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三个计谋(孙子兵法因伍子胥七次推荐而成名)

@真知新坐标

话说庆忌被杀了之后,吴王阖闾的心腹大患已经被除掉了。

现在,应该可以为伍子胥和伯嚭他们报仇了吧。

但是没有。

孙子兵法的三个计谋(孙子兵法因伍子胥七次推荐而成名)(1)

吴王阖闾似乎已经忘了,不提这事。

伍子胥左等右等,不见动静,等不了了,急呀,他就和伯嚭一起去见吴王阖间。“大王,庆忌已经除掉了,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了吧?”“哦。”阖闾知道他的来意,没有说太多的话。

伍子胥又问:“大王,您的祸患已经除掉了,可是臣的仇何日才能报啊?”阖间不好回答他,因为他的顾虑太多。

伯嚭也趴在地上,垂着眼泪,请求吴王出兵,攻打楚国。周阊叹了口气:“唉!等明日,寡人当为你们谋之。”

第二天,早朝。

诸臣商议国家大事。过了良久,吴王阖闾还是依然不提出兵伐楚之事。伍子胥忍不住了,问道:“吾等为王养士,画其策谋,有利于国,而王故伐楚。出其令,托而无兴师之意,奈何?”

就是说,我们为你的国家做了这么多事,你自己也答应过我们,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出兵的意思呢?

孙子兵法的三个计谋(孙子兵法因伍子胥七次推荐而成名)(2)

吴王阖间又沉思了半晌,终于做出了很艰难的决定:“好吧,寡人准备为你二人出兵,讨伐楚国,如何?”

伍子胥、伯嚭当即应声答道:“臣愿用命!”

虽然吴王阖间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但还是顾虑重重。《吴越春秋》上说阖闾“登台向南风而啸,有顷而叹,群臣莫有晓王意者”。

大家都不知道他在哀叹什么,顾虑什么。

伍子胥还要说话,伯嚭拉了他一下,暗示他不要再说了。于是,二人告辞,先出来了。

“兄弟,你怎么不让我说了?”伍子胥问伯嚭。

“伍兄,话多了不甜,老是说报仇的话,大王会烦的。”伯嚭说。

“多亏你提醒,我是报仇心切啊。”伍子胥说,“想当初,我祖爷爷辅佐楚庄王称霸,后来我爷爷也受重用,我爹也是对楚平王忠心耿耿,辅佐太子。可是你看,这么一个忠义之家,竟被他们害得灭了门!国家如此强大,生活在这里面却没有半点安全感,所以我恨这个国家,我要灭了他们!”

孙子兵法的三个计谋(孙子兵法因伍子胥七次推荐而成名)(3)

伯嚭很平静地说道:“说起来,我们家比你们家更冤。我祖爷爷在晋国就是出了名的老好人,可还是被人灭了门;我爷爷伯州犁来到楚国,对楚王忠心耿耿,还是被杀;我父亲精忠报国,也还是被杀。你说我们家冤不冤?我在想,到了我这一辈,来到了吴国,会不会也被人杀?

“这说明什么?说明做君王的心眼都很小,内部人容不下,外来人也难容。我想,吴王虽然亲近我们,可我们毕竟是两个楚国人,他终究还是不太放心的。如果要大举讨伐楚国,看来还得找个吴国人统兵,并且这个人还不能有盘根错节的关系,大王才会放心。”

“没发现,你脑子这么灵光啊。”伍子胥恍然大悟,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打量着他,“我伍某来到吴国,结交了三个朋友。第一个专诸,用他杀了王僚;

第二个要离,用他杀了庆忌;这第三个孙武,就让他来统兵灭楚吧。”

孙武,就是写《孙子兵法》的作者,在吴国隐居期间,与伍子胥成为好

友。现在,伍子胥想把他推荐给吴王阖闾。

孙子兵法的三个计谋(孙子兵法因伍子胥七次推荐而成名)(4)

伍子胥来见阖闾:“大王,您是在担忧楚国兵多将广吗?”阖闾曰:“然。”

伍子胥推荐说:“我有一个朋友,精通兵法韬略,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他写了一部书,是谓《兵法十三篇》,这个人的能力在我之上十倍都不止,若能得此人为将,楚国虽强,又何足道哉?”

“比你强十倍?竟有这样的人?”吴王阖闾不是很相信。

“大王,绝不夸张。”

“这人是谁?”“此人姓孙名武。”

“哪国人?”

“吴国人。”

阖闾听说是吴人,便有喜色,想见一见孙武。

但伍子胥却说道:“孙武是个隐居的世外高人,奈何他不肯出山啊!谁也请不动他,这样吧,我把他写的兵书带来了,您先看看。”

《吴越春秋》上说:“子胥深知王之不定,乃荐孙子于王。”

孙子兵法的三个计谋(孙子兵法因伍子胥七次推荐而成名)(5)

从这之后,伍子胥凡是与吴王阖闾谈论用兵之道时,就把孙子的理论搬出

来,大谈孙子兵法的妙处。但若想见,则以隐居不肯出山为由,婉言推辞。

这样前前后后一共七次。

吴王阖间很想见到孙子,却始终见不到,又见伍子胥十分推崇此人,不免疑惑起来:“子胥托言进士,欲以自纳。”难道伍子胥想把此人留着自己用,

不推荐给寡人吗?

越这样想,就越是要见到孙子,希望这个人能够为自己出力。

于是,吴王阖闾以黄金十镒、白璧一双,用驷马车前去请聘孙武。

终于,阖闾见到了孙子,亲自向他询问兵法。孙子对答如流,讲的都是阖闾闻所未闻的新概念,听得大王手舞足蹈、兴奋异常,“每陈一篇,王不知,口之称善,其意大悦。”

孙子兵法的三个计谋(孙子兵法因伍子胥七次推荐而成名)(6)

从此,原本默默无闻的孙子,因伍子胥的推荐,而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史称“七荐孙子”。

按《吴越春秋》:“孙子者,名武,吴人也,善为兵法,辟隐深居,世人莫知其能。”

按《史记》:“孙子武者,齐人也。”

孙子兵法的三个计谋(孙子兵法因伍子胥七次推荐而成名)(7)

孙子本是齐国人,应该算吴籍齐人。在这之前,他并没有带过兵、打过仗,可他为什么那么精通兵法呢?为什么他能写出不朽的《孙子兵法》?关于

孙子的来历,咱们还得从齐国说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