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冬奥会有关的开学典礼(北京冬奥会上的福建师生)

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北京盛大开幕!在北京冬奥会上活跃着一群福建师生的身影,为冬奥会贡献着“福建力量”。

冬奥会解说员、播报员

和冬奥会有关的开学典礼(北京冬奥会上的福建师生)(1)

蔡紫涵在冬奥现场工作

厦门一中2020届毕业生蔡紫涵经过层层选拔、培训和考核,光荣担任冬奥会高山滑雪项目播报员、解说员,把奥运写在了青春纪念册上。

蔡紫涵目前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读书。在大学里,蔡紫涵表现突出,担任2020级播音本科3班班长、新闻中心采写部部员,现留部负责新闻采写培训等相关工作。

和冬奥会有关的开学典礼(北京冬奥会上的福建师生)(2)

许晓梦在冬奥现场工作

许晓梦,2018年从厦门六中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经过层层选拔,许晓梦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会冰壶、轮椅冰壶项目中文播报员。

冬奥会的赛事播报,不只是传声筒,许晓梦说,除了培训体育赛事播报,还有体育项目知识,譬如说,项目起源、规则、各队战术、世界排名、知名队伍及运动员、分析比赛等。“去年寒假回厦门,整个寒假,我几乎都泡在厦门市图书馆,学习体育项目知识。”许晓梦说道。

和冬奥会有关的开学典礼(北京冬奥会上的福建师生)(3)

苏颖莹在冬奥现场工作

苏颖莹,2018年从厦门外国语学校保送到外交学院,是冬奥会张家口国家跳台中心的法语播报员。奥组委规定,颁奖仪式需要用法语、英语和中文的顺序播报。

苏颖莹的专业是法语,播报是她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因此,她需要不断练习播音员的播报方式,找到最合适的发声点,并且做到“胆大心细”。此次冬奥会,将有五块金牌在张家口国家跳台中心产生。“颁奖仪式对于运动员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做到零失误。我很荣幸也很幸运能运用专业知识,贡献自己一份力量。”苏颖莹说。

冬奥会高山滑雪NTO

NTO是冬奥会国内技术官员(National Technical Official)的简称,是赛事技术代表、竞赛官员、裁判员、计量官员的总称。来自福建晋江养正中学的老师尹盛便是高山滑雪NTO的一员,他曾参加过中国大学生滑雪总决赛并获得第五名的佳绩。

作为一名高山滑雪NTO,尹盛参与高山滑雪速度类项目赛道上的工作,负责赛道的平整工作、在运动员容易出现伤害的地方对他们进行防护、对冲撞后毁坏的旗门进行维护,以及现场的临场情况的应对等等。他坦言,要胜任NTO这个岗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滑雪技术和受过专业的滑雪训练,英语口语也要达标。

和冬奥会有关的开学典礼(北京冬奥会上的福建师生)(4)

尹盛在冬奥现场工作

“有幸能为冬奥会贡献一份力量,真的是一件自豪和兴奋的事情,至今难以想象能作为NTO参与冬奥会,我将会继续竭尽全力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服务。”尹盛认为,冰雪运动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会令人有勇气去挑战一些未知的东西,他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爱冰雪运动。作为一名中学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他时常给学生讲授一些关于冰雪运动的知识,让他们更加了解冰雪运动,培养他们对冰雪运动的兴趣。

开幕式演员

福州市群众路小学校友黄乐婷,作为96名引导员之一,登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舞台,参与《构建一朵雪花》的表演。乐婷参加过多次大型有纪念意义的活动,如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全球招募启动仪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奋斗吧,中华儿女》等。

和冬奥会有关的开学典礼(北京冬奥会上的福建师生)(5)

黄乐婷参与《构建一朵雪花》表演

“也许我们在这一朵盛大的雪花下显得如此渺小,但我认为每一朵雪花,每一个我们,在此时的鸟巢中都是不可缺失的重要的一部分。我十分荣幸参加了2022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将会是我一生难忘的美好回忆。”乐婷发朋友圈表达她的激动之情。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开幕式上,伴随着熟悉歌曲,76名中外演员开始下场“走步”,他们的步伐和地面的特效形成了互动,营造了别样的艺术效果。这个节目一共有76名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国籍的演员参加,其中就有来自厦门外国语学校的毕业生崔心怡,2020年,她从厦外被保送到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和冬奥会有关的开学典礼(北京冬奥会上的福建师生)(6)

崔心怡入选开幕式演员

2021年9月,崔心怡入选开幕式演员后便开始了长达4个月的排练。崔心怡说:“我有幸认识了许多外国来华学子,我们交流彼此的文化传统、学习对方的语言、一起玩游戏,与他们待在一起时,我恍然明白了冬奥‘一起向未来’的意义,也深深感受到了跨文化交流的魅力。”

冬奥会火炬手

和冬奥会有关的开学典礼(北京冬奥会上的福建师生)(7)

福建师范大学杰出校友、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参加火炬传递

2月4日,北京冬奥会火炬在象征着“华夏园囿”的颐和园传递。本次传递距离共6.182公里,由97名火炬手接力完成。福建师范大学校友、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第32号火炬手。

“颐和园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一,在这里参加北京冬奥会火炬传递,我感到是从历史跑向未来。”范迪安发自内心地感慨道。

除了火炬手的身份,范迪安还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委员会学术总监。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过程中,他作为专家,对会徽、吉祥物、火炬、奖牌、宣传海报等系列重要冬奥会元素的创作、酝酿、确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样参与火炬传递的还有泉州女孩林诗凌。“冬奥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北京又是全球第一个双奥城市。参加火炬传递,很激动,很有意义!”1995年出生的林诗凌,初高中分别就读于泉州市实验中学和泉州五中,2013年考进江南大学英语专业,2020年考入美国旧金山大学体育管理硕士专业。

和冬奥会有关的开学典礼(北京冬奥会上的福建师生)(8)

林诗凌(右,第16棒)在北京颐和园参加火炬传递

2020年年底,国际奥委会面向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选拔国际奥委会青年领袖项目成员。此次林诗凌代表入选的25名青年领袖项目成员,担任北京冬奥会火炬手。“如何更好结合本土文化、习俗等,在村庄、在基层普及体育运动,同时让体育与经济更好融合,是我以后努力研究的方向。”林诗凌说。

来源:福建教育微言、厦门日报、福州日报、泉州晚报、厦门一中、厦门外国语学院、晋江市养正中学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