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贤王要金锏(凹面金装锏有何讲究)
熟悉京剧的朋友可能了解这段京剧唱段: 赵德芳我的儿休要悲痛,近前来听叔王把儿来封。 孤赐你金镶白玉锁,(垛板) 加封你一亲王、二良王、三忠王、四正王、五德王、六静王。 上殿不参王,下殿不辞王。 我再赐你凹面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压定了满朝的文武, 大小官员,谁敢不尊, 你是个八贤王,代管孤穹。
这是程派名剧《贺后骂殿》里的一段名唱。
如果要从古代王爷中选出一位杰出代表,“八贤王”可能当之无愧,“八贤王”就是百姓心目中的完美王爷。“贤”是上位者的完美品格,“王”是天下人的终极追求。在汉文化中,“八”又被赋予了特殊意义。这三个字结合在一起,便是人们对理想上位者的完美期待。
在京剧《打龙袍》、《潘杨讼》、《战洪州》、《洪羊洞》;河北梆子《寇准背靴》、《辕门斩子》;豫剧《八贤王说媒》等传统剧目中,八贤王虽只是一个配角,但起的作用却并不小。评书《杨家将》、《白眉大侠》等作品中也屡屡出现八贤王。
八贤王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那个上朝的时候老抱在怀里的金锏,他化为公正无私、一忠二孝、有上殿不参、下殿不辞,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特权。只要出现皇亲国戚参与的案子,那么八贤王必定会出现,而且是手持金锏的出现,真的是不要太厉害!
皇命金锏是什么?在说书的嘴里,这皇命金锏权力大去了,上打君王不正,下打臣子不忠,带管良民百姓。金锏上刻有九条龙、九只凤,九九八十一个眼,八八六十四个角,六六三十六个棱。打死一个皇上,只要去了一条龙,打死一个娘娘,去了一只凤,打死一个文官,塞了一个眼,打死一个武将,只要削了一个角,打死一个老百姓,只要抹了一个棱,不但如此,还可有先斩后奏之权。
状元媒中八贤王赵德芳,
据历史上说,八贤王赵德芳的爸爸赵匡胤有 4 个儿子,长子赵德秀,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四子赵德芳,但长子和三子早死,到这时赵匡胤就只有赵德昭和赵德芳两个儿子存于世。
话说太祖皇帝赵匡胤病卧在万岁殿,自觉天年将尽,传召二弟晋王赵匡义携太子德昭进见。哪知道赵匡义早与总管太监谋通,不宣太子,自个儿一个人进寝殿和哥哥商议传位之事。太祖要二弟辅助太子登基,赵匡义却要请哥哥传位给他自己,兄弟争执不下,外边的人只瞧见屋里头烛影照耀之下晋王躲躲闪闪,最后就听见太祖爷用金鸡斧猛击地下,大吼一声:“汝好自为之!”声绝驾崩。
这就是野史盛传的“烛影摇红”疑案,赵匡胤是怎么死的?本来就迷雾重重,赵光义是第一嫌疑人。
第二天早朝由丞相赵普、太师潘洪开诏,假借太后遗命“金匮之盟”,说赵家江山应代代位传同宗年长之人,以防“主少国忧”,故此太祖皇帝遵太后的遗命传位给了晋王。大典之日百官朝贺,太子赵德昭身穿孝服上殿质问新皇,赵匡义命镇殿将军捉拿,德昭气急之下当殿触柱而亡。
这一下可了不得了,惹得贺皇后带着次子德芳上朝骂殿,逼二帝让位。赵匡义不敢再硬来了,要是贺皇后再有个好歹,群臣不服,自己的江山可就坐不稳了。赵匡义只得是好言赔罪,愿尊贺后为养老宫皇太后,加皇侄赵德芳为一勤、二良、三忠、四正、五德、六靖、七孝、八贤这八个一字王爵,御赐八只镶金白玉锁,御封宝诰“五金不加”,也就是没有人能杀得了他。专为小八王在皇宫的对面建起来一座南清宫监国府院,平日上朝设座于龙书案旁与皇叔同起同坐,叫做叔侄俩共享天下;再赐给八王一把监国凹面金装锏,可以上打昏君无道、下打奸佞误国,监国摄政。
历史上的赵德芳,在史书中的记载并不多,就史书上寥寥数段的记载,他在开宝九年(976),也就是他十七岁的时候出阁,任贵州防御使。当年十月,其父赵匡胤驾崩,其叔父赵匡义继位,即改年号为太平兴国。当年赵德芳被授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三年冬,加检校太尉。
然而在太平兴国六年(981)三月,就因病去世了,当年他才二十三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