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教育到底该怎么说(对性教育最大的误解)

你好!我是创芮,点击关注,为你分享更多青少年心理成长与家庭教育干货内容,私信我回复数字01,送你一份家庭教育父母大礼包。

有些家长虽然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向来很重视,可唯独对性教育避之不及。

按照他们各自不同的理由,往往可以分为这几种类型的家长:羞于开口型、无所谓型、担心学坏型、甩手掌柜型

为什么性教育没得到重视

(1)羞于开口型

虽然认同性教育,但是从来没跟孩子聊过这些问题,也不知道怎么聊,难以启齿。

这是由于家长对性的保守态度所导致的。

然而,你越是羞于开口,就越容易让孩子从其他不良途径中获取性知识。

(2)无所谓型

有些家长觉得自己小时候从来没受过性教育,也没出什么问题啊。

其实这忽略了一点,今天的信息渠道非常发达,孩子能接收到的和性相关的信息也也非常地便捷。

这些都让现在的孩子,对于性方面过于早熟。

然而,这些渠道中,并不是所有都能帮孩子构建起健康的性心理与性观念的。

根据全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显示,60%的青少年接受过婚前性行为,22.4%曾有性行为。

(3)担心学坏型

有的家长会有这样的错误认知,认为越早让孩子知道“性事”,孩子就越容易“学坏”,还不如不教他,反正等他长大了自然就懂了。

(4)甩手掌柜型

认为性教育是学校老师负责的,家长只要管好孩子的吃好穿好就行。

孩子的性教育到底该怎么说(对性教育最大的误解)(1)

对性教育的错误认知

性心理发展是青少年正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有一个相对健康的性心理,性教育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除此以外,性教育也提升了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一般来说,未成年人在性方面受到的伤害,时常来自这两种:

第一种是来自自身的,比如不健康的自慰方式等;

第二种是来自外界的,比如熟人的性侵害事件等。

因此,性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必要,缺少了性教育,反而会增加许多隐患。

许多家长有一种对性教育的错误认知,认为孩子对性了解的越多,就越容易及早接触“性事”,影响学习。

其实不是这样的。

对性的兴趣,源于人的本能,只不过从青春期才开始明显显现出来。

即便家长不去跟孩子谈“性”,孩子依然会通过其他渠道了解性,满足对性的好奇心。

这些渠道中,不乏那些不良的色情网站、小说、动漫等。

当然,从这些不良渠道获取的性知识,往往是狭隘、不健康,且有害身心的。

孩子的性教育到底该怎么说(对性教育最大的误解)(2)

应该如何进行性教育

家长要想克服谈性色变和对性难以启齿的尴尬局面,就势必要先树立起对性教育的正确认知:

性教育是为了保护孩子,不是为了害孩子。

不让孩子接触正确的性知识,不去建立健康的性心理,只会给孩子的成长留下巨大的隐患。

那么,家长在给孩子进行性教育时,应该注意哪些呢?

(1)难以启齿,可以配合书本进行帮助

针对相应年龄的性教育专业书籍,既丰富全面,又有图片范例,内容本身也具有科学权威性。

家长可以用书本配合为孩子进行性教育,会更有针对性。

(2)可以先从了解身体谈起

性教育虽然包含安全性行为的部分,但并不全是这些。

羞于谈性的家长,可以先从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与生殖器官开始,逐步加深对性的认识。

孩子的性教育到底该怎么说(对性教育最大的误解)(3)

(3)帮助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自我保护意识,不只是要告诉孩子,哪些地方不准别人碰,还要告诉孩子,即便自己去碰,也要注意方式,注意频率。

在这方面,安全性行为相关的知识是绕不开的,同时也是重中之重。

(4)坦然沟通“性事”的氛围

当孩子在性方面遇到困惑,或是遭遇到一些什么意外时,如果家长能和孩子事先建立好一种坦然沟通“性事”的氛围,那么孩子就会第一时间选择告诉家长,由家长判断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若是少了这种沟通氛围,孩子很可能会自做决定,埋下一些不必要的隐患。

文章来源:【创芮家庭心理教育】;专注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与成长。点击关注并私信我回复数字01,送你一份家庭教育父母大礼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