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筷子的基本知识(关于筷子的小知识)

世界上最流行饮食文化中关于餐具使用有三种方式: 用手指、用叉子和用筷子。

用手指吃饭的人生活在非洲、中东、印度尼西亚和印度次大陆的许多地方,用叉子的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南北美洲,用筷子的人主要分布在东亚。 中国人是筷子使用群体的主体,也是筷子的创造者。

有关筷子的基本知识(关于筷子的小知识)(1)

殷墟出土的铜筷

有关筷子的基本知识(关于筷子的小知识)(2)

有关筷子的基本知识(关于筷子的小知识)(3)

河姆渡出土的刀具

有关筷子的基本知识(关于筷子的小知识)(4)

四千多年的面条

筷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谁发明了筷子? 我们没有办法验证。 中国最早发现的筷子是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铜筷。 筷子在古代被称为箸。 纣王是第一个使用象牙筷子的。 司马迁在《史记·宗纬子》中有一篇关于纣王奢侈生活的故事里面提到了象牙筷子,但从这里来看,却为我们提供了筷子诞生和发展的最好的书面历史。 周是商朝最后一个朝代的君主。 以此推算,我国3000多年前就出现了精制象牙筷子。

你知道吗?中国人最早用的是刀叉,不是筷子!

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骨刀,在我国浙江河姆渡遗址,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 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基本上过着茹毛饮血生活。 当然,对付肉类最好的工具是刀,所以聪明的古代中国人把刀放在了饮食中。

当时,人们将餐桌上使用的刀具称为“匕”。 现代人使用的匕首最初是用来做食物的。 它有两个实用功能:一个相当于勺子,一个相当于餐刀。

在我国西北部的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些骨叉,距今至少有4000年的历史。 出土时是在一起的,说明当时是成套使用的。 我国一些商代遗址和墓葬中也出土了餐具,可见刀叉是商代人们使用的主要餐具。

洛阳战国墓出土了50多件青铜刀叉,说明战国时期也使用过刀叉。 东晋铁餐叉出土于广东,后来还有元代餐叉、餐刀出土以及专门放置刀叉的竹鞘。 这说明刀叉的使用一直持续到宋元时期。

为什么中国人用筷子代替刀叉?

为什么用筷子代替刀叉? 这是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结果。不同的饮食导致不同的饮食方式。 在以肉为主食的西亚和欧洲大陆,刀一直是他们重要的饮食工具,后来他们发明了叉子。 而中国以农产品为主,荤素为辅的饮食结构,奠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基础。 肉有限时,将其切成碎片放进汤里,再用蔬菜补充。而用筷子“挟”可以方便地夹取菜肴。商周及以后的春秋战国时期,用筷子的是贵族,用筷子吃饭是当时社会地位的象征。 之后逐渐在民间普及,取代了刀叉。

筷子和面条的关系

有专家认为,筷子的发明与面条有关。2005年,在青海喇家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距今已有4000年历史的面条,这或许让筷子的出现顺理成章。这一发现将面条的发明交到了中国人的手中。 从制作水平来看,面条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一种食品。 但是,用勺子和匕首吃面条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早就放弃用手抓的习惯的老祖宗,可能从这个时候开始用骨筷吃面了。 面条的出现可能是筷子出现的最大原因。或许正是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面条,才让筷子成为他们的主要饮食工具。

有关筷子的基本知识(关于筷子的小知识)(5)

四千多年前的面条

那么筷子是什么时候传到国外的?

筷子已经传播到中国周边国家,如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国,形成了东亚地区用筷子吃饭的传统。 这些国家使用筷子的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6世纪以后,中日交往频繁,日本使节多次赴唐研究中国文化。 8世纪以后,筷子在日本逐渐流行起来。 当时,筷子在日本被称为“唐筷”,意思是起源于唐朝。 后来日本也改进了筷子,发明了“割箸”,也就是我们今天使用的一次性筷子。

有关筷子的基本知识(关于筷子的小知识)(6)

在全球化的今天,用筷子吃饭不再是中国人或东亚人的专利。 美国每年从中国进口数千万支竹筷。 法国甚至设立了“金筷奖”来表彰中国食品和亚洲风味。 餐厅的优秀经营者。 如今,具有3000年历史的筷子,传递着东方独特的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