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师核心考点必背记忆口诀(健康管理师高级)
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
1、健康管理
A 概念:以现在健康概念和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为指导,运用医学、
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健康状况及影
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连续的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人
人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学服务过程。
B 健康管理特点:是管理学、预防医学研究、临床医学的交叉与
结合,是三者互相弥合与提炼后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与行业。
C健康管理的宗旨是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
果,其主体是经过系统医学教育或培训并取得相应资质的医务工作
者,客体是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或康复期
人群。健康管理服务的两大支撑点是信息技术和金融保险。公众理念
是病前主动防,病后科学管,跟踪服务不间断。
C 健康管理目标和任务:
1)完善健康和福利。2)减少健康危险因素。3)预防高危人群患
病。4)易化疾病早期诊断。5)增加临床效用效益。6)避免可预防
的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病。7)消除和减少无效或不必要的医疗服务。
8)对疾病结局做出度量并提供持续的评估和改进。
D 健康管理基本步骤:1)了解你的健康,开始健康状况检测
和信息收集。2)关心和评价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和健康评
价。3)改善和促进你的健康,开展健康风险干预和健康促进,进行
健康干预。4)效果评价
E 健康管理服务流程:1)健康体检 2)健康评估 3)个人健康
管理咨询 4)个人健康管理后续服务 5)专项的健康及疾病管理服务。
F 健康管理基本策略是通过评估和控制健康风险,达到维护健
康的目的。
基本策略六种: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
病伤管理、残疾管理和综合的人群健康管理。
可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静坐生活方式
不可改变行为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遗传。
2、生活方式管理
1)概念是指以个人或自我为核心的卫生保健活动。是通过健康促进
技术,来保护人们远离不良行为,减少危险因素对健康的损害,预防
疾病,改善健康。膳食、体力活动、吸烟、适度饮酒、精神压力等是
目前对国人进行生活方式管理的重点。
2)生活方式管理特点:以个体为中心,强调个体的健康责任和作用;
以预防为主,有效整合三级预防;通常与其他健康管理策略联合进行。
3)健康行为改变的技术 4 种:教育、激励、训练、营销
3、需求管理
1)概念:是通过帮助健康和寻求恰当的卫生服务,控制卫生成本,
促进卫生服务的合理利用。
2)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4 种:患病率;感知到的需要;患者偏好;
健康因素以外的动机。
3)需求的主要方法:以问卷为基础的健康评估;以医疗卫生花费为
基础的评估。
3、疾病管理
疾病管理概念:是一个协调医疗保健干预和与患者沟通的系统,它强
调患者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包含人群识别、循证医学的指导、医生与
服务提供者协调运作、患者自我管理教育、过程与结果的预测和管理
以及定期的报告和反馈。
疾病管理特点:1)目标人群是患有特定疾病的个体。2)关注个体和
群体连续性的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3)医疗卫生服务及干预措施的
综合协调至关重要。
4、综合人群健康管理方法:包括一级、二级、三级预防。一级指在
疾病发生之前预防其发生。二级指在疾病发展前对疾病早期诊断检
测,问卷、筛查;三级指在疾病发生后预防其发展和蔓延,减少疼痛
和伤害。
5、优秀的灾难性病伤管理项目的特征:
1、转诊及时
2、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出适宜的医疗服务计划
3.具备一支包含多种医学专科及综合业务能力的服务队伍,能够有效
对可能出现的多种医疗服务需要
4、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进行自我管理
5、尽可能使患者及家属满意。
6、残疾管理的目的:减少工作地点发生参加事故的频率和费用代价
7、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及吸烟是造成多种慢性病的三大行为
因素。
8、我国健康管理主要的任务是:在新的医疗体制改革方案和"健康
中国 2020 战略"总体框架下,仅仅围绕我国政府建设高水平小康社
会的总体要求,创立现代健康管理创新体系,创新服务模式与技术手
段,是慢性非传然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9、健康管理与生产力发展是一个全新的健康理念。研究表明,每个
企业对于员工的健康管理,不是付出,而是投资。
10、健康管理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实施原则:
1.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现结合、构建中国特色健康管理学科与产业体
系
2.坚持需求牵引与产业推动相结合,以学术引领产业,依托政府的支
持,以产业推动学术和学科发展。
3、坚持体系构建与功能相结合,构建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新模式和中
医特色预防保健新体系。
4、坚持技术标准与服务规范相结合,努力规范健康管理服务流程,
提高行业核心竞争力;坚持成果示范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加大健康管
理科技投入与成果转化的步伐,努力满足国人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
5、坚持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充分吸收和利用各国先进的
健康管理经验和技术,努力构建国际化的健康管理技术合作与服务平
台,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广泛参与相结合。
第二章、临床医学基础
1、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1)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内外科;2)
治疗对象,妇儿 3)人体系统或解剖,口腔眼等;4)病种,结核肿
瘤;5)诊断手段,病理检验。
2、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1)临床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是人;2)
临床医学具有探索性;3)临床医学启动医学研究;4)临床医学检验
医学成果。
3、循证 医学
1)循证医学概念:应用最多的有关信息,通过谨慎、明确和明智的
确认和评估,做出医学决策的实践活动。
2)循证医学核心内容:医生对患者建议或实施任何、治疗或预防保
健措施,都要尽可能基于可靠的证据,证明这种措施确实对患者有益,
并且尽可能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
4、问诊和病史采集的主要内容
1)患者的一般情况 2)主诉: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
状和体征 3)现病史 4)既往史 5)个人史和家族史,女性还有月经
史和生育史。
5、体检检查的基本方法
视诊、触诊、扣诊、听诊
6、临床实验室检查的主要内容
1)血液学检验 2)体液与排泄物的检验 3)生化学检验 4)免疫学检
验 5)病原学检验
7、疾病的 X 线图像改变
1)大小改变 2)位置改变 3)形态改变 4)轮廓改变 5)密度改变 6)
功能改变
8、CT 检查的优缺点
优点:密度分辨率优于 X 线,能良好地显示人体内各部位的器官结构,
除发现形态改变外,还能检查组织的密度变化,扩大了影像学的检查
范围。
缺点:是有射线的检查方法,较难发现器官组织结构的功能变化,个
别部位如颅底部骨伪影可影响后颅凹脑组织检查;因成像野的限制,
不宜检查四肢小关节,难以显示空腔器官的粘膜变化;强化扫描时有
造影剂的不良反应存在。
9、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
1)检测实质性脏器的大小、形态及物理特性。2)检测某些囊性器官
的形态、走向及功能状态 3)检测心脏、大血管和外周血管的结构、
功能及备注动力学状态 4)检测脏器内各种点位病变的物理特性 5)
检测积液的存在与否及量的多少 6)产科可确定妊娠,判断胎位、胎
儿数量;确定胎龄,评价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发现胎儿畸形;评定胎
儿生理功能;超声引导下治疗 7)超声引导下穿刺做针吸细胞学或组
织活检或治疗
10、MRI 图像
优点:无射线损害;通过梯度场和射频场的更换可完成矢状、冠状、
横切、斜切等多轴成像;图像不受人体正常组织的干扰(无伪影);
强化扫描用钆造影剂,无不良反应。
缺点:检查时间长;有恐怕感;小关节小部位成像不普及;费用高。
11、心电图检查临床应用
心脏疾病的诊断、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手术麻醉、药物作用和电解
质紊乱的监测、航天、登山运动的心电监测。
12、内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直接观察到脏器内腔病变,确定其部位、范围,并可进行照相、活检
及进行某些治疗,最常用的是消化道和支气管的检查。
13、药品的概念
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的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
适应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
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
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
14、药物选择原则:1)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选择用药;2)药动学和
药效学的特点选择;3)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4)药物的价格或效应
药源性疾病分类:甲型、乙型、长期用药致病型、药后效应型。
合理使用抗生素应遵循的原则
合理选药,合理给药:选择抗生素时首先应分析可能的致病菌并据此
选用敏感的抗生素,一般应用药物敏感试验来筛选。当病情危重时则
应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可能感染的菌群来选用抗菌谱较广的药物。
15、介入治疗概念
在医学影像或内镜的导向下,利用经皮穿刺和导管技术,通过药物、
物理、化学等手段直接消除或减轻局部病变,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16、放射治疗
原理:是利用放射线和各类 X线治疗机或回事器产生的 X线、电子束、
质子束及其他粒子束治疗疾病。放射线产和珠生物效应有:直接损伤、
间接损伤。
副作用:血液系统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降低;胃肠系统表现为
食欲缺乏、厌食、恶心、呕吐;神经系统症状为乏力、嗜睡或失眠。
17、物理疗法的临床应用
1)各种炎症尤其是慢性炎症的恢复治疗 2)各种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
的恢复治疗 3)各种原因所致的肌肉损伤的治疗 4)术后并发症的治
疗 5)一些疗法如超声波扩大了原有的作用,成为外科手术工具。
电疗:直流电 50-80V;低频脉冲 1000HZ;
超声波疗法:50-1000KHZ
光疗:分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激光。
18、手术治疗根据专科分骨、妇产科;根据操作复杂程度分大、小;
根据急缓程度分急、限期、择期;无菌程度分无菌、感染。肿瘤分根
治和姑息。
19、常用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指标:诊断灵敏度、诊断特异性、诊断准
确度
第三章、预防医学基础
健康决定因素:社会经济环境、物质环境、个人因素、卫生服务
预防医学是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它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
的是保护、促进和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失能与早逝,特点是个体和
群体,微观和宏观,更重视促进人群健康的社会性措施。
预防医学的学科体系流行病;生物统计学:
环境(职业)医学:社会与行为科学(健康教育、促进)卫生政策与管
理(营养学,食品卫生学,
1、三级预防策略的概念
根据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健康决定因素的特点,把预防策略按等级分
类,称为三级预防策略。
1)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包括针对健康个体的措施和针对
整个公众的社会措施。
第二级预防。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
第三级预防。对已患某些疾病的人,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疾者,主要促使功能恢复、
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合患者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
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
三级预防的落实,根据群体和个体,分为社区和临床预防服务。社区
以社区为范围,以群体为对象开展预防工作。临床个体对个体。社区
是公共卫生人员。临床是临床医务人员。
2、临床预防服务
概念:在临床场所由专业人员指导的预防服务。
内容:求医者的健康咨询、筛检(定期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胆
固醇测定、视敏度筛检、听力测试、和化学预防(孕妇补充叶酸、预
防卒中服阿司匹林)。
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在临床工作中从采集病史、体检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过程中收集有关
个体的危险因素信息,为下一步对危险因素的个体化干预提供依据。
4、健康维护计划的内容
根据危险因素的评估及患者的性别、年龄的信息,确定干预措施,包
括健康咨询、健康筛检、免疫接种和化学预防。
5、社区概念
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
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6、社区公共卫生的概念
是人群健康的策略和原则在社区水平上的具体应用,即根据社区全体
居民的健康和疾病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保护、健康促进及疾病
预防的项目,促进社区人群健康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群健康
的均等化。
社区公共卫生原则 1)以健康为中心 2
)以人群为对象 3)以需求为导向 4)多部门合作 5)人人参与
7、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点
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2)健康教育 3)预防接种 4)0-6 岁儿童
健康管理服务 5)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 6)老年人*7)高血压患者*8)
2 型糖尿病患者的*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10)传染病及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服务 11)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8、职业病的特点:1:病因明确 2:病因与疾病之间存在接触水平(剂
量)-效应(反应)关系 3:群体发病 4:早起诊断及时合理处理,预
后康复效果较好 5:重在预防。分类:10 大类 115 个病种
职业病诊断由省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需要原件的可以私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