假,生意人忙碌着想要抓住年关最后的营销,奶奶的离世也消减了爷爷添置年货的热情。因此临近除夕的那几天,日子和往常并没有太大差别。只有到大年三十当天,大家庭的每位成员终于齐聚在一起,照例拼凑出一桌像模像样的年夜饭。

年味从来不曾走远(而是我们在渐渐长大)(7)

春晚仍旧在电视里热闹地播放着,但每个人的目光更多地停留在手机上。各式各样的线上祝福和红包激发出短暂的热潮,网络的实时更新也让我们不至于错过热门节目和精彩片段。

大年初一我们依旧拜年,吃一顿红红火火的早餐。这一系列的仪式感和往年一样流畅地进行着,但只是从除夕开始,在新春第一天的早上匆匆结束,轰轰烈烈一蹴而就,而后生活又归于平淡。

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曾经无比感伤于年味的流失,甚至为如今的孩子无法体会我们幼时的欢喜而倍感遗憾。但如果你去问自己的父母,会发现他们也时常怀念着自己儿时的新年,无数单纯快乐的场景也一样于他们的脑海中历历在目。

年味从来不曾走远(而是我们在渐渐长大)(8)

当一身新衣、一桌好饭不再是春节标配的时候,如今的孩子或许有了新的欢喜。对于他们而言,贴对联挂灯笼仍然是年味,但抱着手机抢红包也是年味,看自己的“爱豆”登上春晚同样是年味。

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自作多情地替人感伤,反而更应当劝慰自己,放下对“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执念,舍弃对“倒数声声天地响”的期待,去抓紧机会感受当下,把握住身边尚能捕捉到的新年气息。抬头看看街道两旁挂起的红灯笼,走进路边小店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甚至认真体会心底里对亲人的一场悄无声息的思念,这些都将是值得我们日后怀念的、关于年味的新意象。

年味从来不曾走远(而是我们在渐渐长大)(9)

由于疫情的影响,对于很多人而言,即将到来的是一个特殊的春节。就地过年,是为了更好的团圆。如果你已经决定留在当下这座城市迎接新春,那不如借此机会放下对儿时年味的追逐,去努力探寻一些新的灵感,去把握专属于当下的年味记忆。

祝愿每一个已经长大的孩子,无论身处何地都能重新找到承载。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责编:郝劲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