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最开始形成咸水湖的原因(每年增加4个西湖水量)

在现代社会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气候与环境不断变化,世界各地的许多湖泊都开始逐渐出现水流量不断减少的问题。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的中国最大内陆湖,竟然出现“反常”现象。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面,每年青海湖的总体水量以4个西湖水量的速度增加,让人惊叹不已。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青海湖是否有机会能够冲出峡谷流入黄河呢?毕竟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最短处只有四十公里左右。这个距离在我们的日常印象中,也算是一段不小的距离,可如果是以河流奔腾而下的速度来看,其实也花不了太多的时间

青海湖最开始形成咸水湖的原因(每年增加4个西湖水量)(1)

青海湖

在藏语中,人们将青海湖称之为“措温布”,意思也就是“青色的海”,是我们国家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高达3196米。与我国其他地区的绝大多数湖泊相比,仅是青海湖的海拔高度就足以让它们难以企及。

而有关于青海湖的传说记载,其实最早还要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当时文成公主奉命出使吐蕃,唐王李世民便以一块能够照出家乡长安的日月镜相赠。在行程途中,公主思念家乡之情越来越深,最终忍不住将这枚日月镜拿出来观看。

青海湖最开始形成咸水湖的原因(每年增加4个西湖水量)(2)

可对于文成而言,自己身上的责任远比个人的情感更加重要,于是她毅然决然地将日月镜扔出。或许是感动了上天的缘故,日月镜在落地的瞬间就变成了青海湖,而公主扔镜子的地方,也就是现如今位于青海湖东面的日月山

除此以外,在其他相关的神话传说之中,青海湖还是西王母娘娘留在人间的瑶池圣地。每年农历六月六,西王母都会在此地设宴,邀请天地各处知名的神仙前来赴会。而这个宴会相信每个人都听说过,那就是在《西游记》中十分著名的蟠桃盛会。

青海湖最开始形成咸水湖的原因(每年增加4个西湖水量)(3)

事实上,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上述的说法都只不过是古人对青海湖的美好想象而已。科学家们通过对青海湖周边的地质环境观察以后发现,青海湖在十万年前还是由黄河支流形成的一片淡水湖。

只不过在距今大约十万年左右的时间,受地质运动的影响,青海湖东面的日月山以及野牛山相继隆起,最终将青海湖四周唯一的“缺口”完全堵上,这也就让青海湖与黄河彻底断开了联系。等到人类文明真正出现在这片区域以后,青海湖更是完全以咸水湖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眼中

青海湖最开始形成咸水湖的原因(每年增加4个西湖水量)(4)

可能很多人会比较好奇,为什么同为内陆湖,其他地方的湖水都是淡水湖,青海湖却是咸水湖呢?其实答案很简单,这主要是因为在日月山以及野牛山隆起以后,青海湖的湖水就再也无法通常地排出。经年累月之下,水量蒸发造成湖水盐分越积越多,最终形成了咸水湖

现状

青海湖现如今每年增加四个西湖水量,很多人对这个数据或许会比较质疑。毕竟就西湖的湖水储备量来看,如此体量未免有些夸张。可事实上,如果是去过青海湖和西湖两地的人就知道,西湖与青海湖相比,确实有些小巫见大巫

更重要的是,当日月山以及野牛山堵住了青海湖最后的缺口以后,青海湖的水量只增不减,水量流失速度远远小于接受速度,自然会出现极快速的增长

青海湖最开始形成咸水湖的原因(每年增加4个西湖水量)(5)

以目前青海湖水量的主要补充路径来看,布哈河、沙柳河、乌哈兰河以及哈尔盖河等等,每年流入青海湖的水量都极其夸张。在这样的情况下,青海湖的水量增加速度能够达到每年增加四个西湖,理所当然

既然如此,那么水量的增加其实也就意味着漫过现有阻碍的可能性。相关地质调查部门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在最近几年时间里面,青海湖的水位一直都在不断地增加。曾经许多青海湖边的公路,甚至已经完全被青海湖淹没。对于青海湖而言,似乎从来没有枯水期与涨水期的说法,只有一望无尽的沉寂。

青海湖最开始形成咸水湖的原因(每年增加4个西湖水量)(6)

科学家们推测,以现如今的速度来看,大约在一万年以后,当青海湖水位上涨高度达到七十米以后,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冲出峡谷、流入黄河。与此同时,青海湖借助黄河这条“出路”的帮助,还能从咸水湖重新变为淡水湖。而在这个过程中,倒淌河的流向也很有可能因此发生改变

很多人对倒淌河可能不太了解,其实之所以会有这个名称,完全是因为河流的流向区别于人们常见的自西向东的流向。事实上,在日月山以及野牛山尚未因地质运动而隆起的时候,倒淌河的流向也和青海湖的其他径流布哈河、沙柳河一样,都是自西向东流入黄河。等到日月山隆起以后,倒淌河中的水流才重新回到了青海湖中

青海湖最开始形成咸水湖的原因(每年增加4个西湖水量)(7)

从周边所有河流共同为青海湖提供的水量来看,青海湖在万年以后冲出峡谷,打通与黄河之间的联系,是完全可以预见的一件事情。可我们都知道,现如今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影响,青海湖所在区域的地势一直都在不断地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青海湖想要重新注入黄河,就需要让水位上涨速度超过地质抬升速度才行

人工连接

对于这种情况,有人曾想过,是否能够通过人力将青海湖与黄河连接在一起呢?在前文的介绍中,黄河与青海湖的最短直线距离只有四十公里左右。以我们国家目前现有的基建实力来看,想要完成这个距离的工程,难度并不高。可我们在思考这件事情的同时,还要思考另外一件事情,这样做是否值得。

青海湖最开始形成咸水湖的原因(每年增加4个西湖水量)(8)

一部分人认为,世界著名的运河都是将不同的河道连接在一起,将青海湖与黄河联系在一起,同样不会对环境或者生态造成任何影响。不仅如此,当青海湖与黄河打通以后,青海湖的水量还能为黄河形成补充,这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壮举。

可另一部分人却认为,冒失地将两地连接在一起,可能引发的生态灾难和环境灾难,谁也无法预料。即便在十万年前,由于倒淌河的存在,青海湖与黄河是相同的。但经过十万年的时间推移,不仅是地质发生了变化,就连青海湖的水质都发生了变化,这让科学家们也无法想象,联通之后究竟会发生什么。

青海湖最开始形成咸水湖的原因(每年增加4个西湖水量)(9)

事实上,对于持有以上两种不同观点的人来说,无论哪一种说法,似乎都能够理解。可是否真的需要让着两个地方建立联系,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打通的价值值得我们付出巨大的财力、物力。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那就是最终的收获是否远远超过了我们为此付出的成本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收获显然无法催动人们为此付出成本。一方面是由于随着国家治水工程越来越完善,黄河流域已经变得越发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贸然加大黄河的水流量,并不意味着是一件好事;另一方面则是在现如今国家基建大范围完成的情况下,我们也不需要在黄河与青海湖之间补一条水路

青海湖最开始形成咸水湖的原因(每年增加4个西湖水量)(10)

要知道仅仅四十公里的路程,开车仅需要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我们何必浪费如此多的财物。不仅如此,即便是真的到了需要青海湖一地补充水量的地步,也可以在倒淌河上做文章。总而言之,将青海湖与黄河建立联系,方法有很多种,人们完全不用为此担心

青海湖的发展

事实上,有关于青海湖现如今的变化,大家也不用太过在意,毕竟在至少一万年以后,青海湖才会有机会流向黄河。到了那个时候,究竟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那是后世子孙应该思考的事情。也许真到了那个时候,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发展,人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远远超过现代人的想象

青海湖最开始形成咸水湖的原因(每年增加4个西湖水量)(11)

当然,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对青海湖以及黄河的保护。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而历史上之所以会出现许多次黄河水泛滥的事件,主要原因就在于人们大肆砍伐上流树木,造成十分严重的水土流失。最终,在泥沙越积越多的情况下,黄河河床不断提高,黄河水也开始向两岸蔓延

相比之下,青海湖似乎要更加稳定一些,可如果我们因此就轻视对青海湖的保护,青海湖的环境也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倘若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么未来即便是真的能够随意联通青海湖和黄河流域,人们也要考虑这样做是否会出现环境影响波及范围变广的情况

青海湖最开始形成咸水湖的原因(每年增加4个西湖水量)(12)

当然,除去对水域自身的保护之外,人们还应该对生活在青海湖中的生物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根据数据资料显示,现如今生活在青海湖周边的鸟类共有222种,总数则在16万只以上。如果从青海湖的面积来看,这个数量其实并不算多,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所有鸟类数量都呈现上升趋势,无疑令人十分高兴。

与此同时,青海湖中十分著名的青海裸鲤,在1964年国家将青海湖列为保护对象以后,青海裸鲤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样的人间盛景,相信无论是谁都会发出一声赞叹。

青海湖最开始形成咸水湖的原因(每年增加4个西湖水量)(13)

结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事物都有可能会发生变化。有关于青海湖未来的发展趋势,我们现如今猜想的一切,都无法得到最终的答案。或许只有这件事情在未来某一天即将发生的时候,人们才能够对此进行验证。而我们也愿意相信,到了那个时候,人们一定能够妥善地处理这个问题。

青海湖最开始形成咸水湖的原因(每年增加4个西湖水量)(14)

事实上,无论青海湖是否会与黄河联系在一起,最重要的还是环境以及生态会不会因此发生变化。如果在两地联系在一起以后,环境和生态的确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那我们也同样需要寻找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重新为青海湖寻找出路

反之,如果两条水系的联系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那我们不如为它们提供一点帮助,并彻底完善青海湖与黄河的结合。只有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不同的应对方式,才算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青海湖最开始形成咸水湖的原因(每年增加4个西湖水量)(1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