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共青团凝聚力(瞭望凝聚共青团力量)

增强共青团凝聚力(瞭望凝聚共青团力量)(1)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

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既是共青团服务青年的关键着力点,也是共青团直接参与服务国家经济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8月是集中帮助2022届毕业生就业的“攻坚期”,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目前,已经通过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完成了帮助不少于10万名2022届毕业生就业的目标任务

通过实习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真实的岗位历练中,感知时代脉搏、加强社会认知、提高社会化能力,树立正确、理性的择业观、就业观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康喆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将促进大学生就业摆在突出位置。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下简称共青团)的工作主线,面对党和国家的要求、青年的需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共青团的重要职责。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专访了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他表示,共青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指示要求,聚焦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这一重点群体,围绕就业精准帮扶、社会化能力提升这两个重点领域,扎实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

精准帮扶

《瞭望》:面向广大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共青团中央能够发挥哪些作用?

傅振邦:首先,是精准帮扶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

帮助最需要帮助的青年,是共青团履行政治责任的必然要求。共青团中央开展的一项调研显示,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是就业困难的主要群体。这一群体能否顺利就业,事关他们个人家庭生活的改善、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为此,共青团将工作对象聚焦到“双非”学校的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等多种困难家庭学生,采取团干部一对一精准结对帮扶的模式,摸清就业意向、提供就业指导、推荐岗位信息、关注就业进展、持续跟踪辅导,用心用情用力帮助学生就业。

其次,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化能力。共青团中央连续两年开展调研,发现以人际交往、抗压抗挫、自我认知和反思、自我规划等为主的社会化能力,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此,共青团大力组织在校大学生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前置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结合“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深化实施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大学生在乡村社区、田间地头了解国情社情,在真实的政务、企业一线工作岗位上增强职业认知、提高社会化能力。

其三,做好大学生择业观、就业观引导。共青团2021年针对一般院校学生开展的调研发现,近2/3的受访学生更倾向去一线、新一线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近3/4的受访学生更倾向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体制内稳定性强的岗位;少数学生缺少吃苦耐劳精神,对工作薪酬的期待偏高,相对缺少理性客观的自我定位等。

对此,我们一方面通过大样本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大学生就业意向、实时动态、心理状态的一手情况,重点摸清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研提政策建议;另一方面,着力开展择业观、就业观的宣传引导,邀请此前到基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团支部进行宣讲,引导同学们正确认知自我、做好职业规划。

多措并举

《瞭望》:为帮助大学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共青团中央做了哪些工作?

傅振邦: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既是共青团服务青年的关键着力点,也是共青团直接参与服务国家经济工作的重要切入点。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2019年起,各级团组织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的大中专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两年间,累计帮助22.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就业,为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贡献。

2021年以来,共青团围绕党和国家“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大局,持续聚焦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扎实推进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多措并举帮助大学生就业。

一是,实施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聚焦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每名团干部每年与3至5名拟就业的低收入家庭学生结对,一对一沟通联系,点对点了解需求,有重点地向学生推荐不少于2个与其就业意向相符的岗位信息,实打实地帮助大学毕业生找工作。

截至8月5日,全团共募集到包括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单位在内的15.1万家企业提供的337.4万个岗位信息。全国3.2万名团干部与9.7万名2022届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结对,已帮助其中7.4万名毕业生找到工作。

二是,实施大学生乡村创业帮扶计划。共青团计划今年内面向毕业2年内的大学生,资助其返乡下乡开展初创型小微项目不少于3000个,每个项目提供资金2万元,全团每年提供资金总额不少于6000万元,并为项目提供具体支持和综合培育。

截至目前,各级团组织已在全国范围内初步遴选征集无偿资助项目近700个、免息借款支持项目1000余个,项目资金也将按照计划陆续稳妥发放。

三是,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部计划自2003年启动以来,得到各有关方面大力支持,同学们踊跃报名、奔赴西部。截至2021年底,已累计选派41万名青年学生到西部2100多个县(市区旗)开展志愿服务,在基层、在西部、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建功立业。作为基层就业项目,今年共有2300多所高校的25万名应届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报名。

目前,各地的招募工作已经全部完成,3.67万名新招募志愿者将到西部基层、乡村开展1~3年志愿服务。

四是,实施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共青团中央从2019年起实施“扬帆计划”,各级团组织广泛动员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为广大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通过开展政务实习、企业实习和职场体验活动,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能力和就业能力提升。

在各级团组织的共同努力下,2019~2021年,全团累计组织116.5万名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实习活动。2014年,共青团中央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开展中央和国家机关大学生实习活动。近年来,全国各地累计2400余名学生走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开展暑期集中实习。2021年,我们探索开展了常态化的秋季实习,受到大学生的广泛关注和热烈欢迎。

2022年以来,共青团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工作水平,通过“大学生实习服务平台”广泛发布各级各类岗位信息,为同学们返乡实习、异地实习提供便利。截至8月5日,全团累计发布各级政务实习岗位信息27.4万个,企业实习岗位信息37.5万个,累计参与学生51.6万人次;组织开展职场体验活动5916场,参与学生34.7万人次。

五是,实施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实践育人是共青团的主要特色和优势所在。共青团于2019年起开始推动“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2019~2021年,累计超过2000万人次学生志愿者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超过82.7万人次大学生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1年底,共青团推动实施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组织在校大学生常态化向社区和青年之家报到,在寒暑假开展“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就近就便参与城乡社区实践计划。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统筹校内校外共青团力量,组织大学生走进社会基层,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提高社会化能力。

截至8月5日,全国已有4.25万高校团支部、约18万名大学生参与社区治理、课后服务、社会调查等社区实践活动。

增强共青团凝聚力(瞭望凝聚共青团力量)(2)

参加国资委央企云招聘·上海站暨上海共青团“千校万岗”就业服务季新闻发布会的高校毕业生代表浏览就业服务招聘专区网页(2020年3月12日摄) 刘颖摄/本刊

全力以赴

《瞭望》: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方面,共青团中央下一步有哪些打算?

傅振邦:各级团组织将促进大学生就业作为主责主业来抓,以扎实的帮扶工作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其一,当务之急是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努力帮助更多2022届毕业生找到工作。8月是集中帮助2022届毕业生就业的“攻坚期”,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目前,已经通过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帮扶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完成了帮助不少于10万名2022届毕业生就业的目标任务。接下来,我们将花更大力气帮助尚未就业的结对学生找到工作。

其二,持续推进“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扎实做好2023届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

在做好2022届学生就业帮扶工作的基础上,共青团已经着手推动2023届学生就业帮扶工作。特别是针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五类困难毕业生群体,共青团将认真总结经验、查找工作不足,根据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夯实举措、压实各级团组织责任,精准匹配大学生最现实的就业需求,持续推进五个专项计划实施,用心用情用力、落细落准落实,扎实做好服务大学生就业各项工作。

其三,从思想引领和实践教育两个方面入手,常态化开展大学生择业观、就业观引导工作。

一方面,结合学习《论青年工作》《与大学生朋友们》,广泛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讲交流活动,制作更多新媒体产品,通过团属新媒体矩阵加强传播,引导学生保持平实之心,主动到基层去、到一线去,“自找苦吃”、努力奋斗。另一方面,通过实习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真实的岗位历练中,感知时代脉搏、加强社会认知、提高社会化能力,树立正确、理性的择业观、就业观。

其四,继续做好服务青年创业工作,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共青团将下更大功夫,不断完善和深化共青团服务青年创业工作体系,着力发现、培养和凝聚一批政治素质过硬、符合市场需求、具备发展潜力的优质青年创业人才,支持和依靠他们在经济主战场特别是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重点领域积极创业,力争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倍增效应”,带动更多青年就业。

其五,深入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日趋成熟,已在近千所高校推广使用,特别是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发挥的作用,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初步认可。接下来,共青团将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为导向,继续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深入实施,通过全面客观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实习实践、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技能培训、社会工作等参与情况,绘制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雷达图”“展示屏”,进一步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化能力和综合就业能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