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防疫工作者名单(富民兴渝贡献奖获奖人物)

重庆市防疫工作者名单(富民兴渝贡献奖获奖人物)(1)

蒋仁生 首席记者龙帆摄/视觉重庆

他46岁下海创业,从一名基层防疫人,到成为一名民营疫苗企业的掌舵人,创造了不少传奇。他不甘于做疫苗代理销售,大胆创新,带领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行业领域稳稳占据一席之地。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他与病毒赛跑,第一时间组织研发人员开展疫苗研发攻关,不计成本开展疫苗生产,展现出重庆企业的担当。

他就是重庆智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飞生物”)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蒋仁生。12月27日,他获得了2019-2020年度富民兴渝贡献奖。

一战成名卖出2000多万支疫苗,赚得“第一桶金”

1953年生的蒋仁生,是广西桂林灌阳县人。1977年,从桂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现桂林医学院)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广西防疫系统工作,一干就是近20年。也是从那时起,他和疫苗打上了交道。

不过,蒋仁生并不安于这份稳定的工作,而是萌生了下海创业的想法。2002年,蒋仁生来到重庆,创办了智飞生物。

成立之初,智飞生物并不具备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条件和能力,而是采取了代理疫苗的发展路线。凭借在防疫一线的多年经验,蒋仁生把目光锁定在预防流脑的产品上,并一举拿下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独家代理权。

2005年,安徽、江苏等地发生了大规模的C群脑膜炎疫情,而国内唯一能提供C群脑膜炎疫苗的只有智飞生物一家。一时间,智飞生物的产品成了“香饽饽”。

有人劝蒋仁生趁机涨价,但他坚持原价卖给各地疾控部门。这一举动,得到业内一致认可和好评,智飞生物也卖出了2000多万支疫苗,一战成名。

2010年9月28日,智飞生物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在创业板上市的民营疫苗企业。

变卖房子买回研发设备,为智飞找到未来

尽管在做代理,但蒋仁生从没放弃过自主研发的念头。2003年10月,他创办了北京绿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飞绿竹”),作为智飞生物研发和生产疫苗的基地。

成立智飞绿竹之时,蒋仁生向当时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从事疫苗研发的蒲江递出了“橄榄枝”。

在蒲江看来,自己是做研发的,蒋仁生是做销售的,到智飞生物去也没有用武之地。谁知两人见面后,蒋仁生却告诉他,要做自己的产品。

“你是不是疯了?”至今,蒲江仍记得当年自己惊讶的感觉。这是因为,疫苗研发有“三高”:风险高、失败率高、成本高。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的智飞生物,什么都从零开始,为什么要冒这个险?

蒲江心中的疑惑,却是蒋仁生心中的笃定:走自主创新之路,智飞才有未来。最终,他成功被说服,成为智飞生物的一员。

然而,研发实属不易,更何况是对于刚刚起步、捉襟见肘的智飞生物。当年,一名研发人员看上了一台带冷冻功能的离心机,售价高达80万元。这对蒋仁生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但是,得知研发人员的想法后,蒋仁生当即表态:买!

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齐了50万元,还差30万元。蒋仁生二话不说,变卖掉自己的房子,把研发需要的离心机买了回来。

凭着在自主创新中不断累积优势,智飞生物实现了从代理销售到研发生产的转型,不断刷新着行业地位,成为一家集人用疫苗研发、生产、销售、配送和进出口业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国际化生物制药企业。

2015年,智飞生物在位于巴南区的重庆国际生物城计划投资130多亿元,建设智睿生物医药产业园。这是重庆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生物医药项目,也是重庆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领域的标志性项目。项目全部投产后,高峰年产值将达500亿元,助推重庆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为生产新冠疫苗改造车间,砸进投资4亿多元

2021年3月,智飞生物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 细胞)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成为国内第四款获批紧急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目前,已累计接种超2亿剂次。

疫苗的成功研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得益于智飞生物多年的积累。在2018年,智飞生物就跟中科院合作研发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疫苗,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们发现,此前针对MERS疫苗进行的研发工作,对研制新冠疫苗很有帮助。于是,研发人员立马沿着该思路进行深入研究,最后取得了很好效果。春假放假前,智飞生物就把研发人员集结在一起,全力投入研发攻关。

“春节那段时间,也是我们与病毒赛跑的关键阶段。当时就感觉有把枪抵在自己的背后,推着我们必须往前走。”蒋仁生说。在研发团队节假日无休的同时,他也必须在岗,随时知道进程。

正月初五,作为这场“赛跑”的总指挥,蒋仁生已坐在会议室里,通过网络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签订了《合作意向框架协议》,联合研究所科研力量,加快新型冠状病毒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的研发。

除了研发以外,疫苗生产也必须跟上。然而,要建一个疫苗生产车间谈何容易,从批准建设、设计到采购设备、验证工艺等,没有三四年的时间是建不成的。怎么办?

这时,蒋仁生立马想到,智飞生物有一个已建成的狂犬病疫苗生产车间,可以把它改造成新冠疫苗生产车间!

可是,对于智飞生物来说,不改造车间,继续生产狂犬病疫苗,可以很快实现销售,为公司带来效益,这是大家期盼已久的事情。为此,狂犬病疫苗车间改造这件事,最初遭到了不少公司高管的反对。

“社会效益第一,企业效益第二。”一直以来,这是蒋仁生为智飞生物定下的宗旨。作为一名曾经奋战在一线的防疫人,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他力排众议,不计成本改造车间。

投资建设狂犬病疫苗车间花了3个多亿元,改造又花了1个多亿元,对于智飞来说,这一改,直接砸进去4个多亿元。

“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智飞生物应该站出来。任何事情都给新冠疫苗让路!”蒋仁生笃定地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