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大红出道35年(倪大红演活的伏生传书)

倪大红出道35年(倪大红演活的伏生传书)(1)

《典籍里的中国》大年初一开播,倪大红饰演的伏生让人泪目,老戏骨的表演功力得到了大家齐声称赞。在倪老师的爆裂演技下,让一个富有理想担当和坚忍不拔精神的古代知识分子呈现,也让一个尘封已久的历史故事重回人们的视线。伏生传书,历经千难万险,饱经战火,跨越两个朝代,幸运的是他最终赢得了时间。

《尚书》,上古之书也,相传为孔子编定,记载内容从上古时期的尧舜一直到春秋时期秦穆公,位列儒家五经,历来被人推崇,是封建王朝治国之典籍,国家用来开科取士,读书人用于晋身立命,其文十分艰涩难读,古人称“饱读诗书”,书即《尚书》。在《尚书》的历史传承中,伏生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没有伏生传书,可能就没有《尚书》。

伏生,是人们的尊称,他的名字叫伏胜,字子贱,秦汉时济南人,他生活的时间大致处于秦始皇统一中国至汉文帝那一段时期,他的寿命很长,活了一百岁,这不止是他个人的幸运,更是文化的幸运。

伏胜从小勤奋好学,饱读诗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博士官,专门从事官方学术研究,他被选为儒学博士。当时的博士,全国才七十人,掌管图书,博通古今,是皇帝的参谋顾问,地位显赫,受人尊重。伏胜特别喜欢《尚书》,并且数十年持之以恒精心钻研,学问极为高深。

秦初时期,中国文化繁盛,无论官方还是私家,文化学术事业都非常发达,各种思潮发生激烈碰撞,百家争鸣,百家齐放,是历史上少有的文化盛景。但正因为各类思想自由碰撞,国家的政令颁布后就会得到不同的解读,加上当时六国刚亡,老百姓本来对秦国的认同感不高,容易产生混乱,这是大一统的中央王朝不能容忍的。丞相李斯建议,凡是原各国的历史和诗、书、礼、乐、春秋及诸子百家的书籍,除皇家收藏一部供博士官们研究之外,其余一律烧掉。有敢于聚众讲学者,杀;敢于私藏书籍者,杀;敢于用诗、书的道理议论政令者,灭族!”秦始皇同意他的建议,下令全国焚书,同时要求博士官到当时的京城咸阳集中任职研究,博士官的私人藏书也必须烧去。

从后人的角度分析,秦统一中国后,如何统一人们的思想,选择什么样的治国策略,原本就是秦帝国执政者们艰难的选择。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以法家为正统思想,秦帝国建立后延续法家就成为了不二之选。在这样政治环境下,儒家注定得不到重视,还会因为一系列主张被执政者仇视。原本师从儒家荀子的丞相李斯,到秦国后自称法家,之后焚书坑儒等一系列操作,最终成为了儒家的掘墓人,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尽管心里十分不舍,但伏子只能选择将自己私人收藏的书籍上交焚毁,可是他太爱《尚书》这部典籍了,于是挖开自己寝室的墙壁将这部书藏在里面,而将自己其他所有的书籍装车送到郡守进行烧毁。伏子有一女儿,聪明好学,喜欢跟着父亲学习《尚书》,去京城时,便将保护墙壁藏书的任务交给了她。

伏子到京城任职后,主要就是做些学术研究,他精心学问,倒也过上了一段平静的日子。可惜好景不长,因为秦帝国的暴政,各地一直反抗不断,秦始皇去世后,帝国很快土崩瓦解。项羽带领大军攻入咸阳,放了一把火,把秦朝的宫室连同那一部供于研究的皇家藏书烧了个精光。中国的文化传承出现了空前的危机,而《尚书》原本研究人数就少,面临失传。

接下来,楚汉争霸,华夏大地血流成河,伏生四处东躲西藏,好容易才保住了一条命。等到刘邦平定天下,建立汉朝,国家总算安定下来。伏生便急忙回乡,这距他离开家乡已经有三十多年了,所幸女儿仍在,但也已经是一个老妇人了。女儿痛苦地告诉他,家被乱兵烧了,自己的丈夫与儿子被掳走,下落不明。伏生来不及悲伤,焦急地问到自己的藏书,女儿便带他到一堆废墟边。家里的房子早已成为断垣残壁,伏生在里面努力寻找,所余者已不足三成。

伏生在女儿的帮助下,将残存的书简一一整理,并根据自己的记忆加以补充。汉朝初立,国家实行休养生息,没有精力和财力去发展文化教育,连秦朝颁布的焚书令都没有人提出废除。为了将《尚书》传承,伏生便开始偷偷开课授徒。等到汉文帝时期,国家富足起来,想恢复皇家的藏书,就下令民众献书。皇家藏书日益丰富,但是《尚书》始终收集不到,最后有人报告伏生在传授《尚书》,伏生终于进入了朝廷的视野。

《尚书》,据说原本有一百多篇,伏生冒着杀头的危险,历经千苦万难,只保留下来了三十多篇,而且因为书简残破,内容极为不全,在旁人看来几乎就是一本天书,已经没有多大用处。所幸伏生原为博士官,称得上是当世精通《尚书》的第一人,如此才有这部典籍的再生。从这个意义说来,《尚书》就是伏生凭一己之力得以传承下来,他有如再造的特殊功绩。伏生的一生,抱着一个信念,舍得了生死,充分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坚持和担当,正是有了伏生们的存在,才让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得以延续,生生不息。

《尚书》有幸,有伏生为他终生守护,得以延续至今;伏生有幸,凭此得以身后留名。老天犹怜,在那个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的黑暗时期,足足给了伏生一百年的高寿,让他跨越一切艰难险阻,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