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被执行人受限高令限制 失信被执行人老赖

限制高消费和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很多人还未见识到其厉害之处,总觉得在强制执行之前把名下的财产转移出去,执行法院就没有办法,这是未见其严重性,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失信被执行人受限高令限制 失信被执行人老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失信被执行人受限高令限制 失信被执行人老赖

失信被执行人受限高令限制 失信被执行人老赖

限制高消费和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很多人还未见识到其厉害之处,总觉得在强制执行之前把名下的财产转移出去,执行法院就没有办法,这是未见其严重性。

执行法院受理执行案件后,会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在指定的期限内未履行生效法律义务的,执行法院会被执行下名下的财产进行查封、冻结、扣划。

那么对被执行人的惩戒措施有哪些呢?一是财产惩戒,如对被执行人名下财产冻结、扣划,包括动产、不动产、知识产权、股权、到期债权;二是行为惩戒,禁止出境,限期离境,腾退涉案房屋、土地等;三是信用惩戒, 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不得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四是拘留、罚款,情节严重者,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追究刑事责任。

以上惩戒仅是法律法规明确确定的惩戒方式其中一部分,不一一列举,但是根据当下的某些政策,有些信用惩戒在某些部门存在,比如失信被执行人的子女不得参军,不得录取为公务员等,很多人从网上或是打电话询问,相关部门的做法是否妥当,笔者没有看到过相关法律规定,认为该种做法不妥。按照法律规定,对失信被执行人的限制性惩戒,原则上只针对失信被执行人本人,并不会涉及到失信被执行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及兄弟姐妹,对于子女而言,如果有例外,就是禁止失信被执行人的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这也是基于限制失信被执行人支配财产。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失信被执行人的子女不得参军、录取公务员,法律没有规定不代表不受影响,尤其是在某些选择性岗位,失信被执行人的子女没有竞争优势,往往容易被淘汰。当然在和当下失信被执行人未在规定期限履行义务,违背诚实信用,有约不守有关,而且已经成为当下的社会问题,社会公众对此深恶痛绝,恨不得把失信被执行人判刑,多判处几年有期徒刑。

所以,维护好良好的信用记录,对于子女而言,至少还是利大于弊的,对于失信被执行人而言,也是有好处的,以下举个案例,也希望是对失信被执行人的警示:失信被执行人未按期履行,在诉讼过程中已经将名下财产转移到成年子女的名下,妄图逃避法院的执行,申请执行人明知失信被执行人有钱,但因为不在其名下,执行法院也无可奈何,因此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了拘留措施,而子女竟然对此不管不问,连续几次后,父子关系紧张,据申请人称,因为财产已经转移到子女名下,失信被执行人的地位一落千丈,钱和房子都没有了,对外还有几百万的债务,到最后落得一无所有,申请人都为失信被执行人感到悲哀,想着把财产留给子女,能得到他们的孝敬,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申请人还讲,失信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足够偿还完债务还有不少剩余,安度晚年也不成问题,落得如此结局,让人唏嘘不已。当然这是知道的案例,不排除社会生活中还有这样的极端案例存在,所以财产放在自己名下还是相对安全的。如果自己是失信被执行人,一定要注意啦,不要把财产随意转移,尽快消除信用不良记录,以求心安。

说到失信被执行人的问题,就不得不说失信被执行人想知道的事,限制高消费和失信被执行人有没有期限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

也就是说,限制高消费和失信被执行人的期限最长为5年,那么5年是不是会自动解除呢,有这种想法还是不要想,申请人可以申请恢复强制执行,一样可再次限制高消费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失信被执行人没有履行义务,执行案件未执行完毕,执行法院未必会删除失信信息。限制高消费和失信被执行人令都是法院出具的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有司法权威,没有解除命令是不能自动解除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