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花有多美(沙漠之花她的一生)

1965年出生在索马里的华莉丝.迪里,有着掌声与黑暗并存的一生,她曾跌落谷底过,也曾风光无限过,只是美好始终抵消不了孩童时期一切黑暗在她心里留下的阴影。

四岁被父亲的朋友侵犯,五岁被迫接受割礼,十二岁以五头骆驼为筹码,被卖给六十岁老叟为他第四任妻子,后来赤脚逃婚,却在沙漠中差点命丧黄泉。

沙漠之花有多美(沙漠之花她的一生)(1)


直到十八岁在英国流浪,被伯乐摄影师发掘,从此走上模特之路,才正式开始改变她的命运,1990成为超模,却在1997年毅然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彻底投身“反割礼运动”,成立慈善基金,唤起全世界关注索马里女童的的苦难。

而今天要讲的这部电影,就是根据她的亲身经历改编的《沙漠之花》。

对于“割礼”,曾是很多人觉得陌生的词汇,但这一陋习,却是每一个被摧毁的女童最大的噩梦来源。

资料上显示在非洲等地实行的割礼是一种仪式,于四岁至八岁间进行,目的是割除一部分生殖器官,并将其缝合,只留下一个细如火柴棒的小孔,以确保女孩在结婚前仍是处女,或是即使结婚后也会对丈夫忠贞。


沙漠之花有多美(沙漠之花她的一生)(2)


愚昧的人们坚定的相信没有经历过这一仪式的女孩是不纯洁的,甚至当越来越多地方明令禁止这一陋习的存在时,还是有无数人并没有杜绝它的延续。

电影相较于真实人生,其实减少了对于童年苦难的刻画,增加了华莉丝在伦敦的经历,这样的设计稍微让人更容易接受一点,但一个永恒不变的主旨,依然是对于这一切背后的各个方面的透析。

一份根深蒂固的精神控制,从来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折磨,更是心理上的折磨。但最需要我们思考的,是如何在黑暗中不被这样一种落后打败。

沙漠之花有多美(沙漠之花她的一生)(3)


华莉丝因为生理期肚子疼被送去医院时,医生的本话是让她尽快做手术,翻译的男护士却站在道德角度指责她的不检点,指责她不应该让白人医生看见了他们的“传统”。

那一瞬间才突然让我明白,封建陋习想要摧毁的,它从最开始想要控制的,就是一个人的认知。它就是要让她沦为这一陋习的“捍卫者”。

华莉丝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不一样时曾难过地问住在一起的玛丽莲,难道不是每个女孩都这样吗?难道这不是应该的吗?

在见识这个大世界之前,她的小世界里,确实是所有人都经历了这一切,尽管一辈子在痛苦中备受折磨,她却从来不知道原来这样其实是不对的。

庆幸的是她是一个足够清醒的人,在彻底了解到这一伤害后,她也开始走向反抗这一切的道路。

而反抗,也就是我们面对黑暗最有效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救赎的方式。

沙漠之花有多美(沙漠之花她的一生)(4)


后来接受杂志社采访时,对方问她改变她一生最重要的是哪一天,她在层层突破中也终于说服自己讲述了那个黑暗而恐惧的一切。

那也成了她人生轨迹改变的另一个路口。她希望其他孩子不会再经受她记忆中的痛苦。

她说,那天晚上多分到了饭,她在开心之余带着惶恐,第二天的跋涉,停在一块小石板,母亲控制着她,一个不会笑的“割礼师”残忍的拿出了刀片,嘴里念念有词,尔后是疼痛,高烧,最后的记忆是在一片猩红色下的麻木。

等到长大些了再回去看时,却发现那里干净的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她撕开伤口给众人看,是为了以她自己为表率,告诉更多人那是错误的,是会伤害一个女孩的一辈子。

也是告诉每一个大人,那对每个他们而言稀松平常的一切,是会成为每一个女孩一辈子挥之不去的梦魇的。

沙漠之花有多美(沙漠之花她的一生)(5)


后来十二岁的她来例假,意味着从一个女孩到一个女人的蜕变,也意味着她可以“嫁人”,如同《何以为家》的妹妹一般,如同不值钱的商品一般,零星筹码,就是她命运归宿最后的交易。

可等着华莉丝的,是一个能当她爷爷的人,他坐在那里讪笑,窃喜即将拥有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妻子”,她绝望而恐惧的看着他,却丝毫得不到父母的一点怜悯。

她要逃,那是她脑里唯一剩下的念头。也是她成长路上第一次想要反抗。

成婚前一夜,母亲的默许下,在跋山涉水后逃到外婆家的华莉丝,却依然不会得到收留,现实比想象中更残酷,女性悲剧的一生,是永远作为一个依附品活在那个社会,每一个会反抗的人,只会被更多麻木的人淹没。

就像华莉丝曾说过,不接受割礼的女孩,是会被驱逐的,地位等同妓女一般,在还没有能力逃离的时候,就已经香消玉损……

沙漠之花有多美(沙漠之花她的一生)(6)


来到伦敦大使馆做女佣的她,是命运的第一次扭转,只是一份阶层因素,却又隔绝了她变好的契机。

六年时间不会说英文,唯一会的两句是偷偷在电视上学的“今天是一个幸运日”,她用笨拙的言语认识了那个对她而言很重要的朋友玛丽莲。

她给她介绍了清洁工的工作,而在那里,她遇到了伯乐摄影师,在一次又一次自我觉醒与冲破中,她开始以一个模特的身份,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但这对于一个保守的女孩来讲并不容易,在那之前,她甚至连高跟鞋都没有穿过。

与其说这是一份属于她特有的幸运,倒不如说这是她应得的惊喜,她生活的黑暗已经不会更糟糕了,像她自己说的那般“模特总比做清洁工好”。

后来因为签证问题,她面对被遣返的威胁,毅然决然和旅馆修理工假结婚,这一次的她,开始真正意义上有了一个自己想要走的方向。

再一次事业的高峰,拍性感写真,走T台,她积累了名气与财富,那是她彻底摆脱曾经那个贫民窟的证明。

沙漠之花有多美(沙漠之花她的一生)(7)


只是她心里的惶恐,却又说着她好像一直没有走出来。

找到酒吧曾邂逅过的男人的住址,现在的她优秀,美丽,却在看见他室友的那一瞬间落荒而逃,她依然卑微的觉得,“我大概还是配不上他吧”。

最终让她决定站出来反抗到底的,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刻在她骨子里的自卑。和她想要冲破那个阴影的决心。

拥有了大房子的她,拥有了足够挥霍财富的她,依然摆脱不了心里的不自信,发表演讲的她,把伤口撕开给别人看的她,才是真正意义上变得无所畏惧。也是唯一能摆脱那些黑暗的方式。

凭什么定义女性双腿下的东西是污秽的?谁不是母亲孕育而来。

凭什么是女人就要被定在贞德架上?所谓的恪守妇道,又是以何为标准?

封建伦理上的“双标”,毁了无数个女人的一生,却没有成就一个男人的觉醒,只是在这种不平等的“讨好”中,惯出了更多只会打骂,只会窃喜自己能“三妻四妾”,甚至发泄兽性的恶魔。

正如华莉丝曾说的那样“少数人所遭受的,会影响所有人”。

她爱她的母亲,她爱她的家乡,她也热爱非洲这片土地,但她依然要站出来,有时候封建条例下人们不是不知道那些是不好的东西,只是年复一年的“传承”,让它有了一份不可质疑的“权威性”。

只有有人站出来,才能让更多人觉醒,所以她要用她的方式,去拯救其他女孩,也去救赎自己已经被伤害的灵魂。

沙漠之花有多美(沙漠之花她的一生)(8)


而那些在你所能理解的极限里,还有很多你根本理解不了的同样迷信的陋俗。

在印度,女性月经曾被定义为最大的禁忌,那是污秽的,是不耻的,所以没有人敢谈,没有人会说,因为“羞耻心”,这一生理现象还能成为一个女孩子辍学的理由。

还有在很多尼泊尔西部的村子里,人们也曾认为来例假是不祥之兆,所以会对这些来大姨妈的女性实行一种名叫Chhaupadi的制度。

所谓的Chhaupadi,就是把家中月经来潮的女性赶出家门,禁止他们出现在家中,让他们在一个简陋的窝棚里独自度过这段大姨妈的时间。

不过方寸之地的窝棚,卫生问题丝毫没有任何保障,很多女性就因此沾染上许多疾病……

一份传宗接代的神圣,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许多女人被定在“耻辱架”上的借口,无所不用其极的摧残,让我看尽了一个个愚昧背后的残忍与无知。

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还是女性为何始终更容易被“物化”?为何一些最平常不过的生理常识,都不能被理解?或是轻易成为被伤害的借口?

沙漠之花有多美(沙漠之花她的一生)(9)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结合我们如今生活的当下,你以为二十一世纪的先进人,可以不那么愚昧?那真的只是每个人在欺骗自己

虽然很客观的讲,所谓女德也好,所谓的女权也罢,终究都不是每个人该站立的两端,但一份标记出来的不公平,依然值得让更多人清醒过来。

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一经上映,就在韩国引起了特别两极分化的局面,看过的女人力挺,看过的男人却尽力踩,有人说,它过度放大了女性在社会中的“不公平性”,是在贬低男性。

但我本身的观影感受,只是觉得这是一部十分真实的生活,女性以同样标准去培养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却在结婚后的那一瞬间,面临的不公平接憧而至,同样的工作岗位,一定会考虑到关于孕期的问题。

接着而来的怀孕生小孩,自然而然成为家庭主妇是大多数选择,女人工作,会被人诟病不顾家,真的成为了一个料理后方的贤内助,又会被嫌弃说只知道享清福。

没人看到辛苦背后的不容易,也没有那么多人愿意去彼此谅解。

男人赚钱养家辛苦,但这种辛苦是能放在明面上的,女人的辛苦,却在很多时候被当成了“理所当然”,可在那一切之余啊,如果是两性关系中相互的谅解,就一定是截然相反的局面。

沙漠之花有多美(沙漠之花她的一生)(10)


曾看到关于体验分娩的仪器,真没几个男人能忍到满级,一个女人和你在一起,给你生孩子,从来不是眼睛一闭一睁的问题。

那是真的很爱你,才愿意忍受那些疼痛的。

当然,不可否定现在社会对于男性的不公平性也有很多,主动成为依附品的,是让很多女人成为了吸血虫,过度标榜“他应该养我”,以此带来最直接结果,就是“我大手大脚花钱天经地义,而他用我的钱却成了吃软饭”。

分工协作有过一个很明确的定义,但一味依附男人赚钱养家或是一味依附女人操持家务,都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彼此都能为对方多思考一份,才是幸福的关键。

可这一份是社会环境下的“不公平”很难界定的,不论男人女人,总有一部分愚昧而不自知的人,或是上升到所谓“贞德”方面,又不仅仅能用天平的倾斜来论述,那是对于男人女人而言成了完全不一样的两面。

沙漠之花有多美(沙漠之花她的一生)(11)


想起在看《欢乐颂》时,邱莹莹交的同乡男朋友,因为一句“你不是处女”而毅然决定分手,后来他的母亲也理直气壮指着她说“像你这样的女孩,我们家是不会要的……”

社会是变成了一个男人交了女朋友打胎都是能耐,一个女人交了男朋友不结婚就是“不干净”吗?无论怎么去狡辩,很多属性中依然把女性放在了更容易被声讨的地位。

可哪一个人不是母亲孕育而来的?从来没有任何理由该把一份传宗接代的“耻辱”架在女性身上。

对我而言某一瞬间的愤怒也只是因为到了某一个零界点后,下一秒只想直接破口大骂,这一切,它难道不该是美好的吗?难道不是每一个男人也该管住自己吗?一个巴掌拍得响吗?

如果女人被伤害了就成为了“破鞋”,男人在情感游戏里游刃有余却还能成为炫耀的资本,如此两面三刀,和远在非洲大陆上的陋习又有何区别?

沙漠之花有多美(沙漠之花她的一生)(12)


讲到最后,在《沙漠之花》的短评里,有很多人说生在天府王朝下的我们应该是幸福的,因为那些被断绝的陋习不会再伤害到我们,但细想下来,我们真的幸福吗?

一些标榜“处女情结”的人,好像依然随处可见,可洁身自好从来不是一张膜,它也从不是单方面的。幸福终究靠的是一个家庭共同的经营。

所以想要告诉每个人,请远离那些标榜“道义”的垃圾人,任何让你不舒服的,都是你可以拒绝的,没有谁该是谁的附属品,请不要忘记自我,也请不要被愚昧的思想控制。

如华莉丝一样,敢于和命运抗争的,是推翻曾经伤害到自己的东西,苦难背后总有幸运降临,凤凰涅槃,是为了有能力绝地反击。

感谢阅读!

文|深海里的星

图片来自电影《沙漠之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