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谈合作的沟通能力(3个技巧教你拥有共情能力)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经常心里知道是怎么回事,想说点什么,但就是嘴上表达不出来,以至于别人曲解你的意思,进而认为你的意见并没有用。你是否常常话到嘴边不知道如何和别人讲出来?很多时候你想要沟通,却不知道如何好好沟通。有时候我们羡慕那些“口才好”的人,因为在某些关键时刻,他们唇齿之间流露出的话语却抵得上千军万马。

很多人很有才华,却输在了不会说话上面。不知道在适宜的时刻说出合适的话,不知道和合适的人说出重要的话。

不会说话也可以称作不会沟通,而良好的沟通又取决于一个人的”共情能力“。一个人的共情能力越高,他说出来的话就越有温度,越能说服人心,往往他们说出三言两语就能说到对方的心坎里去,让对方感到舒服的同时又不显矫揉造作,这就是共情能力的体现他认为共情能力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他人他事有同理心,即能够深入到对方的内心去感受,并体会他们的情感和思维。

不得不说沟通能力和共情能力有着很直接的关系,很多人沟通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就使没有共情能力。故他们不能很好地体会别人的想法,把握说话的度,不明白在何时何地说何样的话。

如何提高谈合作的沟通能力(3个技巧教你拥有共情能力)(1)

而《共情沟通:征服人心的艺术》正是一本教你如何有效沟通的书。从共情出发,告诉我们何为共情能力,共情能力是如何影响沟通效率的,教我们运用共情式表达进行高情商的交流。

《共情沟通:征服人心的艺术》一书的作者是作家赵群辉,致力于用共情沟通解决生活中99%的问题,他的课程曾在喜马拉雅,蜻蜓FM、今日头条等平台播放量过亿,他优质的内容影响了共计数百万学员。许多人都从他讲述的内容中找到了生活的答案。

而《共情沟通:征服人心的艺术》这本书就是一本专门针对沟通的书籍。这本书用共情来解决生活中大多数的沟通难题,人们所困惑的,都在这本书里能找到答案。

如何提高谈合作的沟通能力(3个技巧教你拥有共情能力)(2)

《共情沟通:征服人心的艺术》中,作者赵群晖从共情出发,向我们解释什么是好的共情,共情能够帮助解决那些沟通难题?教我们进行有温度的沟通,进而提高沟通沟通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什么样的沟通沟通才是有温度的沟通呢?若想要做到有温度的沟通,甚至高效沟通,我们应该做哪些尝试呢?

学着去降低沟通成本,提高沟通效率,制造“一见如故”的感觉

什么是沟通成本呢?我们在交谈、沟通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情感、技巧就是我们的沟通成本。《共情沟通:征服人心的艺术》中这样解释“沟通成本”。

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和别人想要表达一件事的时候你总是想尽脑海中的词汇去描述,但是往往词不达意。不是你所表达的别人不能理解,就是别人在问“你在说什么”?

花费了很多的时间、精力和情感但是沟通效率却很低,这就是你的沟通成本太高。

我们可以这样想,花费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在沟通,但是往往会出现两个情况,一个就是词不达意,说了很多,对方也未必能够明白你想要表达的意思。

如何提高谈合作的沟通能力(3个技巧教你拥有共情能力)(3)

有这样一个故事,也许大家听说过,有一个秀才看到有有一个卖柴的人,就喊“荷薪者过来”,这个卖柴的人,没听懂“荷薪者”三个字,但是听懂了“过来”两个字,于是就扛着柴过去了。 过去之后结果那个秀才又问:“其价如何?”这回卖柴只听懂了“价”,于是告诉这位秀才柴火的价格是多少,接着秀才又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

如何提高谈合作的沟通能力(3个技巧教你拥有共情能力)(4)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要想与人交流,我们首先应该说他们能听懂的的话, 其次再让自己说的话能够深入人心才好,这才是一个好的沟通者所要做的。

但是也有些时候,我们遇到一些人,虽然不认识,但是心中难免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有些时候,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是陌生人,之前从来没有见过面。可他们交流就感觉在一个频道上。

这是因为你们在和对方交谈的过程中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你们的沟通成本很低,不用多说什么,对方早已洞察你的内心。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降低我们沟通成本,来提高沟通效率呢?

答案是肯定的,在《共情沟通:征服人心的艺术》一书中,赵群辉告诉几个提高沟通效率,在交谈过程中产生一见如故感觉的几个小技巧:

如何提高谈合作的沟通能力(3个技巧教你拥有共情能力)(5)

1、预设介入法

即运用假设的方法,预设一些你知道的和对方共同的交集。

书中提到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当有顾客路过干果店门口的时候,有两种服务员问话的场景,一种是问:“您需要买干果吗?”。还有一种问法是“请问您需要一份还是两份干果?”第一种问法本身也没有错误,但是放到真实情景中就有点违和。因为相比起来,第二种问法更能够吸引到更多的顾客。

所以这就是预设介入法的魔力,先假设对方要买东西,把对方成功地引入到需要的情景中来,接下来的沟通就容易地多了。

如何提高谈合作的沟通能力(3个技巧教你拥有共情能力)(6)

2、信息介入法

当我们进入到一个新环境中的时候,可能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恐惧和未知。怕和人沟通也许很多人有这个习惯,怕别人呢异样的眼光,怕和别人交谈,内向者和高度敏感者以及一些社恐更甚之。

但是我想说进入到新环境中感到不舒服这是正常的,这不是哪一类人的通病,而是大多数人的特征。因为人性如此,天生喜欢待在安全区内,害怕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但是作为社会性十足的高级动物,我们不得不与人交谈和沟通。当我们进入到新环境中的时候,即使我们不认识、不了解别人,我们也可以运用“信息介入法”,来制造和别人“一见如故”的感觉。

如何提高谈合作的沟通能力(3个技巧教你拥有共情能力)(7)

我们可以向当中我们仅认识的不多的人,或者寻找看起来容易接近的人,首先出击,与他们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你可以向他提问题,顺着交谈的话题,你可以通过他来了解别人。交流的过程中别忘了收集信息,用信息介入法去和别人交流吧。

如何提高谈合作的沟通能力(3个技巧教你拥有共情能力)(8)

3、时间介入法

第三个提高沟通效率,时对方产生一见如故感觉的方法就是利用时间来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

用时间如何来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呢?回忆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因为类似的美好回忆可以瞬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削减交流双方的心理隔阂。

比如当对方正在与你回忆他童年有过哪些快乐的体验和回忆,这时候你可以将你童年类似的体验和经历说出来。制造亲近的感觉,让对方对你产生“一见如故”的感觉。让你们之间的交谈也更上一个层次。

想让对方认同你的观点,就得学着消除认知偏差,和对方“感同身受”

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有没有发现,你说了一大堆,各种新奇词汇倒了一大箩筐,但是说完之后,对方却懵了。表示不懂你在说什么,这个时候你们的交流过程也就没有进行下去了。因为你们之间差的不只是那些词汇,还有你们的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也称“认知偏见”,是一种有特定模式的判断偏差,主要是人们主观意识中一直存在的一些陋习。首先人的主观意识判断忽略了客观事实就会出现认知偏差。其次每个人的经历、环境、自我认识都不尽相同,所以产生认知偏差也是理所当然的,进而在交谈的过程中产生沟通障碍也是能够理解。经历,环境等因素都是造成我们认知偏差的原因。

如何提高谈合作的沟通能力(3个技巧教你拥有共情能力)(9)

那么既然出现认知偏差了,那我们应该如何去克服呢?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同理心。人和人之间产生认知偏差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我们可以用同理心去克服它。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句话我们经常会听到,说的就是不可能出现真的感同身受。其实事实是感同身受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共情沟通》中告诉我们其实所谓的感同身受是一种共情能力的体现,真正能够感同身受的人实在少之又少。

如何提高谈合作的沟通能力(3个技巧教你拥有共情能力)(10)

于是一如书中所讲“无论是真实地表达自己,还是深切地理解对方都是一件不可能且没有必要完成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境下于是又出现了两个极端:“关你什么事”和“关我什么事”。

即使不存在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是我们若想要和对方好好交流,真正想为对方解决一些事情,从而拉近你们之间的关系的话,就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感同身受。

《共情沟通:征服人心的艺术》中,讲了这样2个技巧,教你在交流过程中,尽可能最大化地做到“和对方感同身受”,进而让对方认同你的观点。

1、不要只说“我理解你”

在对方遇到难题,甚至遭遇一些变故的时候,我们不要一味地只说“我理解你”就完了,这样起不到任何作用还会使对方觉得你只会说真话扎自己的心。我们真正要做的是是要让对方感到他不是自己一个人,还要你这个朋友在陪伴他。

在交流的过程中不要站在制高点说“理解”,而是把自己的身份放到和对方一样的高度。让对方觉得自己此刻的身份是和自己一样的,能够体会自己的感受,不是一个看笑话的姿态。

如何提高谈合作的沟通能力(3个技巧教你拥有共情能力)(11)

2、不要只顾着“感同身受”,应该为对方找出解决的办法

很多时候我们会走进“感同身受”里面兜圈子,因为我们忘记了,只有找到解决难题的方法,困难才会消失,一切不愉快才会走开。

如何提高谈合作的沟通能力(3个技巧教你拥有共情能力)(12)

《共情沟通:征服人心的艺术》中有一句话总结的很到位:“如果对方想让你理解自己,那么他希望你理解的不仅仅是他的感受,同时还要明白他想要解决问题的心情。”

解决任何难题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在对方遇到困境的时候,在安慰之余更好的是帮助对方走出困境。

拥有共情的能力,学着去掌握“眼力见儿”

一说起“眼力见儿”,也许我们会和“阿谀奉承”练习起来,但是我想说阿谀奉承其实是我们对“眼力见儿”产生 的一种成见罢了。

生活中有很多拥有“眼力见儿”的同时也不会让别人讨厌他。这种程度的“眼力见儿”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如何提高谈合作的沟通能力(3个技巧教你拥有共情能力)(13)

交流有五个维度,分别是:好感度、准确度、信任度、迎合度和活跃度。而“眼力见儿”这么一个简单的词汇几乎涵盖了交流的这五个维度。

以这样说,当我们拿捏好这五个维度之间的关系的时候,就是有眼力见儿,过之则是阿谀奉承,未及则是木讷。所以说掌握好眼力见儿的确很重要。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变得有眼力见儿呢?

1、第一个境界:懂规矩

想要拥有眼力见儿,首先你得学会懂规矩。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的规矩有“国有国法”,小的规矩也有“家有家法”。身在社会之中,处处有规矩。大的规矩有法 律和条文明确规定,小的规矩有家风和家规。但是除了这些规矩,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规矩,比如在地铁上尽量不要吃韭菜盒子,背包坐车的时候,照顾好自己的包,不要影响到其他人。

这些虽然没有人告诉我们一定要这么做,但是我相信你做了的效果肯定比没做的效果好。即使很少有人称赞你,但是你这样做的话,至少会让别人感到舒服。

如何提高谈合作的沟通能力(3个技巧教你拥有共情能力)(14)

2、第二个境界:会观察

懂眼力见儿的第二层境界就是会观察。不要求你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是至少你要学会在适宜的时候说适宜的话。很多祸从口出的直接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说话的时机。

《共情沟通》教我们“当对方的情绪有所变化的时候,你应该学会第一时间有所察觉,这样才能做出合理的应对。”

这种应对不是要求你必须要一味地迎合别人,而是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化解当前的尴尬的气氛,帮助对方找到合适恶解决办法,从而缓解对方糟糕的情绪。

如何提高谈合作的沟通能力(3个技巧教你拥有共情能力)(15)

3、第三个境界:能预判

《共情沟通:征服人心的艺术》中讲到学着去预判对方的行动和情绪将会使你更有眼力见儿。因为当你的境界已经达到能够预判对方下一步要干什么,能够体察到对方的情绪下一步将如何变化的时候,沟通已经对你来说不是什么难题了。

而学会预判的一个大前提就是你需要对对方有很充分的了解,对对方的一些表情、动作、语气词都应该很熟悉的前提下,你才能做到更好的预判。

结语:学会“温柔坚定的拒绝”,提高沟通质量

共情能力最终是为提高沟通效率而服务的,不是说想要学会共情,就必须得依赖于他人,迎合他人。这样的话就改变了我们最初的本意。

如何提高谈合作的沟通能力(3个技巧教你拥有共情能力)(16)

记住,在学着共情的同时我们不要忘记适度拒绝。《共情沟通:征服人心的艺术》告诉我们“健康的交往要从学会拒绝开始。”因为假如你不懂得拒绝的话,面临将是无尽的勒索。

很多不健康关系的产生,就是因为沟通的双方中一方不懂得如何拒绝,而另一方只顾着一味索取。

不懂得如何拒绝的人,越来越累,一味索取的人越来越过分,这种不健康的关系,最终会成为一种畸形的关系,到最后只能崩溃,变成“斗米恩升米仇”。

而想要良好的沟通关系,就要明白两点:

1、不要觉得拒绝不好

2、拒绝完全可以采用以退为攻的方式

无论在职场中还是学习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别人请求我们帮忙的时候,或许出于当时的情况和条件 的限制,我们帮不了或者超出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外,我们不想帮的时候,该如何以礼貌且不伤害对方的方式说拒绝呢?

如何提高谈合作的沟通能力(3个技巧教你拥有共情能力)(17)

赵群辉在他的《共情沟通:征服人心的艺术》这本书给我们给出了3点小建议:

1、表明自己能力有限

2、表明自己无法完全做主

3、推荐他人帮忙

我们要记住,当别人找我们帮忙的时候,帮不了的时候,可以选择不帮,这不是什么不合理的事情,这只是人之常情罢了。但是我们必须要用合理且舒适的方式真诚的表达我们的歉意,让对方感受我们的歉意,并能够感受我们的真诚才是最好的。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共情,实现有温度的沟通。

图/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