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农奴法令是什么时候(其实在三国的时候已经开始实施了)

司马昭的眼神愈变愈深,久久地沉吟着:“外有二寇而内兴鼎革,万一引起人心动荡,本大将军届时岂非左支右绌?”

羊祜这时方才温然含笑插话道:“不错。屯田客解放一事,牵一发而动全局,大将军诚然不可轻举擅动。不过,坐视其弊养成痈患,亦不可取。在羊某看来,可否先将此事放到有关郡县去试验一下?倘若屯田客被解放为编户庶民之后,果能感恩戴德,加倍勤劳,报效于上,则大将军便应以百折不挠之顽韧刚健将他们尽行解放!”

司马昭闻得此言,这才舒展了双眉:“叔子思虑得确是十分周全。只不过,这拿来试验的郡县应该首选何处?”

杜预的眼珠转了数转:“大将军若真有先试而后行之意,也须选好地方。据杜某所知,兖州东平郡位于中原腹地,其中所蓄的屯田客素为本地编户庶民的三分之一,不多不少,条件适合——就选定它为试验之地吧!”

司马昭沉沉低吟着:“你举出东平郡,不过是适才仓促间所料而已!叔子,你也替本大将军多想几个备选郡县吧!……”

“子上,你觉得我杜元凯一向都是马虎行事吗?”杜预脸色一变,立刻向司马昭耍起了脾性,“杜某选定东平郡,实在是深思熟虑之结果。兖州在安东将军州泰大人的统辖之下,州泰大人一直忠于司马府,所以他对该郡的鼎革之事应该是只有支持而毫无异议。解放屯田客做试验,人数多了,容易招来朝中守旧派势力之喧哗;人数少了,改制试验的效果又不够显著。而东平郡之屯田客数量不多不少,如何不是适宜改制试验的好地方?”

解放农奴法令是什么时候(其实在三国的时候已经开始实施了)(1)

杜预像

司马昭仔细听罢,方才点头答道:“你讲得有理。那就先定为东平郡吧!只是,在东平郡大胆推行改制试验之事,恐怕不得不精选一员得力干将去实施才行!”

“子上,应该是选准两员得力干将前去实施——郡府之中,郡守与郡尉两个职位是最关键的。”杜预沉静而答。

“哦?元凯你心目中已有合适人选了?”

杜预双袖一举,大方道:“不错。杜某所推荐的人选正是家父生前担任平阳太守时辟请的功曹刘毅。据传他为汉室亲王刘章之后。当年他在家父手下任事时,铁腕肃贪,举纲引墨,朱紫有分,郑卫不杂,诸僚拱服,故而世人皆称:‘平阳二百吏,但闻刘功曹,不闻杜府君。’其锋芒一时竟盖过了家父!有他去东平郡推行屯田客改制试验,定能圆满完成任务。”

“刘毅?是担任议郎的那个刘毅么?”司马昭也回忆了起来,“王基将军和伏太夫人都曾经向本大将军推荐过此人。王基赞他是‘方正亮直,介然不群’;伏太夫人给他的评语是‘言不苟合,行不苟容’。本大将军看他在议郎职位上也确是敢于直言,气吞山河。这样吧——本大将军就派他出任东平郡郡尉,协助新任太守在东平郡改制试验。”

“子上你既定了刘毅为东平郡尉,那么便调杜某为东平郡新任太守吧?”杜预心头一阵窃喜,“子上,多谢你为杜某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的‘舞台’……”

“不行。你不能去当东平郡太守,本大将军会选准一个最合适的人才来巧妙推行此事。”

杜预听罢,不禁大为失望,但他素知司马昭说一不二、刚毅果决的性情作风,也只得任他安排了。

解放农奴法令是什么时候(其实在三国的时候已经开始实施了)(2)

羊祜像

司马昭深深地思忖着:“本大将军将东平郡的屯田客们解放为编户庶民之后,第一个首要问题便是要将民屯中的官田分配给他们——那么,究竟分配给他们多少亩田地才算合适?不可能漫无节制地乱分乱割吧?”

“大将军所虑甚是。依羊某愚见,可以将屯田客们所分配的田亩数量与目前东平郡编户庶民每家的平均田亩数量基本持平,不能比原编户庶民超出太多,否则会引来分田不公、赋役不均之非议!”羊祜和司马昭料想到了一处,表达出同样的忧思。

杜预向司马昭拱袖回答:“这些具体事宜,就请子上你宽限几日,容许杜某和叔子细细研讨后再呈上条陈来。”

司马昭点了点头,因着场中大事已然谈得差不多了,为了放松气氛,他就向羊祜温颜问道:“叔子,本大将军听大嫂谈起你近来写有一篇《咏雁赋》,志趣旷远、意境清奇,你可否诵来一听?”

“子上你何必取笑祜?嗣宗先生的佳辞妙赋才真的是脍炙人口!祜的拙作,怎好在此卖弄自炫?”

“叔子,你只管诵来,本大将军是相信你的绚烂文采的。”

羊祜推辞不过,只得清了清嗓子,悠悠诵道:“天生奇鸟曰‘雁’,进凌鸾于太清,退嬉鱼乎玄清。浮若漂舟乎江之涛,色若委雪于岩之阿。鸣则相和,行则接武。前不绝贯,后不越序。齐力不期而并至,同趋不邀而自聚。当其赴节,则万里不能足其路。苟泛一壑,则众物不能易其所。临空不能顿其翼,扬波不能瀸其羽。”

杜预听得津津有味,失声赞叹道:“凤者,鸟中之王者也;鸾者,鸟中之王后也;而雁者,实为鸟中之君子也!古人云:‘雁候阴阳,待时乃举。冬南夏北,贵其有所。’这些岂不都是君子之嘉德乎?而叔子你这一篇《咏雁赋》,更是尽彰鸿雁的君子之风操矣!”

司马昭双手按在膝盖之上,挺起上半身注视着羊祜:“元凯所言不错。本大将军亦希望叔子你能像笔下的鸿雁一般,甘守君子之实而勿邀君子之名,令人免去伪诈难近之遗憾。”

羊祜何等聪敏,立刻听出了他话里有话,料想必是有人递了“先入之言”在司马昭的耳中。他装出一副置若罔闻的模样,也不向司马昭回答表态,而旁顾左右意欲拉开话题。

司马昭的语气微微凛然:“吾与你谆谆而言,你竟不用心倾听乎?何必如此固执自负?”

羊祜浑身一抖,急忙避席而答:“祜方才略有心动神移之过,恳请子上恕之。”

“哦?你为何事何物而心动神移?”

解放农奴法令是什么时候(其实在三国的时候已经开始实施了)(3)

司马昭剧照

“祜适才心中忽然冒起了《东观记》里记载东汉贤臣张湛的一些故事:张湛为人矜严好礼,动止有则,居处幽室,必自修整,虽遇妻子,若严君焉。及在乡党,详言正色,从容淡泊,三辅士民莫不以为仪表。而有人亦讥他为‘伪诈’,张湛闻而笑曰:‘我诚诈也。人皆诈恶而损人,我独诈善而爱人,不亦可乎?’——子上可曾听到过这些故事么?”

司马昭顿时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却也无从反驳,只得“嘿嘿”干笑数声。他主动移开了话题:“叔子,你可有何建议赠予本大将军?”

“昔日祜周游边疆,在诸军户家中看到其堂上所设皆为虚位灵牌,一问才知那些边疆烈士的尸体遗骸几乎全都抛弃在荒山野岭之中,所以他们的家属也只能虚位以祭,闻而令人心酸。祜在此建议大将军乘近日边疆靖宁,着各路边疆刺史、将军们组织人手积极回收烈士遗骸,尽量让其家属迎回安葬,以此彰显我大魏泽及枯骨、慎终追远之仁德,岂不妙哉?”

司马昭仔细听完,不由得双掌连拍,呵呵笑道:“叔子一开口便是中正仁和之嘉言。本大将军即刻就让裴秀拟文发出,令各边疆州郡好好实施。”

羊祜又款然进言道:“在民屯之制尚未彻底废除之前,为了抚众以公,可依古人《公羊传》所教:由大司农署、左民尚书、屯田中郎将等共同核定官田质量之优劣、高下,分为三品。上田一岁一垦,中田两岁一垦,下田三岁一垦。获肥饶者不能独乐,获硗埆者不能独苦。故每三年一次换土易居,则财均力平,怨不能生。大将军之意以为如何?”

“好!好!好!一切尽遵你之所言而行!”司马昭爽朗而笑,伸手掸了掸自己衣衫上的尘灰,满意地说道,“看来本大将军此番与你二位一同微服出巡,实在是收获甚丰、满载而归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